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发展新境界 聚焦十八届五中全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导读

第02版
发展新境界 聚焦十八届五中全

第03版
发展新境界 聚焦十八届五中全
 
标题导航
全面二孩预计明年初落地
2015年10月31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全面二孩预计明年初落地



不再发放“独生子女证”,已领证者继续享受相关待遇
  10月29日闭幕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决定全面放开二孩后,旋即引来各方热议和追问:政策何时落地?政策实施后,生育还要不要审批?独生子女父母能否继续享受各项奖励优待?“抢生”如何处理?社会抚养费还收不收?一旦新政推开,是否会对社会承载力构成挑战?对此,本报一一为您梳理。
疑问一
实施时间
多数省份明年第一季度
  国家卫计委副主任王培安介绍,根据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的决策部署,需要修订《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及其配套法规,依法组织实施全面二孩。具体说,就是各省区市根据新修订的《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做地方法规的修订,然后就会组织实施。预计明年第一季度,全国多数省区市都能够具体实施。
  不妨以“单独二孩”政策的推出为参照系,全面放开二孩要落地,至少要经历四个关键程序:第一关:中共中央的决定;第二关:国务院制定调整意见,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第三关:各地实施方案报批;第四关:地方人大修订计生条例。
  再看看具体的时间节点,2013年11月,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启动实施“单独二孩”政策。当年12月,国务院就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提交了“调整完善生育政策的议案”。12月末的全国人大常委会就通过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调整完善生育政策的意见》。
  《关于调整完善生育政策的意见》明确了各地落实“单独二孩”的实施方案。首先,各省(区市)的政府制定实施方案,接着报国务院主管部门(即国家卫计委)备案。之后,各省人大或其常委会修订地方性法规。
疑问二
生育手续
二孩取消审批实行登记
  王培安表示,按照中央推进计划生育服务管理改革的部署,国家卫计委已经在全国实行了一孩生育登记。实施全面二孩政策后,国家卫计委将进一步改革完善计划生育服务管理,取消二孩审批,实行生育登记服务制度,准确掌握生育信息,重点加强优生优育、避孕节育、妇幼健康的咨询指导,落实免费的卫生计生服务项目。
  生育第二个孩子的夫妻,可到一方户口所在地或现居住地办理登记。具体登记办法由各省(区、市)制定。符合规定条件要求再生育的,仍需要按有关规定办理手续。卫生计生部门将进一步简化程序,做好服务,方便群众。
疑问三
“抢生”问题
各地处理方式不尽相同
  10月30日下午,湖南省卫生计生委党组书记、副主任詹鸣表示,十八届五中全会公报公布后到湖南省正式实施全面二孩政策前,不符合规定生育第二个孩子的,不作实质性处理。湖南也成为国内第一个对“抢生”明确表态的省份。
  目前根据我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各省份计划生育的具体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或者其常务委员会规定。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姜卫平介绍,国家仅对计划生育政策做出原则性的规定,而具体的生育政策在省级层面制定。参照十八届三中全会启动“单独二孩”政策的情况,当时多地相应修改了计划与生育条例,这导致了各地政策的落地出现了时间差,而地方政策的出台时间决定了新生儿的身份是否合法。对于政策落地之前“抢生”单独二孩者的处理,各地也有不同。此前媒体曾统计,江西、浙江等17个省份明确规定在政策落地之前“抢生”单独二孩者属违法,仍需按规定进行罚款。
疑问四
母婴安全
完善转诊会诊网络机制
  实施全面二孩政策,孕产妇特别是高龄孕产妇会增加,如何保障母婴安全?
  王培安介绍,全面二孩政策实施后,高龄孕产妇会明显增加,发生孕产期合并症、并发症的风险增大。为此,一要增加妇幼保健服务能力供给,加强技术人员培训;二要做好分级诊疗,引导群众合理选择助产服务机构;三要加强咨询指导,增强孕产妇自我保健能力;四要完善危重孕产妇和新生儿转诊、会诊网络和机制,确保急救通道畅通。
