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N3版:关注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导读

第02、03版
蓝色畅想

第04版
潍坊新闻·民生
 
标题导航
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2015年12月17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访安丘市教育局局长闫振允
  在即将过去的2015年,安丘市教育系统广大教职员工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和目标要求,狠抓教育管理,提高教学质量,加大投入力度,科学规划布局,力促教育均衡发展。全市校舍面貌焕然一新,办学条件不断改善,教学质量稳步提升,全市教育教学工作呈现出健康快速发展的良好发展态势。围绕今年全市教育工作的亮点和成就,本报记者采访了市教育局局长闫振允同志。

  记者:今年以来,安丘教育成绩斐然,呈现出持续、协调、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闫局长,请您介绍一下这方面的具体情况,好吗?
  闫局长:近年来,全市广大教职员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总目标,围绕规范加特色办学,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全力提高教学质量,全面深化教育改革,狠抓校园安全稳定,持续推进教育均衡优质发展,全市教育工作呈现出你追我赶、奋勇赶超的良好局面。特别是教学质量稳步提高。2015年高考再创佳绩,我市军检线进线2700多人,其中重点本科进线1300多人,理科有三名学生超过700分,文科全省前20名全潍坊有4名,其中我市就有3名,有6名学生被清华、北大录取,1名学生被中央美院录取,一本上线率和考入重点大学人数位居潍坊市各县市区前列。各类学科竞赛成绩突出,共获得全国奖项47项,省级奖项124项。素质教育成果丰硕。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学校教育全过程,组织开展了“弘扬抗战精神、共筑复兴梦想”、中小学生“学习践行《弟子规》成果展演、“两史”教育进校园等教育实践活动,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好地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在全市中小学校实施了“学生有特长,一校一特色”计划,组织开展了“体育、艺术教育特色学校”和校园文化建设先进单位评选活动。创建了石埠子镇草莓科技文化园等21处中小学生素质教育社会实践基地。对我市8600多名学生进行了劳动技能和科技创新实践教育培训。在国家和省市组织的学生科技创新比赛中,有3件作品在全国获奖、19件作品在山东省获奖。
  记者:完善的基础设施是学校发展的根基。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加大投入,新建、改扩建了一大批学校,极大改善了办学条件,学校面貌焕然一新。请您谈谈具体情况。
  闫局长: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教育发展,把教育作为民生投入的头等大事来抓,进一步加大投入,加快学校建设,优化学校布局,促进教育均衡发展。2012年以来,全市共实施校舍建设项目208个、108万平方米,全市学校校容校貌、办学条件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职业中专、实验中学、特殊教育学校、红军小学、第二实验小学、新安学校、和平中学、职工子弟学校、东埠中学等一大批学校建成投入使用。今年,市委、市政府又将“规划建设新安丘一中、莲花山中学、经济开发区和白芬子九年一贯制学校,扩建海龙希望学校;基本完成农村中小学校舍标准化建设工程,实施中小学体育场地和食堂改造提升工程,加快推进学校建设”等3件实事,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2015年,全市开工建设项目79个,总建筑面积达35.27万平方米。安丘一中新校区、锦湖小学、莲花山中学、实验小学和平路校区扩建、海龙希望学校扩建、汶水小学扩建、白芬子学校、开发区学校等一大批城区学校相继开工建设。加快推进幼儿园建设,新建、改扩建幼儿园17处,29000多平方米。大力实施中小学体育场地和食堂改造提升工程,提升改造学校食堂16处,建设高标准塑胶运动场地10处,进一步改善了办学条件,优化了教育资源配置,为我市教育健康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记者: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闫局长,请您介绍一下我市采取了哪些措施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
  闫局长:教育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教师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主力军。为切实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一是优化师资力量配置。进一步加大教师补充力度,自2007年以来,全市共考选了1481名新教师,839名充实到农村中小学任教,其中,2014、2015两年分别招聘新教师220名、215名,60%以上的教师分配到农村学校任教,招聘新教师数量在潍坊各县市区是最多的,进一步改善了教师年龄和知识结构。同时,积极推进教师“县管校聘”改革,今年全市跨校竞聘、城乡教师交流、镇域内教师交流662人,占设岗总数的7%,促进了优质师资力量的有序流动。二是加强教研教改,有效推动课堂教学改革的深入和教学效益的提高。我市有1项教育部重点课题顺利结题;有3项省课题立项,其中1项结题;有6项潍坊市课题推荐申报,1项课题被确定为潍坊市基础教育教学重大问题并参加潍坊市政府教学成果奖评选;10所学校荣获潍坊市首批双改行动联盟校;有20多名教师在国家、省和潍坊市教学技能大赛中获奖。三是加强教师培训。先后组织教师参加了省远程研修、全省万名骨干教师培训和“国培计划”中小学教师示范性集中培训,组织开展了“影子培训”、送培到校、校长培训、幼儿教师全员培训等活动,启动了山东省农村义务教育英语音乐学科教师教学技能培训试点县项目,进一步提高了广大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组织编撰了我市优秀班主任工作经验荟萃《爱心 责任 智慧》一书,推介优秀班主任工作经验,有效提升了班主任育人水平。
