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面导航 |
第01版
导读 |
第02版
要闻时讯 |
第03版
广而告之 |
|
|
|
|
标题导航 |
 |
|
|
|
|
|
|
业内称为时尚早,要真正为游客消费带来便利尚需很长的路 日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执董会决定将人民币纳入特别提款权(SDR)货币篮子,新SDR货币篮子生效时间是2016年10月1日。相关专家表示,人民币“入篮”将对汇率、投资、消费等领域带来深远影响,而这些都与旅游业息息相关。因此,“入篮”消息公布后引起旅游业界的广泛热议。
游客 若直接用人民币结算,出国旅游更便利 有过出境旅游经历的人对“换汇”都有着不少感触,游客不仅要在出发前换算汇率、预约银行换汇;回国后,还需要再把剩余的外币现金兑换成人民币,其中不仅有汇率损失,而且操作步骤相对复杂,增加了出行成本。“人民币纳入SDR绝对是华丽地登上了国际化的舞台,以后在国外可以更任性地花钱了,想想就觉得激动!”家住潍城区的市民万先生兴奋地在朋友圈转发道。 “出国玩,或将不用换汇了,直接用人民币结算,出国旅游将更加便利,中国更强大了,自己也很自豪。”家住坊子区的宋先生经常去各国出差,并顺便旅游,他表示,随着人民币加入SDR,越来越多的国家认可人民币,愿意接收人民币,或者用人民币广泛地开展各种交易。这样看来,未来出国购物、旅游等消费都会更加方便。“日后国人到世界各地旅游就不需要再去兑换外汇,带上人民币就可以行遍天下。这不能不说是个利好政策。”宋先生表示。宋先生算了笔账,“一旦人民币真正实现当地直接消费,中国游客参加欧洲十日游一次性可省200元左右,3人至5人出游则将节省1000元左右。届时,中国游客将可享受境外旅游国内消费的便利环境,节省很多时间、人力成本。” 旅企 有利于节省组团社地接社货币转换成本 人民币“入篮”以后,除使游客境外消费更便捷,旅行社等国内旅企境外将可以更方便地配置海外资产,同样的,国外投资者也可享受到国内股票、基金、国债等更多渠道投资理财,为境内外旅游投资者提供更多的自由与便捷。 “人民币‘入篮’,将有利于节省组团社和地接社国际间结算的货币转换成本。”潍坊市春秋国际旅行社的负责人李经理介绍,以往,国内组团社与境外地接社通常都以美金结算团费,国内组团社和境外地接社都需要向本国银行买入和卖出美金来实现跨境支付,买入、卖出外汇的成本则由组团社和地接社分别承担,而人民币“入篮”以后,双方可直接通过人民币进行结算,极大地节省了货币转换成本。 “对多数旅行社来说,与国外的地接社、航空公司将可使用人民币来接洽,从而降低汇兑成本,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效率和利润。”李经理说,人民币“入篮”后,将带来境外旅游投资的进一步便利化,将有更多企业和个人跟随旅游者的脚步“走出去”,投资规模比较大的旅游目的地,将获得更大的海外投资综合收益。 “近年来,中国旅游行业境外投资呈现突飞猛进的态势,大规模境外旅游资本并购、合作不断,旅游业‘走出去’和‘引进来’发展势头良好。”李经理说。 业内 短期内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 在不少业界人士看来,人民币“入篮”短期对旅游业的影响,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人民币能否真正实现在消费、结算等领域直接与当地货币的便捷互换,还要考虑经济体发展情况,货币本身的可兑换情况及流程是否透明、过程是否便捷等因素。 “从目前来看,‘入篮’意味着人民币在国际金融货币市场已经‘登堂入室’了,而进来以后是否能找准座位、享受茶点,还需要有关部门扎实做好相关工作。”潍坊学院副研究员张克刚表示,考虑到中国旅游业在境外消费市场大、投资拉动明显、互联网融合速度快等特点,期待相关部门能保质保量、又快又好地推动实现“入篮”所带来的各种实惠和便利。但由于特别提款权主要用于政府间的外汇支付与结算,目前对人民币需求量规模尚小,还不足以对人民币汇率升值产生较大影响。因此,从汇率变动角度看,对出境旅游影响较小。 张克刚表示,从大的层面来看,人民币“入篮”,将有利于进一步提升人民币的国际影响力和地位。但从长远来看,使人民币“入篮”真正为游客消费带来便捷,以及为旅企投资合作带来便利,的确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而眼下人民币国际化跨出的重要一步,仍然值得业界高度关注。 本报记者 隋炜凤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