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4版:潍婉周刊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导读

第02版
要闻时讯

第03版
广而告之
 
标题导航
媒体有乡音跟你拉个呱
2015年12月25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媒体有乡音跟你拉个呱



  如今,如今只要你一打开电视,在不少地方电视台的节目中或多或少都能听到各地浓浓的乡音:四川话、东北话、广东话、湖南话……纷纷登上荧屏。而潍坊本地的方言栏目也在齐鲁电视台《拉呱》栏目的带动下开始涌现,内容新颖,形式多样,方言栏目的存在已经成为一种文化现象,它具有的个性特征,使其在激烈的文化竞争环境中占有一席之地。

方言栏目花样挺多
  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从方言情景剧、方言新闻到方言脱口秀,各种形式的方言作品纷纷涌现,一时,各地媒体都在搞“方言工程”。尤其是2004年左右,方言类电视节目走俏,方言电视节目以其地方色彩和平民风格赢得极高收视率,其中在山东最为受欢迎的就是齐鲁电视台的《拉呱》栏目,在潍坊,方言类栏目也不少见。
  据了解,潍坊部分媒体都有自己代表性的方言栏目,既有方言新闻类也有方言情景剧,更有方言配音娱乐类,形式不一,内容多样。如诸城电视台开设的展现百姓生活的《龙乡故事》,高密电视台开设的方言新闻播报及评论栏目《拉个高密呱》、临朐电视台的方言新闻《拉呱一刻》,寿光日报开办过栏目“老方言”及寒亭电视台的《娱乐双响炮》等。
  “浞河的水成黑夜淌,浞河两岸是故乡,故乡的水土养育了咱,咱扒嘴就是寒亭腔。”这是寒亭电视台《娱乐双响炮》的开场,主持人用轻松愉悦的寒亭方言说着有趣的故事,配上卡通有趣的画面,深受观众喜爱。

贴近民生亲切自然
  “拉个高密呱,说个新鲜事……”这是高密方言栏目《拉个高密呱》的开场,这个栏目由高密电视台生活频道的总监夏业绩一手创办,内容是主持人用方言播当地新闻,讲老百姓身边事。夏业绩说,栏目的新闻素材几乎都是源自百姓日常生活的事件,一反常规性新闻的严肃性。夏业绩告诉记者,《拉个高密呱》就像高密版《拉呱》,主持人用更加亲民的方式跟百姓拉家常,说说身边事,而且要加自己的观点来传递正能量。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方言本身是在特定地域环境中形成的特殊文化,承载着人们的感情,每个区域都有自己独特之处,通过语言能够感受到家乡的味道,而方言节目,恰恰利用了人们对方言语言载体所承担的受众对地域的情感依托,来开拓市场。“方言有其资深的特色和味道,有些语境与幽默感是普通话无法替代的,有些方言用普通话表达就失去了原汁原味。”夏业绩认为,如今整个潍坊方言栏目都处于兴起阶段,将来会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今年以来,临朐电视台综艺频道新推出一档栏目《拉呱一刻》,两位主持人用临朐方言播报临朐人身边事儿。栏目包括好几个板块,说完临朐新闻,还会说点社会热点,最后播一些生活小窍门。该频道的工作人员曾女士说,《拉呱一刻》会选一些有趣的新闻进行播报,方言代表了当地人的性情,方言栏目之所以受喜爱,是因为其内容的共性和主体都是关注民生,服务百姓。

赞扬反对兼而有之
  方言节目的兴起,赞扬者有之,反对者亦有之。还有不少专家学者专门撰文呼吁停办方言节目。 曾担任过诸城方言栏目剧《龙乡故事》导演的高雯一表示,方言栏目在一定程度上会引起争议,比如说有人认为,方言类节目消解了大众媒体的语言示范功能,不利于普通话的推广。因此,部分电视台在开设此类栏目时都非常慎重,有时此类栏目可能播出都会有阻碍。
  有人认为方言过于通俗,会导致节目低俗,浓浓的乡音难脱一个“俗”字。2007年,潍坊电视台开辟了一个专说潍坊方言的新闻栏目,开播后观众哗然,一些人纷纷表示,电视台应起到普通话推广的示范作用,不建议有方言栏目。“不喜欢,太土、太俗了,毕竟现在都在提倡说普通话,孩子看了受影响,辛辛苦苦教会的普通话不白费劲了么!”问及是否支持方言栏目,来自奎文区的王先生表示。同时,也有观众表达了支持的态度,方言如果不继承下去将逐渐消失,适当办一些有特色的方言类节目,有必要。
  除了荧屏方言栏目,报纸上的方言专栏也备受争议。2008年,在寿光日报社会新闻部周少波的提议下,寿光日报开设了“老方言”板块——趣话寿光方言。周少波表示,栏目开设初衷是想和读者一起寻找那些已经逝去和即将逝去的寿光方言。栏目开设前,周少波做了不少准备工作,采访了不少方言达人和权威人士,还就寿光方言做了一些评比活动,反响不错。
  “栏目收到了不少读者来稿,有专说方言词语的方言课堂,还有方言趣事、方言谜语等,本来还提议设立寿光方言日,可后来因为工作调动,栏目没延续下去。”周少波说,这一栏目也是备受热议。“作为现代人,应以一口流利的普通话为荣,搞什么方言。”网友“清风白眉”说。网友“峰之巅”则表达不同看法:“每个地方都有地方语言、口语,方言是特有的一种文化,应传承而不是抛弃!虽然现在提倡普通话,可回到老家,大家还是说着方言,这真的是一种特有的文化啊!”

做好甄别循序发展
  来自潍坊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的赵晖老师对潍坊方言颇有研究。赵晖说,一个栏目要想做好,需要保持住持久的生命力。近年来,不少媒体推出方言类栏目,出发点是好的,也不失为方言传播的好方式,可在实际操作中遇到了很多问题。在习惯了普通话占主流位置的大环境下,方言栏目呈现出的乡土气息让部分市民难以接受。
  “即便是区域性媒体,但同样具备大众化特征。方言在公众媒体上呈现,会给人一种很随意、不够严肃的印象,尤其在新闻表述中,方言的精准化和准确度不及普通话,用方言讲述或者评论社会热点,会显得不够协调。”赵晖表示,怎样让方言通过媒体更好地呈现出来,是她一直以来思考和关注的问题。
  “方言说新闻,内容很关键,有些内容适合用方言播报,但有些过于严肃的内容就不适合,所以说内容的筛选很重要。”赵晖说,让观众在轻松氛围中接收信息,并不意味着节目一定趋于肤浅和低俗,有些方言栏目在编排中会穿插一些独具地域特色的拍摄场景,这样的形式也不错。此外,主持人很关键。作为方言栏目的主持人,保证观众轻松娱乐的同时,不能放弃新闻节目所承担的社会责任感。唯有此才能使得节目通俗和深刻并存,雅俗共赏。
  对此,高雯一认为,方言栏目是保护地方方言和地域文化的载体,只要做好监管,协调好方言与普通话的关系,保证节目质量,控制好数量,这样对增加媒体内容的多样性是有好处的。“更何况,方言节目贴近生活,在满足受众需求同时还丰富了媒体,有其存在的意义。”高雯一说。
  赵晖指出,方言的保护并非易事,是一项长期工程。既要有懂行的专家,又要有资金的保证;既要有数量的积累,也要做好甄选,费时费力。所以,保护方言不能追求短期效益,应该在地方政府的支持下有序开展。   文/刘江峰 隋炜凤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