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3版:风筝之爱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导读

第02版
要闻时讯

第03版
潍坊新闻·关注
 
标题导航
好想俺儿子,他还在看着这美丽的世界
2015年11月20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好想俺儿子,他还在看着这美丽的世界



寒亭小伙张中良去世后捐献多处器官和眼角膜,父母从福利院领回1岁的中信抚养
  “爷爷,爷爷。”11月19日,寒亭区高里街道河南村的大街上传来一阵幼儿稚嫩的呼唤声。穿着天蓝色衣服的小中信站在爷爷专门给他制作的小车里,开心地笑着。年幼的他还不知道,两年前,满头白发的爷爷曾经承受了失去唯一孙子的痛苦。以后,他会慢慢地被告知,他曾有一个帅气的哥哥,叫张中良,不幸遇难后捐出了自己的肾脏、肝脏、眼角膜等器官,让三个濒临绝望的生命得以重生和延续,让另外两个人重见光明。其实哥哥从未离去,他的生命还在延续,他的眼睛还在看这美丽的世界。
现场
小娃娃总是笑着说话,像极了哥哥
  11月19日,天气有些阴沉,寒亭区高里街道河南村的大街上的人并不多。空旷的大街上白发老人推着咿呀学语小孙子的一幕,成为村子里此刻最美的风景。
  “爷爷,爷爷。”小车子里穿着天蓝色衣服的小孩虽然还不能清晰发音,但是可以听得出他是在叫爷爷,只见他扭动着小身体回头望着身后已经白发苍苍的老人。那天真的笑容和稚嫩的童声,逗乐了戴着老花镜的老人。老人弯下身子,笑着应了一声“哎”。
  小孩叫张中信,圆圆的脸蛋、大大的眼睛、白皙的皮肤,性格活泼开朗的他总是满脸笑意,露出一排白白的小牙齿,甚是招人喜爱。
  老人叫张孝福,今年79岁了,身体还算硬朗。推着这个活泼可爱总是开心笑的小孙子,他的脑海中总忍不住浮现出去世的孙子张中良的笑脸。“张中良也是特别爱笑,走在大街上碰到村里的人总是笑着和每个人打招呼。每次到我这里来,我都叮嘱他,‘中良,在外面别和别人打架闹别扭’,他跟我说‘爷爷,你看我和谁红过脸’。”张孝福一点一点回忆着,仿佛和孙子对话的那一幕就发生在昨天。
  “这小家伙和中良太像了。你看,他又笑了。”张孝福说,中信是中良去世后,儿子儿媳今年7月份刚从福利院抱回来的。或许是有缘分,中信从性格到长相都颇像他去世的哥哥。
回忆
张中良意外离开,捐出肝肾眼角膜
  “时间过得真快啊,转眼已经两年多了。”张孝福说,张中良是他从小看大的,懂事的孙子不管是上学还是后来上班,每天忙完后都要去他家里待一会儿。或是陪他聊聊村里刚刚发生的事,或是只喊一句“爷爷”,但是不管怎样,他总是要去的。
  2013年6月23日那天,张孝福等了又等,却迟迟没有等来孙子——他的宝贝孙子出车祸了。尽管家里人努力向他隐瞒真相,但是他心中总是感到不安,有一种不祥的预感。
  原来,那天晚上6时45分,下班后的张中良在经过潍城区北二环和长松路交叉口附近时,被一辆机动三轮车撞倒,送到医院时,已经没有了意识。
  手术进行了整整两个小时,在手术室外苦苦等待的父母本以为可以盼到儿子醒来,可惜他们听到的不是儿子醒来的喜讯,而是脑死亡的噩耗。他们怎么都不敢相信,只有21岁的儿子就这样没有了。他们拿着张中良的各项检查报告挨个医院问,可是得到的回答都是一样的。
  “孩子在抢救的时候,曾有医生提到捐献眼角膜的事,在确定儿子真的没有任何救活的希望后,我们想了又想,决定捐献出孩子的器官。”张中良的爸爸张保君说,儿子虽然脑死亡,但是他的器官还是鲜活的,它们是儿子身体的一部分,能把它们捐献给需要的人,让它们继续发挥作用,儿子就算没有离开。
  一直向张孝福老人隐瞒的实情也不得不残忍地向他道出。2013年6月27日,张孝福被告知,他的孙子已经没有了生的希望,家人征求他的意见,要不要捐献孙子的器官给需要的人。
  听到噩耗的张孝福久久没有反应过来,77岁了,他唯一的孙子没了。孙子还那么年轻,如果孙子的器官可以挽救别人的生命,能让看不见的人重见光明,为什么不那么做呢?
