第03版:风筝之爱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导读

第02版
要闻时讯

第03版
风筝之爱
 
标题导航
一群帮手来,苏老汉新房在望
2015年10月28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一群帮手来,苏老汉新房在望



潍坊爱心义工昨天帮老人清理废墟,还为其捐款近两万元
  本报10月27日A3版以《这家无数不幸,又遇一把火》为题报道了潍城区88岁拾荒老人苏夺家被大火烧成废墟一事,不少市民拨打本报爱心热线想帮老人一把。27日,潍坊爱心义工的义工们一早就来到老人家中,帮忙清理废墟,并为其置办了锅碗瓢盆等生活用品,还为老人进行了捐助。截至当天下午5时许,捐款金额已近2万元。“我们会帮着老人重新盖好房子,让老人再有一个新家。”义工承诺。
清理废墟,工具不够就用手扒
  27日一早,记者与潍坊爱心义工的义工们来到苏夺老人家,此时,老人正蹲在废墟里四处翻找,想把还没烧掉的家什拣出来。儿媳孙启香则拿着锄头,望着满院子已经烧黑的物品犯愁。
  “我们从晚报上知道了老人的事,从地址来看应该也是我们一直资助的一位学生家,我们就赶紧先过来落实一下具体情况。”潍坊爱心义工的理事长刘国栋说,看着满院子的废墟,以及一家人脸上绝望的表情,他们决定帮老人重建家园。
  很快潍坊爱心义工的QQ群、微信群里就有了专门针对老人的捐助倡议书,早上9时许,第一批义工来到苏夺老人家里帮忙清理院子。
  力气大的义工先用镐将烧结实的物品刨松一些,然后再将物品装进小车里运到院外。看到工具不够用,一些义工直接用手将烧黑的物品捧到车子里。从早上到下午,清理院子的义工换了几拨,大家谁也没喊过累,即使院子里的气味有些刺鼻,大家照旧卖力地清理着。
帮忙买来锅碗瓢盆等生活用品
  “家里没啥像样的喝水工具,我想让大伙停下来喝点水,又担心大家嫌脏,大伙干了好几个小时了,不歇歇我过意不去。”脸上布满灰尘的孙启香说。
  记者注意到,院子的墙角处有几个烧焦的白色塑料桶,那是一家人平时盛水的工具,塑料桶旁边是已经烧塌的厨房,在黑色的砖块中,还留着一个空空的灶台。自从着火之后,一家人就再没有生火做过饭。
  世纪方舟乐队的王秀佳得知老人家里没法做饭后,立即跑去帮老人置办了水壶、水桶、锅、铲子、盘子、碗、食用油等生活用品。“时间有点急,我就先买了些我能想到的,后期还有什么需要添置的,到时候再一起置办。”王秀佳说,看到老人家里的情况时,心里挺难受的,就想为老人多做点事情。
  当天,苏夺老人得知自己平时捡废品骑的三轮车被清理出去后,情绪有些不太稳定。“其实车子已经被烧得不能用了,但老人家可能觉着是自己用了一辈子的工具,就这么没了,有些接受不了。”王秀佳说。
  发倡议组织捐款
  当天下午,记者遇到了专门来给苏达老人送钱的刘先生,他的弟弟和老人是邻居,他早上看了晚报才知道老人家里出了事。“希望你们别嫌少,咱这街坊邻居的,我也是尽一点心意。”把钱交到苏达手上后,刘先生就骑着摩托车走了。
  “自从我们在群里发了倡议书后,我这手机就没消停过,义工们不停地给老人捐款。”潍坊爱心义工的财务部长“暗香”一边统计着捐款数额,一边告诉记者已经有一百多位义工给老人捐款了,金额已近2万元。
  记者看到“暗香”统计的名单上,有捐50元的,也有捐100元、200元的,“老潘表业”以及一位义工赵先生分别捐助了1000元。
  潍坊爱心义工的秘书长马庆丰告诉记者,义工们除了给老人捐钱外,还捐助了一些棉被、棉衣、油面等生活用品。“等清理完废墟,我们就帮老人重盖房子,再把那些生活用品给老人运过来。”马庆丰说,等房子建好后,如果还有剩余的资金,他们会把那些钱用作孙启香二女儿上学的学费及生活费。
  在义工们帮老人清理废墟的时候,本报的爱心热线8196199也一直响个不停,不少市民打来电话表示想帮助一下这位几经磨难的老人。对于这个特殊的家庭,本报仍将继续关注。
文/图 本报记者 李东杰 窦圆娜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