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版:大视野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导读

第02版
潍坊新闻·民生

第03版
潍坊新闻·民生
 
标题导航
“大嘴”
2015年12月09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大嘴”



  又招骂

  美国共和党热门竞选人唐纳德·特朗普当地时间12月7日再次发表极端言论,要求美国“全面禁止”穆斯林入境,否则恐遭更多类似“9·11”事件的袭击。白宫随后谴责特朗普为给个人竞选造势,不惜“分裂”美国。美国佛罗里达州圣彼得堡市市长则模仿特朗普的口吻表示,准备“禁止”特朗普进入辖区,直至完成安全评估。

称必须“全面禁止”穆斯林入境
  特朗普7日出席南卡罗来纳州的竞选集会,他告诉支持者,必须“全面禁止”穆斯林入境,“我们没有其他选择”。
  特朗普说,在对穆斯林开放国门之前,美国议员必须先搞清楚“正发生什么情况”。“在我们能够确定并明白问题和危险威胁之前,美国不能再受害于那些以‘圣战’为名、毫不尊重生命的人的骇人袭击。”
  对外界批评,特朗普毫不在意。他说,美国境内清真寺也应接受详查,“我们必须搞清楚一切”。
  问及特朗普所提“禁令”仅针对移民还是包括学生、游客在内,特朗普的竞选经理科里·莱万多夫斯基回答:“所有人。”

极端言论被斥有悖美国价值观
  特朗普言论一出,美国舆论一片哗然。白宫发言人欧内斯特接受微软-全国广播公司记者采访时说,特朗普言论有悖美国价值与利益。
  “特朗普今天的所作所为正是一直以来在竞选过程中所做的……玩弄人们的恐惧为竞选赢得支持,”欧内斯特说,“他正玩世不恭地分裂美国。”
  欧内斯特说,与其声讨穆斯林,美国官员更应与穆斯林社区合作,共同打击极端主义。
  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副助理本·罗兹说,特朗普的提议有悖美国安全,更会伤及美国与穆斯林社区的合作。
  共和党竞选人杰布·布什在“推特”上发帖称:“唐纳德·特朗普精神错乱,他的‘政策’提议毫不严肃。”民主党竞选人希拉里·克林顿则说,特朗普在散布偏见。
  佛罗里达州圣彼得堡市市长里克·克里斯曼发表微博客文章,模仿特朗普的口吻,说他准备禁止特朗普入境直至完成安全评估。
  美国最大的穆斯林权益组织美国伊斯兰关系委员会当天也举行新闻发布会,谴责特朗普称:“歇斯底里反穆斯林已经成为他的竞选特色。”

