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面导航 |
第01版
导读 |
第02版
发展新境界 聚焦十八届五中全 |
第03版
发展新境界 聚焦十八届五中全 |
|
|
|
|
标题导航 |
 |
|
|
|
|
|
|
高中阶段教育要普及,实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全覆盖 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十三五”规划的建议,除了全面放开二孩外,提高教育质量,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普及高中阶段教育,也备受关注。 在86.5%的基础上再提高 我国于2011年出台的“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要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推动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 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教授项贤明说,从“基本普及”到“普及”,表明了中共对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高度重视和实施决心。“普及”目标实现的关键在于政策落实,而其中的“重中之重”是农村偏远地区。 2010年,我国高中阶段教育的毛入学率为82.5%。中国教育部2012年公布的《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提出,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87%。数据显示,2014年,中国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已达86.5%,实现基本普及的目标。 “此次全会提出的普及应该是在毛入学率86.5%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达到90%以上。”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教育体制改革研究室主任王烽表示。 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要求,到2020年,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全面满足初中毕业生接受高中阶段教育需求。纲要规定的2020年高中阶段毛入学率即为90%。
关键要提高中职教育质量 我国高中阶段教育包括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教育,国家也提出要在今后一个时期总体保持普通高中和中职学校的招生规模大体相当,由中专、职业高中和技校为主组成的中等职业教育承担着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重任。 要提高高中阶段毛入学率,普及高中教育,从目前情况看,面临很大的挑战。根据统计数据,2014年,我国高中阶段教育共有学校2.57万所,比上年减少548所;招生1416.36万人,比上年减少81.10万,在校学生4170.65万人,比上年减少199.27万人。这种减少,有适龄学生减少的原因,但值得注意的是,高中阶段毛入学率仅仅比上年提高0.5个百分点。这意味着高中学位资源并没有充分利用——我国每年尚有220万左右适龄学生,未选择上高中。 王烽解释,学生初中毕业后就有了选择权,但按照现有中考招生模式,分数高的可以升入高中,分数低的将面临该去中职还是走向社会的选择。“有一些中西部经济不发达地区的中职学校质量并不好,对学生找工作和工作收入的帮助并不大。”王烽说,这就导致一些初中毕业生放弃深造,而直接选择弃学,当学徒、就业。 如何吸引适龄学生选择高中而非辍学,这是普及高中教育的关键所在,也是比扩大高中资源更难的事。进一步分析发现,高中阶段教育的吸引力问题,主要发生在中等职业教育。统计显示,2014年中等职业教育招生619.76万人,比上年减少55.00万人,占高中阶段教育招生总数的43.76%。中等职业教育在校生1755.28万人,比上年减少167.69万人,占高中阶段教育在校生总数的42.09%。这表明,中职教育在萎缩,而且有进一步加剧的趋势,如果不提高中职吸引力,普及高中教育的任务恐难顺利完成。 因此,王烽建议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关键一点在于要提高中职教育质量。他认为,深化职业教育体制改革,推动中职校企合作和集团化发展是提高中职吸引力的关键。而部分地方学校已在实行高职、中职贯通培养,拓宽中职毕业生升学通道等措施,王烽认为,这也提升了中职吸引力。 提高贫困家庭学生入学率 2008年召开的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首次提出“重点加快发展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并逐步实行免费”的任务,这是继全面实施免费义务教育之后,中国发展农村教育、促进教育公平、缩小城乡差距的又一重大举措。 “职业教育,特别是中等职业教育,很多学生是来自农村地区,经济困难的学生多一点,国家对这方面也是非常的重视。”教育部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主任张光明此前曾透露。 项贤明说,此次全会公报再次强调推进中等职业教育免除学杂费,并且去掉了“农村”这一定语,这表明中国将在全国范围内推进中等职业教育免除学杂费,惠及近2000万在校生,已涵盖接受高中阶段教育总人口的近一半。 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公报提出,率先从建档立卡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实施普通高中免除学杂费。在全国范围内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实施普通高中免除学杂费”,这种提法尚属首次。 分析人士指出,“率先”这一提法表明,中国或将免除学杂费推广至全国范围内的普通高中,加上先期推进的中等职业教育免除学杂费,中国很可能在未来一段时间,实现高中阶段教育免除学杂费。 项贤明说,“免除学杂费”这一举措意义重大,将推动更多贫困家庭的孩子接受中等职业教育或普通高中教育,极大提高贫困家庭孩子的高中入学率,从而为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打下坚实基础。 中央高度重视高中阶段教育普及,但目标实现的关键在于政策落实。当前虽然中国已全面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但在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尤其是边远、贫困及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初中辍学率仍然较高。 项贤明认为,中国应在加快高中阶段教育普及同时,稳固九年义务教育成果,真正做到“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普及高中阶段教育”。 普及不等于延长义务教育 普及高中教育并逐步实现免费,是否意味着将高中纳入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 “这应该是两个概念。”王烽认为,因为义务教育的特点除了普及性外,还包括免费性和强制性,对于目前实行“双轨制”、中职和普通高中并存的高中阶段教育而言,学生初中毕业后如果不能升入普通高中,那么他在读中职还是就业之间应该有选择权。由于中职质量参差不齐,很难强制要求学生去读一个对就业不一定有明显作用的中职。 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原院长胡瑞文表示,他不赞成延长义务教育年限,除经费原因外,如将高中纳入义务教育,更将冲击中职教育的招生吸引力。胡瑞文认为,如果非要延长义务教育的年限,应首先在贫困地区将学前教育最后一年纳入义务教育。 湖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长江教育研究院院长周洪宇此前则向新京报记者表示,理论上,作为基础教育的学前教育和高中教育应该纳入义务教育,但考虑到现实条件,应该分阶段实施。周洪宇倾向于先把学前教育最后一年纳入义务教育,“有条件的话,再向高中推进。” 本报综合《新京报》《京华时报》等报道 □提高教育质量 □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普及高中阶段教育
□逐步分类推进中等职业教育免除学杂费 □率先从建档立卡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实施普通高中免除学杂费 □实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全覆盖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