  沉浸在悲痛中的张孝福最终同意捐献孙子的器官。2013年6月29日,张中良的肝脏、肾脏成功捐献,让三个人重获新生,他的眼角膜让两个人重见光明。
感伤
怕老人难过,中良的照片都被藏了起来
  中良的离开让原本幸福的一家陷入了无尽的悲痛中。中良的妈妈张英杰因为难以接受儿子离开的事实,茶饭不思,夜不能眠,泪水流了又流。短时间内,她从原来的130多斤瘦到了不足100斤,整个人又瘦又虚弱,直到现在都无法再干重活。
  儿子走了,妻子垮了,老人悲痛,张保君度过了人生中最黑暗的半年。作为家里的顶梁柱,他要承受的更多。伤心上火,他嘴唇上的泡起了一层又一层,半年的时间,脱了好几层皮,在嘴唇上留下了抹不去的疤痕。
  “嘴唇这里发白一直变不回来了,去医院检查,医生说是因为长时间着急上火嘴唇脱皮造成的,已经很难恢复到以前的模样。”张保君说,尽管这样,他也努力不让自己的情绪外露。
  “老人一看到孙子的照片就流泪,没办法,我们把家里儿子的照片都藏起来了。”张保君说着,却不得不用手背擦去眼角即将溢出的泪水。坐在一边的张孝福也一直拿着白色的手绢一遍又一遍地擦着眼角。
  “我们中良可懂事了,在村里见到老人一口一个爷爷奶奶地叫着,村里的人都特别喜欢他。他叔叔也很疼他,买了辆车放在家里,说中良需要的时候就给中良开,只是车在那里,中良却不能开了。”张孝福一遍遍夸着自己懂事的孙子,夸着夸着笑了,夸着夸着又哭了。
  “我孙子人善良,人缘也特别好,下葬的时候他不少同学都来了,他特别要好的同学请求抱着中良的骨灰盒送下去。那些孩子在中良走后还多次来看我们。”对于孙子以及和孙子有关的人和事,张孝福总也说不完。
思念
儿子用过的小锅,她一直好好保存着
  虽然照片都被收了起来,但是中良生前看过的书、在家做饭用的锅,妈妈张英杰都小心翼翼地保存着。“我们不在家的时候,中良舍不得出去花钱买饭,就用这个小锅子在家煮面吃。”拿着儿子生前用过的小锅,张英杰努力控制着泪水。
  张英杰说,为了多挣点钱,将来给儿子盖房娶媳妇,她和丈夫曾管理着6个大棚。忙的时候,两个人就吃住在大棚里。懂事的张中良从不抱怨,用自己的工资买了个小锅,每天自己下面条。他爱干净,用完锅后都会刷得干干净净放起来。
  2010年从技校毕业后,中良就很少再跟家里要钱。虽然工资不高,但是他总能省出一大半交到父母手里。从小看父母在大棚里忙碌,他知道挣钱不容易。因为知道父母辛苦,家人要让他干什么活,他总是立刻答应,即便是有同学聚会,也要先干完活再去。张英杰总说他是“傻孩子”。
  “这是儿子以前看的书,这是他同学给他写的信……”张英杰一一介绍着,她把儿子用过的东西存放在一个小房间里。想儿子的时候,她就会偷偷看看儿子生前用过的东西。
遗憾
没有好好陪儿子,让他承担了很多
  当张英杰的目光落到家里门框上的一张包装纸上时,本来还强撑着露出笑容的脸上一下子没有了笑容。那是儿子中良买来包装情人节玫瑰花的。
  “那时候我们种着玫瑰花,在情人节前的一段时间,都会有专门来收玫瑰花的,但是行情不好的时候地里还是会剩下不少。过了情人节,玫瑰花就卖不出去了,儿子便带着同学一起来摘玫瑰花,情人节时拿到城里一枝一枝地卖。”张英杰说,她清楚地记得,有一次,儿子拿着700元交到她手里,说本来是卖了1000元,因为请帮忙卖花的近十个同学吃饭,花去了300元。儿子的懂事让张英杰欣慰不已,也心疼不已。
