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过电影《南征北战》的人,一定对影片中那些朴实无华的老乡印象深刻。据了解,这些老乡全都由当地百姓本色出演。拍摄电影的过程非常艰苦,但这些老乡们用堪比职业演员的敬业精神,深深打动了摄制组,同时也给这部电影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来自王家圈村,今年88岁的王俊德,当年曾赶着自家的毛驴参加拍摄。尽管半个多世纪过去了,但老人回忆起当年的场景,依旧历历在目。 老乡自带道具当群演 准时到场有敬业精神 看过《南征北战》的人,一定对电影中那些跟解放军战士战斗在一起,提供无私帮助的革命老乡印象深刻,尤其是牵驴挑担支前的恢弘场面,更是让大家记忆犹新。 据悉,在拍这部分戏前,成荫还担忧了许久。因为影片中的老乡实际上是由周围几个村庄的群众本色出演的,部分村庄路途较远,大家能否准时到达谁也没底。 让成荫惊讶的是,开拍当天一大清早,他就看到道路上涌来了一条“长龙”,推着小车的、牵着驴的、挑着铺盖的,甚至还有人扛着门板……这些都是自发赶过来参加电影拍摄的老乡,他们的敬业精神让成荫感动了许久。 王家圈村今年88岁的王俊德参加了几次电影拍摄。他说,老乡们拿来的全都是战争年代里穿过的衣物和用过的用具,当时解放战争刚结束没几年,大家对战争时的场景都记得特别清楚,只要还原再现就行了。甚至都不用导演组给大家说戏,老乡们就能演得活灵活现,剧组连道具都省了,全是老乡们自己带来的。当时王俊德就牵着家里唯一的毛驴参与了电影的拍摄。 王俊德说,老乡们都能准时赶到拍摄现场,没有一个人溜号开小差,让导演组十分感动,并称赞不已。 到了剧组先化妆,中午管饭伙食不错 让王俊德印象深刻的还有剧组的那位化妆师,这么多年过去了,化妆师的姓名他早已忘记,但她的样子他还记得特别清楚。王俊德说,那是一位中年女子,非常和蔼可亲。老乡们到了拍摄现场以后,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化妆。当时剧组的化妆师并不是很多,这位化妆师一个人负责上百个群众演员,但她工作起来一丝不苟,没有因为老乡们是群演就糊弄大家。 王俊德说,本来以为像他们这些群演根本不需要化妆,直接演就可以了,但经这位化妆师的手一摆弄,看着镜中的自己简直就像变了一个人。化妆让群演的参与一下子变得“正式”了,再加上身上破破烂烂的衣服,大家跟着战士们一起拍摄的时候,仿佛真的回到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演得也格外逼真、卖力了。直到如今,王俊德还经常跟后辈提起自己演戏时的情景,虽然电影中很难找到他的镜头,但他还是觉得非常自豪。 据了解,当初这些群众演员都是自发报名的。早上跟中午,摄制组都管饭,而且伙食相当不错,偶尔还有肉。由于吃的是大锅饭,导演、演员和战士们都跟老乡一起吃,大家其乐融融,相处得非常好。王俊德说,做饭用的米面和肉都是摄制组从周围村的老乡那里买的,就连做饭用的柴火,都是从周围几个村庄筹集的,而且摄制组还根据市场价给送柴的老乡报酬,因此那段时间大家上山砍柴的积极性都特别高。电影的拍摄,还小小地带动了一下周围村庄的经济。 夏天穿棉袄拍戏,汗流浃背没人喊累 王俊德说,当年村民们为了这部电影,可不仅捐了几棵桑树那么简单。树叶的问题虽然解决了,但衣服的问题却没法解决。电影拍了没多久,真正的夏天就来了,拍冬天的戏,艰苦程度可想而知。 王俊德客串了一个解放军战士,他说,最遭罪的就是演解放军战士的士兵和本色出演的老乡们。因为在电影中,解放军战士穿的都是大棉裤、大棉袄,老乡们也是棉裤、棉袄上身,反倒是演国民党军队的战士非常舒坦,因为他们穿的是夹衣,或是套着棉袄的单衣,只要把里面的衣服脱掉就可以了,相对风凉些。这时,演国民党士兵的战士们都不抱怨了,而且还经常嘲笑他们这些“正面角色”。 电影里有很多户外的戏份,还有很多战争场面,绝大多数是夏天拍的。战士们穿着厚厚的棉衣,顶着烈日,跋山涉水。拍摄一般的战争场面,在外面活动不了五分钟,身上就开始大量出汗。一场戏下来,所有的解放军战士和老乡们就汗流浃背了。在这样的条件下拍一天的戏,晚上脱下棉袄来用力一拧,都能拧出水来,有不少体力较弱的老乡都曾中过暑。 “那时候每天都能喝个三四壶水,一天都不尿尿,身上的水分全都出了汗,一到晚上累得虚脱了。”王俊德说,即便条件艰苦,仍有很多老乡自愿加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