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面导航 |
第01版
导读 |
第02.03版
要闻时讯 |
第04版
潍坊新闻·关注 |
|
|
|
|
标题导航 |
 |
|
|
|
|
|
|
前不久,《2015中国汽车消费趋势调查报告》发布,80后在汽车消费主体中占到57%的比例。记者调查发现,购车的人群趋于年轻化,80后这批30岁上下的年轻人在汽车消费中不断崛起,俨然成为车市消费的主力军。 现状 80后成购车主力 “今年大概卖了1000多辆车,其中80后购车600多辆,比例达到60%。”潍州路一家4S店的销售人员向记者表示。 “来店里看车的,在30岁之前已买车或计划买车的人当中80后已占半数。相比之下,多数的70后则是在31岁至35岁间买车或计划买车,60后更是将买车的年龄推迟到41岁至45岁之间。没有60后的保守,没有70后的固执,80后是现在汽车消费主力。”一业内人士告诉记者。 该业内人士表示,目前我市的购车人群中,90后和50后、60后各占一成多,70后占两成,而80后购车者挑起“半壁江山”,占比五成。而就在短短几年前,汽车市场还几乎没有90后的“江湖地位”,而70后则是当时的消费主力,现如今80后已经挑起大梁。 事实上,近几年来80后就已经成为汽车消费的中流砥柱。市场更加关注年轻消费者需求,而最具代表性的场景就是汽车企业纷纷迎合80后的口味,一大批新车型如新Polo、雷凌、新飞度、Mazda3Axela昂克赛拉、福美来等众多新车都在为自己贴上年轻的标签,纷纷锁定年轻消费市场,而专业人士也纷纷表态“摸准80后脉搏”、“抓住80后就是抓住车市的现在和未来”。
车型 不少80后青睐SUV 长安福特的销售人员向记者表示,买中档SUV翼虎的消费者多为换购用户,购买小型SUV翼博的车主主要为80后的首购年轻消费者。同时,翼博客户中也不乏此前希望购买A级车的消费者,“订购翼博车型的车主中,不少是前来购买老福克斯或其他品牌A级车的意向客户。”该销售人员说。 如果说轿车代表了“过去式”的审美观,那么SUV就代表了相当一批80后年轻人的爱好特征。“只要经济能够承受,就会选择SUV,SUV的视野好,坐在车里舒服,而且外形看起来更酷,长途越野能力也更强,在同样的价位下,为什么不选择SUV呢?有些缺憾的是,现在市场上SUV的品种还是少,如果能够设计得再前卫些,价格在15万元左右,相信一定会吸引更多年轻人喜欢。”80后消费者小孟说。 80后购车群体发展迅速,他们已步入壮年,家庭添了新成员,事业也稳步进入黄金期,对座驾各方面的综合要求较高。车型上,上班开要稳重,车内空间要宽裕,孩子的婴儿车、玩具,全家人出游时的行李都要装得下,要有能适应各种路段的良好通过性,跟朋友出去越野也不能吃力,所以SUV比较受这个群体青睐。有些经常跑长途高速的男性车主,则特别指出需要天窗排烟。年轻女性,则偏爱颜色艳丽的座驾。 一汽车经销商介绍,90后虽然占据了市场一成多的份额,但真正的付款人还是他们的父母,刚出校门不久的90后多数在买车上需要“啃老”,其买车一是用于创业,二是一些女孩结婚时,娘家给买的嫁妆,多是七八万左右的“经济适用车”。而80后是首次购车最多的人群,买10万元左右的车较多,并且在外型上要求更时尚些,而70后经济基础比较雄厚,仍是中高端车的消费主力。 支付 选择贷款买车的居多 从消费观念来看,80后属于超前一族。他们是“消费论”的拥护者,80后对汽车贷款的抵触更少,不少80后都选择贷款买车。 “购一汽大众CC,享受0首付或0利率”“全新路虎16.2万开回家,日供383元”“首付21800元起,POLO开回家”……目前,无论汽车厂家还是经销商,或是各大银行都推出了不同的汽车按揭金融政策,锁定手头不太宽裕的80后。 用明天的钱,享受今天的生活。在当前的车市,贷款购车已经成为一种时尚,尤其是年轻一族,不少人在买车时都倾向于贷款。记者走访潍坊市场了解到,汽车经销商们都看中了这一趋势,也逐渐注重起来,“0利率贷款购车”“日供55元”“首付分期付”等车贷方案吸引不少订单。 在一日系4S店,80后的王鹏在向销售人员详细了解本田新锐时尚版XR-V的性能、价格等。王鹏说,他之前有一辆国产的两厢汽车,现在有了小孩后,感觉空间太小,便想换辆SUV的汽车,周末也好带孩子去农家乐游玩。“得知这款14万元左右的汽车,首付4.28万元,贷款3年,月供只要3000元左右,认为比较划算。”王鹏说。
厂商 主打运动时尚风 如今的80后已经在社会站稳脚跟,拥有一定的积蓄和经济基础,同样消费心智也比较成熟。而正是因为考虑到80后这个庞大的消费市场,不少新车改款都推出时尚运动版,并且增加了个性化的属性,和前些年气质沉闷的老车型相比,如今车市普遍兴起“运动时尚风”。 厂商的定位也开始转变,比如早在国内汽车市场起步之初,一汽、大众和奥迪品牌,都透露着一种稳重、庄严的气息。而现在,市场的开放、社会风潮的变化、新生代的崛起,都注定了只有“贴地气”的品牌才能走进消费者的心里,获得情感上的认同。近年来也开始积极进行品牌形象的刷新。大众品牌主打“年轻化”,而奥迪品牌则提出了与众不同的“锐化”思路。无论使用什么概念,共同的内涵都是:必须走近年轻消费者,必须突显动感、活力的品牌内涵,必须传递新时代的生活态度。 不少厂商在营销上也尝试了如数字化营销等更为大胆、更多样化的创新,举办了很多面向年轻人群的线下活动,如“众乐汇”校园不插电音乐会,校园科技日等活动,传播品牌的科技和运动感。 本报记者 刘钦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