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见人来就要走,失忆女拒救助对陌生人抵触情绪强烈,救助需先取得信任 |
|
|
|
杜宁尝试着和失忆女子(右)沟通。 |
|

|
|
本报讯 近来,本报连续报道了一名失忆女子无法提供任何个人信息,一直逗留风筝广场的事。此事一经报道,引发了广泛关注。为尽快帮女子找到家人,11月16日,市救助站的工作人员再次来到风筝广场,希望对其进行救助,不料遭女子拒绝。 当天上午10时许,记者来到风筝广场看到,潍坊市第三人民医院的医生和潍坊市妇联的心理专家赶到了风筝广场。失忆女子穿着一件蓝色的羽绒服,正在收拾东西,对围观的市民和市救助站的工作人员有些抵触。市救助站的工作人员将方便面等食物放到她的包里,被她扔了出来。“今天我们一来,她就要走,不愿意和我们交流,看到有拍照的市民,她也很反感。”工作人员说。 潍坊市第三人民医院的两名医生上前询问失忆女子的情况,不料该女子恶言相向,充满敌意。“她的警惕性很高,通过收拾东西,可以看出她很有条理性,思维清晰,应该属于选择性失忆,也许受过刺激。”一名医生说。 潍坊市妇联心理咨询志愿者杜宁以路人的身份上前接触失忆女子,但没能取得她的信任。“她现在对陌生人很抵触,但又渴望身边有人,所以她往前走的时候,走走就回头看看。”杜宁说,由于女子对陌生人的警惕性很高,她无法进行心理疏导。现在能做的就是给她物质上的帮助,首先要取得她的信任,才能进一步交流。 当天,市民政局、市公安局、市城管执法局、市卫计委四个部门对该女子进行了专项救助,为她送去了被褥、食物等。 (记者 刘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