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版:潍坊新闻·社会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导读

第02版
要闻时讯

第03版
潍坊新闻·民生
 
标题导航
为了二哥一家她撇家舍业
2016年01月19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为了二哥一家她撇家舍业
  大图为赵金叶清理垃圾。小图为赵金叶的侄女帮忙清扫。



  老家临朐的赵金叶,为了兑现对当年父亲去世前的承诺,顾不上照顾老伴和为大儿子看孩子,到潍坊城区做环卫工照顾智力残疾的二哥一家。她先后把侄女和二哥、二嫂也接到潍坊,“一家四口”艰难度日。1月17日,记者在赵金叶负责清扫的路段见到了她和侄女,听她讲述了这个家庭的种种艰辛和不易。
现场 寒冬里,姑侄俩冒雪清扫马路
  17日上午9时许,天上飘着雪花,走在路上脸都会冻得发疼。  奎文区鸢飞路与胜利东街交叉口西约100米路北,一老一少俩人在寒风中清扫着路边的杂物。老人身穿环卫服,走起路来有些蹒跚,小女孩上身穿红色羽绒服,下身穿绿色裤子,扫起马路来格外卖力,而且动作也非常娴熟,很快散落一地的落叶就被她扫成了一堆。此时,老人再用小扫帚将落叶清扫进袋中……
  在场不少市民起初以为是女孩在帮奶奶干活儿,纷纷称赞这个小姑娘懂事。“这个孩子太懂事儿了,这么冷的天,帮助老人清扫马路,真是好样的。”有市民点头说道。
  “我是她姑姑,这孩子是我的侄女,孩子确实很懂事,这不,她利用周末,来帮我打扫马路,这都干了一个半小时了。”小女孩的姑姑赵金叶一脸怜惜地看着小女孩说。“孩子的爸爸、妈妈都有病,常年吃药,我不管他们这一家子的话,他们都难以维持下去了。”说到这里,赵金叶流下了眼泪。
  “你怎么哭了,我不许你哭。”看到姑姑哭了,小女孩芳芳(化名)放下手中的扫帚,安慰起姑姑来。
  “不哭了,好孩子。”说着赵金叶擦干了眼泪。看到姑姑不哭了,芳芳才重新拿起扫帚,卖力地继续清扫着马路上的落叶。
讲述 为承诺,撇家舍业来潍讨生活
  说起家里的事,52岁的赵金叶显得很无奈,她的大儿子已经结婚有了孩子,现在三个孩子(其中有两个是双胞胎)都很小,需要她这个当奶奶的看孩子,可如果她去给儿子看孩子了,她二哥一家就无人照顾了。
  赵金叶兄弟姊妹7个,她排行老小,上面有4个姐姐,2个哥哥,姐姐们年纪也都大了,有的已去世,她的身体也不好。1994年时,她和老伴遭遇车祸,至今腿还经常疼痛,老伴身体也不好。
  “我二哥、二嫂的智力都不好,侄女出生后,开始是由我父亲帮着带,父亲去世前把侄女托付给我,让我帮他们养大孩子。”赵金叶说,她答应了老父亲的请求,在侄女芳芳4岁时,她就承担起了照顾她的责任。可是在临朐老家,靠种地难以维持这么多人的生活。4年前,她便把侄女带到了潍坊城区,在老市府东院租了一处平房居住,她还找到了一份环卫工的工作,姑侄俩勉强糊口。
  由于赵金叶一直放心不下老家的二哥、二嫂,2014年时,她又把二哥、二嫂接到了潍坊,一家四口开始一起居住。这样一来,她的负担更重了,不但要维持这么多人的生活,供侄女上学,二哥、二嫂还要常年吃药。
  希望
好心人能伸把手

  后来,在好心人的帮助下,赵金叶的二哥、二嫂也有了一份环卫工的工作,她的负担就减轻了不少。虽然一家人过得仍不宽裕,但生活还能维持下去。
  赵金叶现在是她二哥家的“顶梁柱”,但她老伴自己在老家居住,大儿子一家也无法照料,为此她也很愧疚。
  “我如果不管二哥一家,都不知道他们怎么生活。”赵金叶说,她就希望侄女能好好学习,以后能养活自己,能照顾父母。“孩子很懂事,周末和放假时,经常帮我扫马路。”赵金叶说,她希望好心人能帮帮这个家庭。 文/图 本报记者 刘晓梅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