媒体停止报道特朗普竞选活动
  尽管对于美国媒体来说,特朗普的惊人言论早已成了政治版面的家常便饭,甚至在娱乐化的舆论氛围下有些喜闻乐见的意思。但这次,特朗普难以再获媒体的捧场。其言论发出后,《大西洋月刊》记者杰弗瑞·哥德堡发布“推特”称“特朗普现在是真实的国家安全威胁,他正向极端主义者妖魔化美国的行径提供弹药”,获大量转发和点赞。《今日美国报》则刊发社论,称特朗普已将自己变为“国家安全的威胁”,特朗普对此却毫不在乎。文章表示,特朗普对于刷新自己言论的下限乐此不疲,而通过叫嚣向穆斯林封死国门,特朗普再次“打破耻辱的纪录,也再一次证明他根本不配进入白宫”。
  尽管特朗普过往的激烈言论经常为《赫芬顿邮报》带来亮眼的新闻标题,但这一次,该报创始人、总裁兼总编阿里安娜·赫芬顿发表署名评论文章直接予以抨击,标题是《提醒特朗普,我们不再感到有趣》。赫芬顿在文章中宣布,该报曾在今年7月决定将特朗普的竞选活动放在娱乐版面而非政治版面予以报道,因为他们认为其竞选不过是一场“穿插表演”。然而,该报现在将改变这一决定,即使在娱乐版面也不再报道特朗普的竞选活动。赫芬顿的解释颇为直率,因为特朗普代表了美国政治中一股“丑陋而危险”的力量。
◎解读
为迎合选民 而屡放厥词
  美国总统选举初选将于两个月内开始,特朗普屡放厥词却也迎合不少民众,人气居高不下。他先前倡导严厉打击中美洲非法移民,还声称在越战中被俘的前共和党总统候选人麦凯恩不是“英雄”,同样招致舆论炮轰。
  路透社评论,特朗普“全面禁止”穆斯林入境的口号就是想要在保守派选民中争取支持,正是这些选民推高了他的人气。
  路透社和益普索集团在加州枪击案后所作的最新民意调查结果显示,民主党人和共和党人在看待穆斯林上有较大差距。69%的受访共和党人表示,“有些害怕”穆斯林,这一数字在受访民主党人中为39%。
◎相关链接
特朗普的“狂言”
  6月,特朗普在一个演讲中23次提及中国,“中国人抢了我们的工作!”他说。
  7月,特朗普在自己的演说中,墨西哥人都是“毒贩子、强奸犯,犯下各种罪行”。而他将在美国墨西哥边境建一座“超级长城”,将墨西哥人阻隔在外,并且,要让墨西哥为这项工程付费。
  8月,特朗普还公然在电视辩论中辱骂女性,遭女主播梅根·凯莉炮轰,事后他在受访时讽刺梅根·凯莉“浑身冒血”,暗示她是月经来了,所以对他态度犀利。
  11月,特朗普表示,如果当选美国总统,他将会遣返所有叙利亚的难民。
  12月,特朗普在竞选集会上曾被问到会对奥巴马说什么,他当即回答“你被炒了!”
    本报综合新华社等报道
◎相关新闻
在美穆斯林民众屡遭袭扰
  本报综合消息 美国媒体当地时间12月8日报道,由于巴黎恐袭和美国南加州枪击案的爆发,生活在美国的穆斯林近日对自己的处境十分担心。这不仅仅因为近期发生的恐怖袭击都和穆斯林有关,还有一系列事件让他们感到更加提心吊胆:戴着穆斯林头巾的女大学生被车撞,一些清真寺受破坏,还有一名穆斯林小学生无故被打。
  据报道,美国佛罗里达州一个名叫埃尔侯赛因的穆斯林4日早上在去往伊斯兰中心祈祷的路上,收到恐吓电话。随后,这座清真寺的部分窗户被砸破,里面的家具被掀翻,目前警方正在对此进行调查。
  担任这个中心宗教领袖的埃尔侯赛因说:“我们对此感到心痛,因为谴责恐怖主义并努力同社区沟通是我们一直在做的事情,伊斯兰教不支持这类恐怖主义攻击罪行。”
  此外,美国维吉尼亚州马纳萨斯镇一座清真寺3日也收到电话威胁。一名自称捍卫犹太联盟的人在电话中说,“我们正在进行调查,如果有一名犹太人在加州被杀,你们就会后悔。你们所有人都将被杀掉。”
  美国伊斯兰委员会媒体主任胡佛表示,自从“9·11”事件以来,还没有看到如此紧张的反穆斯林气氛。在某些方面,社会主流的反穆斯林仇恨更为严重。
  另据雅虎新闻报道,纽约市布朗士89公立小学一名穆斯林女孩11月19日在课间休息玩耍时,遭到3名男同学攻击。要求匿名的消息提供者说,同年级的3名男孩有人用胳膊夹住她的脑袋,有人出拳打她,有人试图扯下她的穆斯林头巾。3名男孩还称她为“极端分子”。而那次事件距离巴黎遭受恐怖袭击事件不到一周。
  加州圣伯纳迪诺枪击案之后,当地最大的清真寺的一名祈祷者说,“有个女孩告诉我,她很害怕在公共场合戴头巾,在美国不应当是这种情况。"
  美国伊斯兰关系委员会发言人赛勒表示,许多美国人都是在观看“9·11”事件恐怖分子驾驶飞机撞世贸中心大楼时了解伊斯兰教的。最近几年来,媒体对伊斯兰的报道基本上都是负面的。他说,学校应当利用这次机会传播社会包容性,要让所有学生都感受到平等的待遇。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