  直到现在,每当看到村里有人种玫瑰花,或者到情人节,张英杰都会格外想念儿子。只是那时候的她和丈夫忙着种大棚挣钱,给予儿子的关怀和陪伴没有那么多。如果知道儿子有一天会离开自己,她和丈夫宁愿多花点时间去陪陪懂事乖巧的他,多给他做点可口的饭菜,多陪他聊聊天,说说工作中的难处和趣事,而不是让儿子一直为他们分忧解难。
  “儿子长大后,我们都没拍一张全家福。”张英杰说,家里唯一一张全家福还是中良小时候拍的。这些年忙忙碌碌,错过了太多。
  “不知道接受儿子器官的人现在生活得怎么样,希望他们能够健康快乐地生活。他们好好活着,我的儿子就还在。”张英杰说,她曾在电视上看到,吴金红的器官接受者在春节去看望吴金红的父母,羡慕得不行。她也希望有一天能看到儿子器官的接受者,再看一眼儿子那明亮的眼睛,抱一下那个承载着儿子器官的生命。
欣慰
小中信的到来,让这个家重新完整
  中良离开后,张英杰和张保君唯一的儿子没了。他们一直想能再要一个孩子,但是因为身体原因,这个愿望落了空。直到今年7月份,张中信的到来,让这个家再一次变得完整。
  “这两年,为了能治好身体要孩子,已经花了近10万元,家里的积蓄全花光了,也尝试了试管婴儿,可还是不行。”张英杰说,在调理身体的同时,她从去年开始前往潍坊市儿童福利院做义工,每周去照看福利院的孩子,没想到今年在那里遇到了中信。中信和自己的儿子一样,很爱笑,他们决定抱养中信,把他抚养成人。
  “爸爸”、“妈妈”,已经学会喊人的小中信在屋里边跑边笑。由于刚学会走路,他跑着跑着就摔倒了,张保君立刻跑过去把他抱在怀里。“中信每天起床一睁眼就叫爸爸,这孩子和我特别亲。”张保君笑着说,任由小中信在他怀里动来动去,或用肉嘟嘟的小手去抓他的嘴巴。小中信的到来,让他们家里又一次充满了欢声笑语。
  只是张保君和妻子也有自己的担忧。小中信现在才1岁,他和妻子却已经快50岁了。中良在的时候,两个人拼尽全力干活为中良撑起一个家,然而,中良离开后,两个人的身体状况越来越不好。张英杰已经干不了重活,多数时间只能在家看着中信,家里的大棚虽然减少了一半,但是张保君一个人忙碌着3个大棚,累出了一身病。
  中信一点点长大,张英杰和丈夫在一点点老去,等中信长大需要用钱的时候,他们已经年过七旬,根本无力承担。小中信成了一家人的精神寄托,但也成了一家人最大的牵挂。
记者手记
愿善良的他们能够重新步入幸福
  小中信的到来,冲淡了这个家痛苦的回忆。对于很多失去孩子的家庭来说,张保君和张英杰算是足够幸运的,因为冥冥之中,又有一个可爱的小天使替中良守护在他们身边,用纯真的笑声赶去笼罩在他们心中的阴霾。
  然而有些痛,是令人刻骨铭心、无法忘记的。有时候张英杰抱着小中信外出,不知情的人总是感叹,她的“小孙子真可爱”。言者无心,但总是能勾起一个母亲对儿子的怀念。她明白,如果儿子还在,或许她已经抱着孙子在外面玩耍了。
  随着小中信慢慢成长,张英杰会再次将自己的爱全部倾注于他,但是心中留给中良的爱,却一点也不会因此减少。
  张英杰和张保君的善良让这个家庭有了幸福的根本,痛苦忘不掉,希望却已重新点燃。唯愿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善良的他们可以重走一条幸福路。    A12—A13版文/图 本报记者 李东杰 李早花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