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面导航 |
第01版
导读 |
第02版
要闻时讯 |
第03版
潍坊新闻·关注 |
|
|
|
|
标题导航 |
 |
|
|
|
|
|
|
|
|
尼姆尔 |
|

|
|
下令走人 沙特等国宣布与伊朗断交 沙特阿拉伯外交大臣朱拜尔当地时间1月3日宣布,沙特与伊朗断绝外交关系,并责令伊朗外交人员48小时内离境。事情直接起因是沙特2日宣布处决了47名犯有恐怖主义罪行的囚犯,包括知名什叶派宗教人士尼姆尔(前称“尼米尔”),从而引发示威者冲击沙特驻伊朗使领馆。受此影响,巴林、苏丹、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等4日相继宣布断绝与伊朗外交关系或降低两国外交关系级别。
◥1月3日,伊朗首都德黑兰举行抗议沙特活动。 朱拜尔说,伊朗政府不仅不为沙特驻伊朗使领馆安全采取保护措施,反而为冲击、打砸和焚烧沙特使领馆的伊朗示威者提供方便。为此,沙特宣布与伊朗断绝外交关系。朱拜尔还指责伊朗长期以来在沙特等阿拉伯国家支持和培训恐怖分子,以达到破坏这些国家安全的目的。他表示,沙特将采取一切手段回击伊朗的威胁。 据沙特媒体报道,在沙特宣布与伊朗断交之前,沙特驻伊朗的外交人员已在沙特驻伊朗大使馆遭冲击后撤离到阿联酋迪拜,并将从迪拜回国。 在沙特宣布与伊朗断绝外交关系后,沙特盟友巴林和阿联酋4日先后作出表态,宣布与伊朗断交或外交关系降级。 巴林政府4日宣布断绝与伊朗外交关系,并责令伊朗外交人员在48小时内离境。同时,巴林决定关闭其驻伊朗使馆并撤回外交人员。 阿联酋官方通讯社同日晚些时候报道,阿联酋已召回驻伊朗大使,宣布与伊朗外交关系降级,从大使级下调至代办级。此外,阿联酋还将限制常驻该国的伊朗外交官数量。 此外,苏丹外交部也发表声明,宣布与伊朗断交。
伊朗指责 此举只会进一步激化矛盾 伊朗外交部发言人安萨里4日说,沙特宣布与伊朗断绝外交关系是巨大的错误,此举只会进一步激化矛盾。 安萨里指责沙特通过制造冲突来掩盖其内部矛盾。他表示,只要沙特当局继续制造冲突,两国关系不可能恢复。伊朗政府已经极力控制民众的愤怒,并将根据国际公约要求保护在伊朗的外国外交使团安全。 同一天,伊朗第一副总统贾汉吉里表示,沙特与伊朗断交,受伤害的只会是沙特自己,伊朗不会有任何损失,建议沙特停止进一步的破坏行动。 俄愿调停 如必要愿帮两国解决纠纷 俄罗斯媒体4日援引消息人士的话报道,俄罗斯对于近日沙特阿拉伯与伊朗交恶表示遗憾,愿意担任帮助两国解决纠纷的调停人。 俄新社当天以俄罗斯外交部高级官员为消息源作出上述报道。这名外交官说:“对于沙特阿拉伯与伊朗的紧张局势升级,我们感到非常遗憾。在我们看来,这两个穆斯林大国不仅在所在地区具有影响力,在国际舞台和石油市场也是如此。” 根据这名外交官的说法,俄罗斯分别与沙特和伊朗拥有良好关系,“如果有必要,俄罗斯愿意扮演调停人角色,帮助两国解决现有的和未来可能出现的一些矛盾。” 塔斯社4日报道称,俄罗斯已准备好做东道主,邀请沙特和伊朗外长举行会谈。