疑问五
社会抚养费
专家称目前仍不宜取消
  社会抚养费一直是社会关注焦点。那么,放开二孩后,社会抚养费还要不要再收?
  对此,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专家委员梁中堂认为,目前仍不适宜取消社会抚养费,计划生育还是基本国策,实施全面二孩并不等同于完全放开生育,在这样的背景下,对于超生行为应有强制性处罚措施,以维护国策的严肃性。
疑问六
独生奖励
新生育者不再进行奖励
  实施全面二孩政策后,如果自愿只生育一个孩子,能否享受独生子女父母的奖励优待?
  王培安表示,实施全面二孩政策后,提倡按政策生育。对自愿生育一个孩子的夫妻,不再发放《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不再享受独生子女父母奖励费等相关奖励优待政策。之前已经领取《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的,继续按规定的条件、标准、年限,享受各项计划生育奖励优待政策。已经领取《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要求再生育的,不再享受独生子女父母奖励优惠待遇,此前享受的不退还。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各地要积极采取措施,加大对有特殊困难的计划生育家庭的帮扶力度,切实解决他们在生活保障、养老照料、大病医疗、精神慰藉方面的困难和问题。
疑问七
社会承载力
衍生压力完全可以应对
  实施全面二孩政策,对我国资源环境会带来什么影响?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有什么影响?
  王培安介绍,我国在制定资源环境中长期战略规划目标时,已经为生育政策调整完善预留了空间。据有关部门测算,我国的能源、粮食等供给都在可承受范围之内。实施全面二孩政策对资源环境压力略有增加,但不会影响国家既定资源环境战略目标的实现。
  实施全面二孩政策,短期可以直接拉动对妇幼健康、婴幼用品、托幼服务、教育等领域的消费。长期看,到2050年,15岁-59岁劳动年龄人口将增加3000万左右,有利于稳定经济增长预期。实施全面二孩政策后,将带来公共服务需求的增长,医疗卫生、儿童照料、教育等方面会面临一定的压力。通过加大投入、盘活存量、优化配置,是完全可以应对的。
  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陈友华称,我国曾经有年新增人口超过2900多万人的历史。放开二孩后,每年也就多出生几百万新生儿,并不会导致医院紧张和学校的紧张。当下出现的幼儿园不足、产房不足等现象,是资源配置不合理,比如很多人都挤到一线大城市去了。
本地声音
记者入户走访,倾听市民看法 还生不生,妈妈们纠结
  “等了这么多年,终于可以给宝宝生个伴了”……随着全面放开二孩政策的发布,要不要生二孩马上成为市民关注的焦点。有人感叹苦等十几年终于盼来了好消息,有人说放开二孩政策也养不起,还有人担心以后出现“两娃相争”怎么办?10月30日,记者走访城区部分家庭,了解新政带来的影响。
市民 年龄大压力大难处不少
  高新区华银小区居民吴先生和妻子今年都是38岁,大女儿已经15岁。一直以来,吴先生和妻子都希望再生一个孩子,但之前由于政策不允许,这个念头只能搁置下来。现在全面放开二孩被提上日程,吴先生盼着政策能早点落地,毕竟他跟妻子的年龄都不小了,越早生二孩,孩子的优生几率就更大一些。
  奎文区中央丽景小区居民宋先生今年28岁,妻子已经怀孕八个多月。宋先生是独生子,本就符合单独二孩政策,问及将来会不会再生一个孩子,他却直摇头。宋先生在国企上班,妻子在事业单位工作,两个人的收入每月加起来过万元,但他认为养孩子各方面花费太大。他宁愿只要一个孩子,让孩子过的舒适一点。
  奎文区盛世豪廷小区的80后居民小丽是一个3岁宝宝的妈妈,一直希望能够再生一胎,但想到3岁的儿子,她又开始纠结。“一旦生了二胎,大宝宝会不会不欢乐,过几年等孩子上小学了再说吧。”小丽说。
医生 高龄妇女要“量力而行”
  “今天,我们医院生殖医学中心就诊人群结构就发生了变化。”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生殖医学中心主任任春娥说,10月30日上午,来找她就诊的就有七名40岁以上的高龄妇女是看到全面放开二孩的新闻后来医院咨询的。
  任春娥说,放开二孩政策对40岁以下的夫妻来说是件好事,但对于40岁以上的高龄产妇来说,就必须要慎重。以上述七名妇女为例,通过检查,她们普遍患有不同程度的心血管或高血脂、高血糖等病症,怀孕后易出现很多并发症。高龄产妇的流产率也比正常妇女的高,出现先天性愚型孩子几率也会增大。所以,高龄妇女一定要量力而行,如果决定要生,必须提前做好生育能力评估和身体健康状况评估,在专业医生的建议下,实现二孩的梦想。
 本报记者 赵春晖 李早花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