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某的骗人信息被转发后,受害人的亲朋好友连环上当损失不少 张某在微信平台上发布办理“免考驾驶证”的广告语后,许多人上当受骗,有的人还帮其转发,不但自己被骗,还连累亲朋好友受骗。寿光警方经过调查,将张某与张某某抓获。经查,两人冒充警察,以办理免考驾照等名义诈骗10余万元。 受害人 轻信微信广告,转发信息害人害己 昌乐的王女士因科目二考试屡次不过关,拿不到驾驶证,新车一直停放在家中,这令她心里很不是滋味。今年5月份,微信朋友圈里一则“办理免考驾驶证”的广告语引起了她的注意。 王女士先与对方进行了交流,张某称他在潍坊警察培训中心上班,并且在青岛飞机场派出所挂职,父亲在潍坊市公安局上班,姐夫在昌乐交警上班,哥哥在内蒙古特警工作,可以帮王女士办免考驾照。为了骗取王女士的信任,张某还特意穿着警服短袖衬衣和作训服与其视频。 在一系列谎言的攻击下,王女士对张某深信不疑,不但将数千元钱打入对方指定账户,还利用自己朋友圈为张某转发广告。很多亲朋好友看到王女士转发的信息后,有20人通过她让张某办理免考驾照。张某分多次通过王女士收取其亲朋好友钱财6.6万元。 “王女士在转发信息时,张某还没有帮其办理所谓的免考驾照。”办案民警说,张某还承诺给她和她妹妹找工作、办理公积金等。王女士一步步迈入对方的陷阱,在未确认事情是否属实的情况下,就在朋友圈转发他人广告,最终害人又害己。 嫌疑人 无正当工作,冒充警察诈骗10多万 除了王女士,寿光张某某及其哥哥、姐姐也被张某骗了2.3万元。 “张某某与王女士的情形相同,自己还没办下所谓的免考驾照,就帮着张某转发骗人信息。”办案民警说,张某某在意识到被骗后,不但没有报警,还冒充过教练、车管所工作人员、刑警队的民警等,帮助张某骗人。被骗的受害人中,有不少都是连环受害。 找张某办理免考驾照的人越来越多,到张某约定的给证日期后,当受害人讨要免考驾照时,张某总以各种理由一拖再拖,编制各种谎言。今年11月份,寿光的刘某报了警。原来,刘某本想找张某办证,没想到给其打钱后不但证没办成,自己的车还被抵押了。 寿光警方经过调查,于11月13日将张某、张某某抓获。经调查,张某并非什么警察,目前无正当职业,警服也是他从网上买来的,其父亲也早已过世。张某与张某某两人交叉结伙,冒充警察以办理免考驾照、找工作、办理公积金等名义多次诈骗,涉案价值10余万元,张某身边的朋友几乎都被他骗过。 11月26日,记者从寿光警方获悉,公安机关已向检察院提请逮捕张某、张某某两人。
律师 转发广告也属于广告发布者,需担责 对于此案,山东王杨律师事务所的王建华律师表示,新《广告法》中,广告发布者的范围由旧广告法规定的“法人或其他经济组织”的范围,扩展延伸到了自然人。 无论单位还是自然人,有无收取费用,只要直接或间接地介绍自己所推销的商品或服务,就构成了广告行为。如若发布的广告内容虚假,对消费者造成欺骗和误导,那么广告发布者就可成为索赔对象。 按照新旧广告法中的规定,“通过一定媒介和形式,直接或间接地介绍自己所推销的商品或服务”就是一种广告的行为。“转发广告的人也属于广告发布者,需承担一定的责任。”王律师说。 文/图 本报记者 张少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