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版:世界新闻·聚焦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导读

第02版
要闻时讯

第03版
潍坊新闻·关注
 
标题导航
连中5枪,6龄童身亡
2015年11月10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连中5枪,6龄童身亡



两名美警涉嫌二级谋杀已被逮捕,事发原因不明
  美国两名警察3日把一对父子逼进死胡同,连开多枪,当场打死6岁的孩子,重伤父亲。警方7日宣布,这对警察涉嫌二级谋杀,已经被逮捕。至于事发原因,警方也“莫名其妙”,因为这名父亲没有携带武器,也没有受通缉。
案 件
警察连开18枪,父子一死一伤
  路易斯安那州警方7日说,事件发生在该州马克斯维尔市,这对父子正在驾车,遭当事警察追逐,被逼进一条死胡同。
  两名警察随后连开18枪,这对父子一死一伤。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报道,6岁的儿子杰里米·马迪斯头部和胸部中5弹死亡,父亲克里斯托弗·菲尤也身中数弹,被送入医院,伤情危重。
  当事警察名为诺里斯·格林豪斯和德里克·斯塔福德,分别为23岁和32岁。他们6日晚上被警方逮捕,受到二级谋杀和二级谋杀未遂罪名指控。
  当时现场还有两名警察,不过他们没有受到指控。
  路易斯安那州警方发言人迈克·埃德蒙森在记者会上说,警方已经查看了现场警察所配执法记录仪拍摄的录像,但是“我不愿意谈它(视频内容)。这个事故是我见过的最令人难受的场面,我就不说了”。
  “6岁,他不应该这样死去,”埃德蒙森说,“那个小男孩坐在前排座位上,系着安全带,就这样死了。”

多次倒车冲撞警车且拒不下车
  警方表示,暂时不清楚为什么这对父子遭警察追逐和射杀。两名嫌疑人尚未作出口供。
  埃德蒙森否认先前一些报道,即菲尤被警方通缉和双方爆发枪战。警方在菲尤的车里也没有发现枪械。一名验尸官称,菲尤被逼进死胡同后,多次倒车冲撞警车并且拒绝下车。
  警方说,格林豪斯和斯塔福德都是马克斯维尔警察局的正式警员,而事发时他们作为执法人员在“做第二份工”。
  菲尤的继父杰曼说,他们一家最近从密西西比州迁入马克斯维尔市,菲尤为人孝顺,孙子马迪斯有自闭症,但是有爱心,讨人喜欢。
  杰曼认定两名当事警察肆意动武。

美警执法过程中过度使用武力
  美国警方执法过程中过度使用武力一直是敏感话题。
  《华盛顿邮报》统计,今年已经发生至少838起警察执勤致人死亡事件(仅2015年前5个月,警察已击毙385人,平均每天超过2人),包括格林豪斯和斯塔福德在内,7名警察今年已经因为执勤时开枪受到刑事罪名指控。
  马迪斯是今年第17名被警察射杀的儿童。
  马克斯维尔市警察局长埃尔斯特·史密斯在声明中说:“我们为失去杰里米·马迪斯难过。我也是4个孩子的父亲,所以我能体会他家人的心情。我们将彻查这一事件。”
  马克斯维尔地区检察官查尔斯·里德尔说,他将回避这一案件,转交给路易斯安那州检方处理。“正义已经获得伸张,但是调查远未结束。”里德尔说。
调 查
黑人被击毙的概率是白人的三倍
  《华盛顿邮报》分析了2015年前五个月的警察击毙案,下面是一些细节:
  将近一半的受害者是白人,一半是少数族裔。结合人口数分析,黑人被击毙的概率,是白人的三倍。在没有携带凶器的受害者中,三分之二是黑人或少数族裔。这些被击毙者,大多数是穷人,往往因轻微罪错被拘捕过,有些是精神病人。
  死者年龄从16岁到83岁不等,其中8人年龄不到18周岁。分析表明,引发枪击事件,一半以上起因于家庭或社会琐事,受害者寻求警察帮助,最后演变成击毙。许多人因为逃跑而被击毙。这些逃跑者,20%身上并无凶器。但在警察看来,逃跑就是挑衅。警察把这种枪击,戏称为付“逃跑税”。
  当然,警察并非都是滥杀无辜。2015年前五个月被击毙的385人中,超过80%携带致命的器物。携枪的211宗,携带刀具或其他利器的68宗,汽车冲撞的22宗,其他凶器的6宗,携带玩具武器的13宗,没有携带任何器械的49宗,其他6宗。92人后来被警方或家人认定有精神疾病。业内人士分析了若干起美国警察所谓的合法击毙案,除涉枪案件外,按照我国标准,许多涉嫌滥用枪械。
警察开枪主要因为美国枪械泛滥
  警察为什么开枪?主要原因是枪械泛滥,美国老百姓手中,拥有3亿支枪支,警察就像在枪口下讨生活。维基百科援引疾控中心的数据称:2013年,涉枪死亡的人数达33169人(自杀21175人,他杀11208人,枪支走火等786人),涉枪伤害84258人。
  2014年,警察因公被杀的人数为126人,比2013年增加了24%。其中死于枪支的50人,比2013年增加56%。警察被枪杀人数最多的是1973年,156名,其后逐年下降。上世纪七十年代,平均每年127名警察被枪杀,本世纪初,降到每年57人。虽然形势一片大好,但警察胆小如故。
  虽然朝野一致指责,警察滥用暴力,但警方总是矢口否认。奇迹通常发生在旁观者录下的视频,被发布上网,社会哗然。最著名的例子,反映在加纳死亡案。旁观者摄像表明,加纳被警察锁喉,被脸贴地按在地下后,他喊了十一次:我喘不过气来,我喘不过气来……不久,这位黑人胖子,无声无息地躺在马路边。
  警察滥用暴力的第二个原因是法律失控。虽然法律要求警察只能在自身或他人生命受到威胁时,使用致命手段,但由于缺乏具体的操作指南,警察裁量空间太大,加之现场证据缺乏,警察总是能逃脱刑事的指控。2015年的385起击毙案中,只有三起警察受到刑事指控——不到1%。
借小型摄像机监督警察执法
  困坐愁城的美国朝野,新近发现一剂救世猛药——强制所有在街头执法的警察,配戴小型摄像机。加州的小城里亚托市,忽然成了明星。他们于2012年2月开始试点,结果鼓舞人心。一年时间内,投诉警察次数下降88%;警察使用暴力次数下降60%。警察在行动时,被要求告诉对方,你已经开始被录像。此时此刻,警察变得文明,市民变得礼貌。一朝上舞台,都是好演员。
  2014年12月,纽约市长宣布,纽约市将加速步伐,为所有街头执法的警察配备摄像机。市长认为,摄像机不仅可以从根本上增强警民鱼水关系,而且可以佐证警察的清白。纽约警察局长布拉顿说:“伦敦已经为2万名警察配备了摄像机,兄弟城市已纷纷行动起来,我们怎么办?况且,即使我们警察不配备,旁观的老百姓就不会将手机对准我们吗?画外之音是:兄弟们,我们的教训还少吗?”
  摄像机能否拯救美国人民于水火,前途未卜,但电器商们早已摩拳擦掌,一笔大买卖诞生了。 
    本报综合新华社等报道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