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版:世界新闻·聚焦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导读

第02版
要闻时讯

第03版
潍坊新闻·焦点
 
标题导航
走私石油,IS日进150万美元
2015年12月07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走私石油,IS日进150万美元



凭借抢占的多个油田,“伊斯兰国”成为所谓“最有钱的恐怖组织”
  在极端组织“伊斯兰国”近年来突然发迹和大肆扩张的背后,石油一直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凭借在叙利亚和伊拉克抢占的多个油田,“伊斯兰国”不仅获得数以亿计的黑金收入,成为所谓“最有钱的恐怖组织”。当前,美国、俄罗斯、英国等国家已加大轰炸“伊斯兰国”控制的石油设施和用于走私石油的卡车的力度,但想要完全斩断其石油黑金链仍面临很大挑战。

俄开始空袭“伊斯兰国”运油车队
  12月4日消息,俄罗斯总统普京在揭露“伊斯兰国”向土耳其走私石油之后,就开始着手空袭其运油车队。
  俄罗斯国防部官方代表伊戈里·科纳申科夫少将4日称,俄罗斯苏-34轰炸机对叙利亚的两个恐怖分子车队进行了打击,消灭了40辆液罐汽车及大装载量货车。“消灭的运油车是被重新装备过的,目的是为了进行石油产品的运输。”科纳申科夫少将说。
  据悉,俄罗斯国防部此前曾表示说,有证据显示,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和家人参与了与极端组织的黑油交易。俄罗斯还公布了一些卫星照片,照片显示运油车从极端组织控制的区域进入了土耳其,而俄方已经掌握了三条这样的运油路线。
  目前,大量媒体报道和证据显示,在极端组织“伊斯兰国”近年来突然发迹和大肆扩张的背后,石油一直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凭借在叙利亚和伊拉克抢占的多个油田,“伊斯兰国”获得数以亿计的黑金收入,成为所谓“最有钱的恐怖组织”。
抢占油田后立即开始开采与走私
  近日,有媒体对“伊斯兰国”的石油运营情况进行探究。
  “伊斯兰国”的前身组织早在数年前就看中石油资源,视其为维持生存和发展壮大的关键。2013年,“伊斯兰国”撤出了叙利亚西北部控制地区。很快,这一组织在叙利亚东部产油区夺得一个据点,并以此为桥头堡侵占叙利亚整个东部地区。
  2014年,“伊斯兰国”在向伊拉克北部地区推进和占领伊北部城市摩苏尔的过程中,抢占了位于伊拉克基尔库克省的“阿吉勒”油田和“阿拉”油田。当地人说,在占领当天,“伊斯兰国”工程人员就开进油田,立即开始开采与走私石油。
  基尔库克附近哈维贾镇一位部落长老描述称,“伊斯兰国”有备而来,拥有专门负责金融和技术的人士,数以百计的卡车从基尔库克和摩苏尔开来走私石油,每天平均装运150辆卡车,每辆所装石油价值1万美元。
  2015年4月,伊拉克军队从“伊斯兰国”手中收复这些油田,但据估计后者在短短10个月的占领期内已经攫取了大约4.5亿美元。
  位于叙利亚东部的奥马尔油田是“伊斯兰国”控制的至少9个油田之一。英国媒体10月中旬报道称,虽然有战机在头顶飞过,但当地石油走私生意非常猖獗,赶来装油的卡车队伍长达6公里,一些走私商甚至要等上一个月。“伊斯兰国”成员负责登记这些卡车的信息,比如车牌号和载重量,然后发放排队号码。这些走私商在得到石油后,或者运到当地炼油厂,或者加价卖给中间商,运到更远的叙利亚西部阿勒颇和伊德利卜地区。
  报道称,当前,“伊斯兰国”组织在所控制地区据估计每天开采3.4万至4万桶石油,每桶售价20至40美元,每天平均获利150万美元。美国财政部最近也根据情报推算,“伊斯兰国”每年仅通过走私石油就获利5亿美元。

