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版:新教育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导读

第02版
要闻时讯

第03版
潍坊新闻·民生
 
标题导航
蜂蛹卖给小学生玩
2016年01月19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蜂蛹卖给小学生玩
蜜蜂多活不久,长此以往孩子会漠视生命



  近日,一个装有蜂蛹的塑料盒成了小学生们的新宠。记者调查发现,类似蜜蜂、萤火虫等小动物被包装成玩具在不少学校周边的商店里颇为热销,风靡小学校园。记者调查发现,这些孩子多是受好奇心驱使而购买,他们并不会喂养,小动物在孩子手里往往会搭上性命。此外,这些“玩具”没有饲养说明,家长担心这些“玩具”存在安全隐患,时间长了,还会让孩子漠视生命。
调查 小学附近商店,蜜蜂蜂蛹卖得火
  近日,记者来到奎文区实验小学附近的一家小卖部,询问有没有小蜜蜂时,店主指着不远处一个花朵形状的塑料小盒向记者说:“那个小盒子里就是,里面有蜜蜂的蜂蛹,5毛钱一个。”
  记者发现,这些小蜜蜂的包装极其简单,仅用一些颜色各异的小型塑料盒子进行包装,一个大包装袋里有30个小塑料盒。据店主介绍,最近这种5毛钱一盒的蜂蛹卖得特别火,一天能卖上几十盒,主要是便宜好玩又能吸引学生。
  记者打开其中一个小盒子发现里面有一个黄豆大小的灰色蜂蛹。盒子上没有任何说明,大包装袋上没有任何饲养方法。记者问及怎样才能孵出蜜蜂时,该店老板介绍,蜂蛹要放在温暖的屋子里,温度控制在25℃左右,三五天后就能看到蜜蜂从蛹壳里钻出来。
  记者调查发现,在学校周边的一些小店内,类似这样的小动物玩具,不仅有小蜜蜂,还有萤火虫等。萤火虫也是放在一个小纸盒里,里面装着几粒萤火虫卵和一包浓缩饲料,上面写着孵化方法:在常温下25℃左右,3至5天萤火虫就能出生。
学生 出于好奇购买,多数很快就死了
  家住奎文区舜都花园小区的子宸是一名小学三年级的学生,他之前出于好奇连续两次购买了蜂蛹,不过蜂蛹长成蜜蜂之后没过多久就死了。“我养了两次,每次都是长成蜜蜂后不超过两天就死了,太可惜了,我估计它们可能是饿死的,后来我妈妈知道后把我训斥了一顿,她说这些蜜蜂可能会蜇人,不允许我再买了。”子宸告诉记者,他班里有不少同学都买过这种蜂蛹,有的同学没有耐心,还没等蜜蜂孵出来就直接将外壳剪开,然后将蜜蜂蜂蛹装进瓶子里养着,但是最后都活不长时间。
  “这个蜂蛹我同学买过,要放在暖和的地方,过两天就会出来一只小蜜蜂,一开始看着挺好玩,但玩弄一两天就死了,我爷爷原来养过蜜蜂,爷爷说一只普通的蜜蜂可以活好几个月,蜂王能活好几年。”在奎文区早春园小区里的一个商店门口,一位小学生如是说。
家长 不可随意玩,得让孩子敬畏生命
  “昨天孩子回家给我出了一道题,让我猜他长大后的梦想是什么?我猜了5次都没有答对,最后他说他的梦想竟然是想做一名养蜂人。”家住奎文区圣荣广场小区马女士的儿子今年上小学一年级,对于儿子想当一名养蜂人的说法,她有点吃惊。在马女士的询问下,儿子道出了其中的缘由。原来,最近马女士儿子的同学都在玩养蜜蜂。
  从商店买来蜂蛹,自己养蜜蜂,这对很多小孩子来说,可是一件新鲜事儿。当马女士的儿子一本正经地要求给他多买几个蜂蛹的时候,马女士犹豫了,“蜜蜂应该不是那么好养的吧,再说蜜蜂万一出来蜇人怎么办?蜜蜂也是一条小生命,得让孩子有敬畏生命的意识,不能就这样随意让他玩。”马女士说。
  跟马女士一样,不少家长对于孩子玩这样的“玩具”都表示出担忧。“孩子们玩这个纯粹是出于好奇,我听孩子说有的学生竟然把蜜蜂带到了教室,他们上课时万一有蜜蜂飞出来了怎么办,你说这不是胡闹么?万一蜇着孩子怎么办?”一位家长担忧地说。
  “不管是蜜蜂还是萤火虫,它们都是一条小生命,怎么能当玩具玩呢?我是不会给孩子买这些东西的。”一位家长张先生表示,孩子只是对小昆虫好奇,根本不会喂养它们,而且这些昆虫在被玩耍时基本都搭上了性命,孩子的这种做法应该及时制止。
业内 成熟后可能会蜇人
  从商店买来的蜂蛹孵化出来的蜜蜂是否会蜇人?对此,青州市王坟镇蜂业协会的业内人士尹先生在仔细查看了蜂蛹的形态后告诉记者,单从蜂蛹来看,它不是现实生活中常养的蜜蜂,根据形态判断,可能是野生蜂——壁蜂。“普通的蜜蜂幼虫都是集体孵化的,只能在蜂巢里才能孵化出来,而且刚孵出的蜜蜂自己不会取食,需要其它工蜂饲喂才能生存下来。”尹先生说,壁蜂的野性较强,单独存活的几率较大,一个蜂王就能维持生命,不需要群居,壁蜂腹部有多排排列整齐的“腹毛”。
  另外,尹先生还告诉记者,市面上卖的这种蜂已到了成虫阶段,有时候剪开就能羽化成蜂,至于是否会蜇人并不好说,刚孵出来的蜜蜂看起来反应较迟钝,是因为它对外面环境不适应,待它适应后便具备蜇人的能力了。“商贩所说的这种蜜蜂不蜇人是不可能的,因为他也不知道最终出来的是什么蜂。”尹先生建议,为安全起见,孩子们最好不要拿来当玩物。
专家 带孩子感受大自然
  采访中记者发现,多数商家卖蜂蛹只为销售,并不考虑这样的“玩具”带给孩子们的影响。
  当记者提出小孩子玩这样的玩具会不会让其漠视小动物的生命时,商家表示,这种玩具可以满足小孩子对动物的好奇心,让孩子更好地了解小动物,认识自然界。
  对此,尹先生则指出,虽然蜜蜂是繁殖力较强的昆虫,但它们也是生命,小孩子不应将蜜蜂当成一种玩具,而是应该爱护它们,家长要对孩子做出正确的引导,教育孩子爱护小动物。
  同样,来自市区一所小学的班主任李老师说,据她了解,孩子们除了玩活蜜蜂外,还有的买来小鸡玩,遭到玩弄的小动物最后活得时间都不长久。“把小动物当玩具,只会让孩子们觉得小动物不值得珍惜,死了可以再买,不能培养孩子们的爱心。如果真想让孩子亲近自然、了解动物,建议家长多抽时间带孩子到户外去真正感受大自然的美妙。”李老师说。
      本报记者 刘江峰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