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庆栋回家乡筹拍《牛郎织女之九山传说》 |
临朐小伙要拍大片 |
|
|
近日,由山东中世听影视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联合多家影视传媒公司共同出品的大型古装神话动作电影《牛郎织女之九山传说》获国家广电总局许可,其项目负责人、临朐小伙王庆栋告诉记者,目前该片已进入制片第一阶段,明年五一正式开机。
取景家乡颇为自豪 王庆栋是土生土长的临朐人,从小就听坊间流传着关于“牛郎织女”的不同传说,当地的老人小孩多少都会讲一点。这里的神牛谷、石牛崮、南牛寨村、北牛寨村、小龙潭等一些跟牛和牛郎有关的故事传说和天然景观,无形中给九山增添了几分神秘色彩,同时也给电影提供了合理的创作依据。 前期,王庆栋和他的团队多次深入大山实地采访,并根据多年来脑海中对牛郎织女故事的重新刻画,结合村民讲述、深入挖掘润色当地景点,初步形成了创作《牛郎织女之九山传说》的想法,并于2012年8月开始对故事进行搜集整理,形成初略文稿。期间,他们对故事情节及人物设置不断推敲调整,最终于2014年10月完成故事的正稿。 王庆栋表示,九山地域广袤、山山相连,为故事的延展提供了天然的创作素材。这部为九山量身打造的作品,在创作人员、拍摄场景、元素设置等方面,完全体现本土化。他坦言,随着拍摄主景地的开建和众多明星的加盟,必将为家乡文化旅游事业推广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这一点,他颇为自豪。
大胆突破重塑经典 《牛郎织女》的故事可谓家喻户晓,经典的黄梅戏电影《牛郎织女》也给老百姓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是30多年来,关于牛郎织女的影视作品甚少,没有一部影视剧能够再现当年的经典。 王庆栋告诉记者,拍摄影版《牛郎织女》,是原创作者吴世平对弘扬中华民俗传统历史文化,开创经典民间神话故事的一次大胆尝试。在创作过程中,他们一直秉承实事求是的创作原则,对来自坊间的素材一一分析删减,不言听计从,不虚夸幻想,在借鉴老版故事原型的基础上,对故事发展和人物塑造进行了巨大的突破,情节更加曲折,也更具吸引力。 在王庆栋看来,中华民族是一个优秀的民族,中华儿女性格里有牛的勤劳和善良,血性中有牛的执着与倔强。所以,在电影版的《牛郎织女》中,耕牛是故事发展的主线和关键点。影片中主人公分正义善良和霸权邪恶两派,同时从侧面反映当今社会的一些现象,给故事增添了更加深远的意味。 将传统拍出国际范 提及受众群,“85后”的王庆栋告诉记者,他的目标是让20岁至50岁的观众都走进影院,接受并喜欢《牛郎织女之九山传说》。 在以票房说话的今天,一部电影要想卖座又叫好,既要展示题材的新颖,又要表现出拍摄剪辑手法的高超,同时还要顾及演员的影响力,这点王庆栋有足够的底气。学习影视制作出身的他在北京打拼多年,团队中的精干力量也几经历练,自信满满。 “我相信,电影里一定有他们想看到的东西,也有他们想象不到的惊喜。”他告诉记者,为了吊足观众的胃口,渲染故事情节的凄惨悲壮,电影的结尾并没有完全意义上的“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而是以神牛的牺牲换回牛郎和织女每年一次鹊桥相会的权利,也算是悲中带喜的小圆满。“另外,人物设置上,电影里面需要一个外国演员。导演方面也有意向邀请好莱坞导演,目前先保留点神秘感。”他透露,电影中还专门设计了几场精彩的打戏,为影片增添不少看点。 “把咱们潍坊的优秀传统文化带出国门,传向世界,是《牛郎织女之九山传说》的目标,也是我的心愿。”王庆栋表示,影片将于明年五一正式开机。 文/图 本报记者 陆菁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