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很少有哪位导演像郑晓龙这样,在从业近三十年里,每部作品都能引发观剧狂潮和焦点争议。从上世纪90年代的《渴望》《编辑部的故事》《北京人在纽约》到新世纪的《金婚》《甄嬛传》,他的名字连接了太多足以载入中国电视剧史的“现象级大片”。 11月30日,郑晓龙和妻子王小平带着新作《芈月传》将在东方卫视与大家见面。开播前,夫妻俩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了他们俩拍档中的一些趣事。
戏内:《芈月传》要去“甄嬛化” 记者:《芈月传》讲的是先秦的故事,会不会担心距离观众有点远? 郑晓龙:是,大家可能会比较陌生,但是我觉得你要把一个故事讲好了,观众就能喜欢了。而且服装道具场景都会和现代生活中的东西契合,比如说我们没有故意把片子拍得很旧很暗,女观众能看到衣服还是很漂亮,男观众会看到还是非常有力量有阳刚之气的。另外就是三段爱情,其实现在很多女孩都渴望的,就是既有父兄般的体贴温柔,又有初恋柏拉图式的,还有强壮的身体,合而为一的男人。 记者:这次的台词会出现“芈月体”吗? 郑晓龙:那肯定不一样,《甄嬛传》的台词是明显的模仿了《红楼梦》的台词风格,因此是可以在那时候用的。现在要同样用甄嬛的台词就会让大家笑话,因此这次的台词会比较难。 戏外:日常口角和共同创作都免不了 记者:夫妻档合作,你们理念相左时听谁的? 王小平:夫妻生活都有口角,共同创作免不了。听正确的,他经常是对的。夫妻在一起容易不理智,他也说我是最不好领导的剧组成员,但是我们的目的是搞好作品,客观上想到这个就能平静下来。在创作剧本那会儿,我们经常吃完饭去散步,在公园里就开始为这个吵起来了,最后都不是一起回家,都没法过下去了,但我们静下来,还是能想明白,因为这都是业务,他老说,我们不要再合作了。 记者:跟导演到现在为止的合作,最满意什么? 王小平:我是写小说出身的,作为编剧,只给郑晓龙写剧本,有人说是不是因为他是我丈夫,我说我只认导演,我只认合作者,我想选一个最优秀的导演,在完成和提高剧本上,他是一个特别优秀的导演,所以我只给他写剧本。 记者:对他状态的评价? 王小平:我有时候很感叹,像他这个年龄的导演还在第一线一场戏一场戏盯的,没有了,他是用一点一滴的心血在创作每个镜头,我有时候觉得他真的不容易,导演拍得好有时候是靠天赋,更重要的是责任心,他比别人就多了点责任心。他头发白得厉害,在创作过程中真是不吃不睡,所以我说句心里话,我不希望他再拍这么长这么难的消耗这么大的戏,身体消耗太大了。 记者:生活中的他是什么样? 王小平:生活中,我开过玩笑,生活中有点脑残的人在别的地方会特别有创作力。他艺术创作力很强的时候,生活中比较不拘小节。吃饭经常把汤汤水水洒在身上,他看不到也注意不到,生活自理能力比较差,但对于影视中的细节,非常细致入微。 记者:和导演会彼此崇拜吗? 王小平:他从来没有崇拜过我,我也没有崇拜过他,我们之间太熟悉了,他知道我能写出哪些东西来。但他人很浪漫,我的那些好看的衣服都是他买的,所以他是个好丈夫。他很喜欢带我出去买衣服,逛街,吃好吃的。婚姻这个东西就是靠两个人共同经营才能走的更长远。
◎相关新闻 芈月到底是谁 芈月是历史上真实存在的人物。她原本是战国时期楚国国君最宠爱的小公主,后来楚国衰落,她不得已随着嫡公主芈姝陪嫁来到秦国,后来芈姝当上秦国王后,芈月随之成为妃子,称为芈八子,在当时的秦国后宫中处于较低等级,不过她之后生了一个儿子,由此与芈姝为争夺地位而自相残杀,因为儿子打败众王子成为秦国新任君王,芈月就成为秦国太后,与芈姝的关系也彻底决裂。而后,芈月独揽大权,对内肃清对手的党羽,对外连年征战,同时开疆拓土,成为太后,是秦始皇的高祖母。而为了自己死后的安宁,71岁高龄的芈月下令将整个大秦的军队带到地下为自己陪葬,即秦兵马俑。 本报综合报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