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面导航 |
第01版
导读 |
第02版
要闻时讯 |
第03版
潍坊新闻·焦点 |
|
|
|
|
标题导航 |
|
|
|
|
|
|
|
先装熟人套近乎,再诈你汇款 |
骗子在电话中引诱对方说出熟人名字后假冒,两位市民险上当 |
|
“知道我是谁吗?”你是否接到过这样的电话,在你说出熟人名字后,对方就立即接过话茬称自己就是熟人,然后一步步设计圈套骗你汇款。这种称不上高明的骗局,两位市民就差点被忽悠了。 案例一 装熟成功骗汇款被识破 刘先生告诉记者,他是做教育工作的,平时经常和一些学校的老师打交道。12月16日中午12时左右,他接到了一个陌生的潍坊本地手机号码的电话,对方操着很浓重的南方口音说:“小刘,知道我是谁吗?”刘先生一时想不出是谁,但通过话音,他想这人应该和自己很熟。两人在电话中聊了5分钟,但对方一直没有自报姓名。后来,刘先生想到自己认识一位王老师,王老师的口音就是南方口音。“是王老师吗?”刘先生说。“猜对了,是我。”此人立即接过话茬说。“明天来我这里吧!还是那个地方。”“是你的办公室吗?”“对,还是上一次去的我那间办公室。”当时,刘先生也没有怀疑什么,以为王老师找他有事情谈。 而第二天,该男子又给刘先生打来电话,让刘先生先别过去了,他要找领导办事,要去送礼。10分钟后,该男子又打来电话,称领导拒绝收礼,而是让他直接给其银行卡汇款。但是他没准备现金,希望刘先生帮忙汇款。该男子还把一个名为“戴生贤”的银行账号发给了刘先生。听到让自己汇款,刘先生想起前几天一个亲戚的经历便心生怀疑,通过同事联系到了他认识的那位王老师,此时,他才知道,王老师根本没有联系过自己。
案例二 信骗子险些连累真同学 记者又联系到了奎文区圣荣广场小区的李先生,说起自己的遭遇,李先生哭笑不得,因为这骗子让他也“忽悠”了自己的几位同学。12月10日晚上,一个陌生的手机号码打来电话。方法与刘先生的遭遇如出一辙,让李先生以为是其浙江的同学。此人称,他目前在威海,过几天会来潍坊住几天。 李先生听后随即联系了城区的两位大学同学,又把这位浙江“同学”的电话分别留给了两人。12日上午11时,该“同学”给李先生打来电话称,他与朋友在威海遇到一点麻烦,急需一万元钱,希望李先生给他汇款。听到这些,李先生意识到这可能是个骗局,就质问对方到底是谁。该男子说:“你不是知道吗?不行就算了!”就挂断了电话。李先生赶紧给另外两个同学打电话,他们的电话竟都占线。后来,他才了解到,那人又先后给这两个同学打了电话,同样让他们汇款。多亏大家都没有上当。 提醒 个人信息要保护好 刘先生与李先生不明白,自己的姓名、电话,骗子是如何得知的?后来,他们想到,自己买车、买房时签的协议、合同上均有自己的个人资料,而且他们也经常在网上网购,说不准无意中就泄露了个人信息。 “我经常把一些网购的包裹随手扔在垃圾桶里,现在想想,那些包裹上都详细地标有我的手机号、姓名及家庭住址,以后不能随手丢弃这些东西了。”刘先生说,他借此提醒大家,要保护好自己的个人信息,再遇到类似的骗局千万不要上当。 文/图 本报记者 刘晓梅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