  记者:职业教育发展水平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为了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国家把发展职业教育事业作为迎接新工业革命挑战的重要战略,安丘市教育局是如何顺应这一态势,引领我市职业教育持续创新发展的?
  闫局长:技能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是国家的战略资源,是加快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重要支撑。在加快推进我市职业教育发展方面:第一是抓好技能教学。提升学生技能水平,让学生在职业学校学到实实在在的东西,是职业学校办学的核心,也是目标。今年,我们重点实施了“燎原计划”和“星光计划”,通过强化项目教学、模拟教学、生产实习,组织技能大比武等,全面提高学生技能水平。在今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我市职业中专获3个一等奖、1个二等奖、1个三等奖,创历史最好成绩。在山东省机械行业职业技能竞赛中,获得1枚金牌、1枚银牌。在潍坊市职业学校技能大赛中,荣获15个一等奖,获奖等次及数量位居潍坊市各县市区前列,受到市政府通报表彰。市职业中专申报为国家改革发展示范校,电子技术应用专业申报为“山东省品牌专业建设项目”,电子商务专业被评为“潍坊市特色品牌专业”,建设水平位居全省前列。《中国教育报》在头版头条对我市职业中专的办学特色作了宣传报道。第二是加强校企合作。成立了安丘市校企合作协会,我市40多家企业加入。与北汽福田等60多家企业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建立了45个校外实训基地。设立了福田雷沃班等20个订单班,引入乐普生电子等四家企业进校园。建立了“课堂进企业”和“企业进校园”的人才培养新模式,形成了“校企零对接、定岗育人才”的新机制,打破职校管理难的瓶颈和僵局,成功列入山东省中职学校“基础能力提升”项目计划。第三是积极服务全市经济发展。与人社、财政、民政等部门密切合作,组织社会培训9000余人,为企业提供技术咨询服务8项,组织编写了培训教材2本,制作培训电子课件160余件,并建立了培训课程电子资源库。通过参加培训,共有581人考取了山东省建筑业关键岗位证书,1593人通过了建筑业关键岗位审证换证考核。开展了“三进”活动(进企业、进社区、进村庄),共培训新型农民和企业技术骨干1.1万人次,为全市经济生活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记者:学校安全工作直接关系着学生的安危、家庭的幸福、社会的稳定。请问咱们在这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 
  闫局长:学校安全涉及千家万户,关系社会的稳定与和谐,是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前提和基础,责任重于泰山。我们一直把学校安全作为教育的头等大事,抓实抓好。
  今年,我们重新调整教育安全委员会成员和职责分工,层层建立安全监管网格实名目录,加大校园安全监管力度。4月份集中开展了校园安全大检查,其余时间进行不间断巡查指导,确保及时发现和消除各类安全隐患。先后开展了防踩踏、防火、反暴力、防震应急疏散演练等活动,进一步提高了学校应急处置水平。建成了校园安全监控体系,通过各学校校园电子监控和报警、预警系统,实现了校园监控全覆盖,极大地提升了校园安保工作水平。为切实加强校车监管,今年又投资350万元,为全市271辆校车免费安装了4G视频监控系统,除了能实时精准定位校车的行踪外,在管理平台上,还可以对校车的行驶区域设置安全围栏、对行车轨迹进行速度计算,启用安全预警,有效防止车辆超载、超区域、超速行驶,提升紧急情况下的响应速度和救援效率。同时还提供了智慧手机应用APP,在车辆行驶期间,老师或家长可利用手机等智能设备观看学生及司机的情况,了解车辆所在位置及驾驶员和车辆的信息,实现了对校车的全方位监控和无缝隙管理。
  记者:社会的发展进入了“互联网+”时代,教育局如何顺应这一潮流,让教育信息化成为安丘教育常态风景的?
  闫局长:教育信息化是促进教育公平、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加快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途径。我市是山东省教育信息化区域综合试点单位,教学设备、师资水平在潍坊各县市区中是最强的,教育信息化建设水平在全省处于领先水平。
  在教育信息化建设方面,我们先后投入近亿元,在全省率先建设了万兆核心、千兆到校的覆盖全市各级各类学校、幼儿园的数字教育专网。实现了农村学校班班配备多媒体、城区学校班班配备电子白板,投资1500万元,为学校更新配备了247台70英寸、90台84英寸触控一体机、200台投影机和90余套网络中心设备。开展了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平台应用建设,全市所有学校均完成了师生账号创建和空间开通工作,并通过了教育部教育装备研究与发展中心的验收。建成了覆盖城区、平原、山区的30处自动录播教室,共录制精品课程5000余节,其中名师授课达3600余节,访问量达到了一千余万人次,建立起开放灵活的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该成果荣获潍坊市创新奖、燎原奖和政府教学成果奖。创新拓展教育信息化应用,2015年,开展了“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教师微课大赛等活动,收到参评微课5000余节,上传1300节参加潍坊评选,上报300节推送到省参评,向国家平台推送微课4198节,数量以明显优势居全国第一,进一步扩大了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极大的提高了教育信息化应用效益。
  记者:安丘市教育事业已取得令人满意的成绩,但要实现更高层次的跨越发展任重道远。对此,您有怎样的打算和期待?
  闫局长:这些成绩的取得,既是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和社会各界大力支持的结果,也是全市各级各部门协同配合、真抓实干,广大教职员工任劳任怨、无私奉献的结果,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围绕“办人民满意教育”这个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深化教育改革,稳步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努力维护校园安全稳定,持续推进教育均衡公平优质发展,为推动富强秀美幸福新安丘建设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文/图 本报记者 王玉芳 宋树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