不惜开出高薪招聘专业人士入伙
  鉴于石油资源的重要性,“伊斯兰国”组织还建立了一整套严密和专业的管理体系,看起来像在模仿一家国有石油公司的运营模式。
  在所控制的地区,“伊斯兰国”一般实行分权管理,在各个地区设立“长官”,但石油却直接掌握在这一组织的领导层手中。
  “伊斯兰国”组织经常开出高薪,从当地和海外招聘石油行业的熟练工人,包括工程师、培训人员和管理人员。这一组织头目阿布·贝克尔·巴格达迪去年在攻陷摩苏尔后曾经发表讲话,蛊惑工程师、医生和其他技术人才入伙。
  此外,“伊斯兰国”还组织专业人员检查油田,监控石油开采情况,并任命所谓的“石油埃米尔”,运营一些最关键的石油设施。
  今年5月,美军特种部队罕见地在叙利亚东部展开行动,打死了“伊斯兰国”组织的“石油埃米尔”阿布·赛义夫。根据美国和欧洲情报官员透露的消息,美军特种部队在行动中搜缴了大量关于“伊斯兰国”石油交易的高价值文件。
  这些文件显示,“伊斯兰国”组织对石油资源进行精细化管理,准确记录各个油井的收入和各项支出。在向外销售石油时,它还根据不同地区的需求量进行差异化定价,从而获得最大利润。
  “伊斯兰国”内部的秘密警察负责监控各个油井的运作,确保石油收入不会外流或被挪用,否则将施加严厉的惩罚。
垄断当地石油生产做唯一供货商
  对于“伊斯兰国”借助卖油发迹,包括美国在内的许多国家早就心知肚明,一些官员也建言轰炸相关石油设施,以及斩断走私渠道。
  俄罗斯国防部副部长安东诺夫12月2日称,有证据表明,“伊斯兰国”在叙利亚和伊拉克境内非法所得石油的主要买家是土耳其。从“伊斯兰国”控制区运入土境内的石油一部分销往土本国市场,另一部分通过海运销往其他国家。
  在所控制的大片地区,“伊斯兰国”组织事实上垄断了当地石油生产,成为唯一的石油供货商。因此,这一组织开采的石油即便不走私到其他国家,在叙利亚和伊拉克当地仍很有市场。
  这些石油除用于“伊斯兰国”控制地区外,甚至被卖到与其交战的地区。叙利亚阿勒颇一名反对派指挥官自称从“伊斯兰国”控制地区购买柴油,虽然他所在的组织正在与其作战。“我们没有其他选择……没有其他人给我们燃油。”他说。
  因此,如果“伊斯兰国”控制地区的石油生产完全遭到摧毁或瘫痪,当地约1000万平民和西方国家支持的一些当地势力将受到波及。此外,对于参与走私石油的贸易商和中间商是否为合法的轰炸目标,一些国家意见也不统一。
  在这种情况下,美国起先对于轰炸“伊斯兰国”石油设施并不积极。截至今年10月中旬的统计数据显示,自2014年8月以来,由美国领导的国际联盟对“伊斯兰国”目标实施1.06万起轰炸,但只有196起针对其石油设施。然而,鉴于形势所迫,美国、俄罗斯等国自11月以来加大轰炸“伊斯兰国”控制的石油设施和用于走私石油的卡车,希望在一定程度上打击其黑金收入。
  此外,美国财政部已经宣布将制裁和打击任何与“伊斯兰国”进行石油走私的人或公司,包括中间商、贸易商、炼油公司等。美方还将与伊拉克、土耳其等地区国家合作,打击“伊斯兰国”地下走私网络,使得其无法将石油资源售出变现。         据新华社
◎相关新闻
伦敦地铁站发生 伤人“恐怖事件”
  英国首都伦敦东部一处地铁站5日晚间发生持刀伤人事件,造成3人受伤。警方已逮捕行凶男子,并表示将按“恐怖事件”处理这起案件。
  伦敦警方当天晚间接到报案,位于伦敦东部的莱顿斯通地铁站有多人被刺伤,一名男子持刀威胁伤害更多人。警方赶到现场后,使用电击枪制服了这名男子并将其逮捕。根据警方说法,3名伤者中1人伤势较重,另外两人受轻伤。
  《伦敦旗帜晚报》报道,有目击者听见持刀男子高喊“这是为了叙利亚”。不过,伦敦警方拒绝就这一说法作出回应。
  伦敦警方反恐部门负责人理查德·沃尔顿5日晚些时候发表声明说:“我们将按恐怖事件处理这一案件。”目前,伦敦警方正就这起案件展开调查。
  去年8月底以来,英国一直将国际恐怖主义威胁等级维持在“严峻”,仅次于最高级的“极严峻”,意味着恐怖袭击风险相当高。
  巴黎恐袭事件发生后,英国首相戴维·卡梅伦曾表示,英国面临的恐怖威胁“迫在眉睫”。他说,过去一年间,英国警察和安全部门挫败了至少7起恐怖袭击图谋,它们要么与极端组织“伊斯兰国”存在关联,要么由“伊斯兰国”的宣传蛊惑所引发。     据新华社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