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鹏从1998年开始旅行,他的脑海中不时会有数字闪现:17年行走、10年户外旅行、游走41国。在旅途记忆里,他有很多次危险的经历,穿越过可可西里无人区、云南虎跳峡、西藏阿里无人区以及尼泊尔博卡等。旅行对于他,和氧气、水一样重要,不是为了吃逛、拍照,而是把旅行当做一次修行与感悟。
“楼兰姑娘”一句戏言成就他旅行人生 不曾停下的脚步,让大鹏在17年旅行生涯里,7次穿越无人区,攀登40多座高峰,走访300多个古村落,足迹遍布41个国家。那么,大鹏旅行行程的起点在哪里呢? 聊起这个问题,大鹏嘿嘿一笑,表示跟一个“楼兰姑娘”有关。“1991年前后,我上初中时,电影《梦断楼兰》风靡一时,大家猛然发现外面的世界这么美。”大鹏回忆说,他从小生活在农村,那个年代,没有网络、电话,电视都很少。《梦断楼兰》就是在村头看露天电影时看到的,当时看到那个大漠中寻宝的情节,内心中多了一种渴望。当时正上初中二年级,有一天晚自习,班里有一个活泼开朗的女孩从后面跑到讲台上说了一句让很多人震惊的话,“谁带我去楼兰,我以后嫁给他”。 “那个时候的我很内向,并不善于言辞,但内心中有一个男子汉的气魄,心中暗暗下决定,有一天我一定去楼兰,不一定为了那个女孩,更多的是为了心中‘那片神圣的宝石蓝’。”大鹏说,也因此,才有后来的走遍新疆的旅行经历。
忘不了战乱中女孩平静却坚定的眼神 谈起从“旅行菜鸟”到“旅行达人”的进阶,大鹏总结说,自己经历了三个阶段:前期浮光掠影,“到此一游”;中期分门别类,深度游;而如今,他更倾向于放松心情的休闲游。其中,以2003年到2010年的八年深度游,成为了自己旅行生涯最有受益的时期。“每一次旅行都如同一场洗礼,让我内心清空,享受前所未有的宁静,尽管是在5000多米的圣湖边上,竟然也能睡得特别香。”大鹏说,即使没有惊心动魄的经历,只是旅途中遇到女孩的眼神就会让他深受感动。 大鹏展示了一张他拍的照片,照片中一名小女孩隔着栅栏望向镜头,眼神虽格外纯净,却也流露出与年龄不符的成熟与平静。“照片是在历经战乱的尼泊尔拍的,当时一个上千人的游行团队经过一所学校。照片里这个小女孩正好在透过栅栏向外看,眼神平静却又坚定,十分让人震撼。”大鹏说,旅途中经常能像这样,感受到日常生活中匮乏的情怀,所以自己才会义无返顾地再出发、再前行。
24天穿越可可西里,途中被狼群围困 走过了17年,收获自不必说,危险也经常发生,大鹏说这些年,他6次与死神擦肩而过。记忆中最深刻的危险是在2005年穿越可可西里时,至今都让他心有余悸。 “那时候就是年轻、无知无畏,想去穿越挑战自己。”大鹏说,为穿越可可西里他制定了详细的计划,背上近40公斤的背包开始了自己的徒步旅行。原本计划17天穿越可可西里的计划,却由于中途迷路而变得复杂。“在无人区如果迷路,要三四天才能走回到原路上。”大鹏说,为了生存,把身上所剩的食品分成份,保证自己的供给,他坚信凭自己的经验一定可以走出去。 但是,大鹏走到第19天,依然没有走出无人区,而且不知道还要多久走出去,他的意志似乎有些崩溃,最可怕的事情出现了,第二天凌晨三四点钟的时候,大鹏感到睡的帐篷有晃动,就意识到不对:遇到狼群了!偷偷往外探视发现有6只狼围着帐篷。 “当时我真地崩溃了,我把自己的胳膊咬伤,保持镇静。”大鹏说,为了驱散狼群,想尽了各种办法,出发的时候就有准备,带着几挂鞭炮,拆开后不停地点着往帐篷外扔,狼是怕火的,看到鞭炮一开始跑了,听到没有炮响又返回来,直到炮全部扔完,也没有把狼群驱散。鞭炮用完了又使用防狼喷剂,但在空旷的高原这几罐防狼剂很快就散去,起不到作用,这样跟狼群对峙了一个多小时,狼也没散去。“后来实在没办法了,就用做饭用的气罐点燃了睡袋、冲锋衣等物品,能烧的全部都烧了,这样维持到了早上6点,慢慢天光大亮,狼群自动散去了。”大鹏说,之后他一直继续前行,白天一口气在高原上走了46公里多总算走出了险境。 “正常情况下,一天走不了那么长的路程,可能是一种求生本能催着我在走,最终我用24天穿越了可可西里。”大鹏说,这场经历让他热爱旅行,也更加热爱生命。
没拍好“藏婚”照却得到藏族老人敬礼 “旅行的时候,只有停下脚步打开心扉,去沟通、去感悟,才会更加精彩。”大鹏说,2011年的时候他打算去西藏拍摄一组当地的传统“藏婚”婚俗,为了这个计划准备了3年时间,因为现在这个传统婚俗习惯也逐渐地消失了,而且去的地方海拔在4000多米,道路不通,最关键的是当地人鲜见懂汉语的。最后找到了一个当地的警察朋友为我做翻译。 “6月份正是牧民放牧的季节,村里大部分人都去远山放牧去了,很遗憾地没有拍到想象中的民俗图片,略感失望。”大鹏说,这时,这位当地朋友告诉他可以见见他的姑姑,已经92岁了,当年曾经为毛主席表演过藏族舞蹈,大鹏听后一下子心情好起来。 第二天一早,大鹏跟随朋友去后山拜会他的姑姑,山里很空旷,这位朋友大声叫一下,一个老阿妈从屋中光着脚出来了,热情地拉住了大鹏的手,执意要送给大鹏一个礼物,“她拿出了家里仅有的2斤酥油递给我,我马上拒绝了,在藏区酥油的意义我很清楚,这是他们最珍贵的礼物。”大鹏说,交流中,大鹏得知老太太身体不太好,一直有关节疼痛时,他就把随身携带的药送给了这位老阿妈。老阿妈接过这份礼物,十分感激,白发苍苍的老人没说什么,举起右手深情地给他敬了一个礼,长时间地注视着大鹏。 “那种淳朴的眼神,让我久久不能忘怀!”大鹏告诉记者,很多人不理解这个敬礼意义,92年的生活中唯一的一次走出大山,回来后再也没有离开过,外面的世界变化了很多,但她的记忆一直在当年毛主席接见她的那一刻,那个最高敬意的敬礼。 本报记者 隋炜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