◎人物 尼姆尔·巴卡尔·阿尔尼姆尔,现年57岁,1959年出生于沙特东部什叶派聚居区盖提夫省的阿瓦米亚市,是沙特知名的什叶派宗教及反对派人士。尼姆尔家乡是沙特的石油主产区。 尼姆尔早期在家乡学习,1980年左右前往伊朗进行宗教学的学习研究并在那里居住近10年,随后还前往叙利亚继续学习。尼姆尔于1994年回到沙特。 尼姆尔的“名气”,源自他针对沙特政权的批评,以及要求给予什叶派少数群体更多的权利。沙特警方曾经数次传唤尼姆尔,后者因为其政治活动多次遭拘捕和调查。 2006年,尼姆尔从巴林入境沙特后被短暂羁押。2008年,尼姆尔因为批评沙特政府的言论被捕,盖提夫因此发生冲突事件。2009年,尼姆尔因为其过激批评言论再次被捕,随后被释放。他抨击沙特政府,称如果沙特什叶派权利得不到尊重,建议东部省独立。2012年,尼姆尔发表言论称对沙特前王储、内政部长纳伊夫的去世感到“解脱”,并在中东局势突变后呼吁示威者抵抗警察,被警方逮捕。 因支持2011年发生在盖提夫的示威活动,尼姆尔2012年再次被捕。沙特警方在尼姆尔大腿中枪受伤后将其拘捕,沙特内政部称他试图“逃跑并反抗安全部队”。尼姆尔被控“煽动叛乱”,以及“寻求外部介入”,还被认为支持此前发生在巴林的示威活动。沙特首都利雅得一家刑事法院2014年以煽动教派冲突、煽动叛乱等为由判处他死刑。 沙特总人口约为3000万,逊尼派约占85%,什叶派约占15%。沙特国内什叶派民众认为“被政府边缘化”,对政府颇有微词。不过,沙特政府否认歧视什叶派民众,并指责伊朗在背后煽风点火。 ◎新闻延伸 沙特伊朗断交 中东往哪儿走 2日,沙特处决包括一名什叶派宗教人士在内的47名囚犯,成为导致沙伊两国关系破裂的导火索。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沙伊断交是两国长期蓄积的深层次矛盾的总爆发。 自2011年西亚北非剧变之后,中东地缘政治版图重新划分,分别代表逊尼派与什叶派利益的沙特和伊朗两个地区大国,均为争夺地区话语权和领导权展开激烈博弈。在叙利亚和也门问题上,沙伊两国在背后暗自角力。如果说双方此前在地区博弈仅限于“代理人战争”的话,那么此番断交将使双方博弈从幕后走向台前。 鉴于双方在中东地区的分量举足轻重,两国断交必然会对中东和平安全与地缘政治产生重大影响。 首先,加剧地区国家局势动荡。一方面,沙特和伊朗双方已深度介入叙利亚和也门内乱,沙伊断交给叙利亚和也门问题政治解决带来更多不确定性;另一方面,地区安全真空为地区外大国的博弈留出空间,外部势力的进一步介入也将使地区局势更为复杂。 其次,不利于地区反恐。近几年来,各种极端恐怖主义在中东安全真空中乘机做大,“基地”组织、“伊斯兰国”等极端恐怖组织连点成片。中东反恐形势近期出现向好迹象,但沙伊关系恶化恐削弱地区反恐合作,导致地区国家失序,恐怖势力进一步外溢,对地区乃至全球构成新挑战。 再次,加剧地区教派分裂。沙伊关系恶化将导致地区逊尼派和什叶派之间矛盾更加凸显,一方面可能激化沙特和一些逊尼派国家内部矛盾,另一方面恐将刺激教派冲突在伊拉克等其他国家升级。 尽管有人猜测沙伊断交将可能进一步演变为双方直接的军事对抗,但分析人士从伊朗总统鲁哈尼的话中听出了避免矛盾升级的意味。鲁哈尼3日在谴责沙特的同时,也表示伊朗民众袭击沙特使馆的行为“不正当”,是“不负责任的犯罪行为”,此举将“损害伊朗的信誉”。 中东地区命运多舛,地区大国之间只有聚力合作,才能有助于中东摆脱长期动荡与危机,为地区和平与发展创造机遇。 本报综合新华社等报道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