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版:中国新闻·聚焦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导读

第02版
要闻时讯

第03版
潍坊新闻·民生
 
标题导航
猝死女博士丈夫“天价索赔”?
2016年01月19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猝死女博士丈夫“天价索赔”?



张先生称未打砸医院也未向医院提出赔偿,希望公布现场监控
  1月17日上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死亡产妇杨某的丈夫,否认家属曾“打砸医院”,并否认向医院索要赔偿上千万元。其表示,家属正在寻求法律手段解决此事。杨某生前系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职工,因妊娠入院14天后离世。该所致函医院,希望医院对其死亡原因做出调查,给家属一个交待。医院则发布声明称,杨某死后,其家属存在打砸物品、追打医务人员的行为。
丈夫逼迫患病妻子怀孕?
  回放:北医三院工作人员介绍,杨女士今年34岁,有十余年的既往高血压病史、胆囊结石等,通过自然受孕,妊娠26周多。因患有高血压合并子痫前期,于去年12月28日住院。多名医生表示,子痫前期指的是孕期发生高血压,会威胁到孕妇和胎儿的健康及生命。
  工作人员介绍,1月11日,杨女士出现胸痛继而突发呼吸心跳骤停,经多科室联合抢救无效死亡。经过尸体解剖,初步判断猝死原因为主动脉夹层破裂。对此,一些网友质疑死者丈夫逼迫患有高血压的妻子怀孕生子。
  回应:“我们结婚十几年,做父亲、母亲是天经地义的一件事情。”张先生说,爱人一直想当妈妈,此前生上一个孩子时也有子痫前期的症状。本次事件(指怀孕)是一个意外,自己从来都没有强迫妻子怀孕。
  张先生表示,虽然曾在北医三院生产的上个孩子最后死亡,但觉得医院态度很诚恳,且产科也很有名,所以这一次还选择在这里生产。此次怀孕后,二人还特意为孩子起了小名。此外,家人也都陪在身边,岳父、岳母经常来看妻子,在进手术室前签字时,岳母也在场,“并不是网上说的什么盼着妻子死”。
死者家属有没有“医闹”?
  回放:北医三院发声明称,产妇死亡后,家属数十人聚集并滞留医院产科病房,在病房大声喧哗辱骂,打砸物品,追打医务人员,严重扰乱北医三院正常医疗秩序,对其他孕产妇生命安全造成威胁。
  “病房里有很多其他的危重症患者,家属的行为影响其他患者的正常就医。”北医三院的一名医生说。医院报了警,经上级主管部门及公安机关介入,患者家属离开产科病房,医疗工作秩序得以恢复。
  回应:张先生表示,妻子去世后,自己一直尽量克制情绪,与医院有过纠纷,但并没有打砸医院,不是“医闹”。
  张先生回忆,1月12日,岳母得知手术时妻子肚子里的孩子出来了,“怕孩子死了被当医疗废物处理,想把孩子找回来让爱人带着一起上路。”他说,找孩子的事情曾与医院一些科室发生矛盾,最后死去的孩子被医务处送到他们手里。
  1月13日,家人在封存病案时发现妻子的一些病历缺失,此外妻子的死因一直没人告知。“问了几个大夫和护士都不知道,当时手术的大夫也找不到。”张先生说,后来在病房看到一个穿着制服的人骂岳父“混蛋”,便一路追过去,“只是想让他给父亲道歉”,但该人跑到了会议室再也没有出来。
  张先生表示,当天是家属及医院双方都选择了报警,经警察沟通,1月14日起全部家属离开产科病房,岳母因身体不适被安排在急诊科病房救治。
  为澄清没有对院方任何人员造成伤害,张先生希望能公布现场的视频监控。
家属向医院索赔千万元?
  回放:随着“北医三院产妇事件”的发酵,一些“知情人”称,死者家属向医院索要千万元的天价赔偿。有网友爆料,“不幸发生了,家属马上就开始闹,开口就要200万元,然后医闹就砸医院、打大夫,这次要价1000万元”,也有网友表示死者家属索赔1400万元。
  回应:“网上关于千万元索赔的说法,完全是子虚乌有。”17日,张先生表示,从妻子死亡到现在,并没有向医院提出赔偿金额的要求。
  他表明,现在最重要的是弄清楚妻子的死亡原因。目前妻子的病案已经封存,后续事情将由律师进行处理,合理合法解决问题。
  针对网上有关几年前去世孩子的传言,他表示,妻子曾在北医三院生产,诞下一名早产儿后,孩子因病去世,医院曾赔偿45万元。
  “上一个孩子为试管婴儿,包括孩子生下后的治疗费用,全部加起来有20余万元,孩子因为呛奶,呼吸停止没有觅食反应,成为脑瘫状态,当时医院建议要不然把孩子放弃了,对于这个决定,我们也很难受。”张先生说。
死者单位为何发公函?
  回放:16日18时许,死者生前所在单位中科院理化所在其官网上发布声明称,杨某是所内青年骨干,本着尊重生命、死者为大的原则,于1月14日致函北医三院,请求该院对杨某离世的原因做出公正透明翔实的调查,给杨某及其家属一个明白、公正、合理的交待。有网友质疑称,“医疗纠纷为啥要单位发公函?”
  中国医师协会在其官方网站发文表示,单位关心自己的职工无可厚非,向医疗机构提出要求也是单位及家属的权利,但“公函是一件严肃的事情,以合法的形式送达目的地是函件送达的基本原则,何以出现公函泄露的事件?”
  回应:17日上午,中科院理化所相关领导对媒体称,单位发公函给医院并非是“给院方施压”,而是希望医院尽快查清楚死亡原因。这位相关领导说,1月13日所里同事去看望死者的家属后,家属称医院在处理此事上态度消极,提出让单位发函,以便医院能够积极处理。
  张先生也表示,1月12日家属因小孩的事情,与医院沟通的并不是很好。于是在中科院领导看望家属时,岳母提出妻子生前十分优秀,希望单位可以做一个证明,让医院积极对待。
  这份“红头函件”为何会网上流传?中科院理化所相关领导表示,并不清楚公函是如何被泄露到网上去的,他认为这只是两家单位互相沟通的一种方式,放到网上并不妥当。
◎回忆逝者
再过几个月 获博士学位
  张先生回忆,妻子生前是一个心态特别平和的人,与身边人相处都特别融洽,与同事的关系也处得特别好。在家里也深受家人宠爱,“我的父母、姐姐都很喜欢她,现在能跟大姑子处得好的真不多。”张先生说。
  张先生说,杨女士虽然小时候生活在农村,但和哥哥都特别努力,考上了重点大学。毕业后,兄妹俩都选择留在北京工作。毕业于北京理工大学的杨女士进入了中科院理化所,今年五、六月份即将博士答辩拿到学位。
  近日,杨女士所在的“全生物降解塑料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类聚酯研制产业化及应用团队”刚刚获得2015年度中科院科技促进发展奖的科技贡献奖一等奖,当同事将获奖证书送到家中,她的母亲哭得非常伤心。

忍痛7小时 不见医生来
  张先生称,妻子在1月11日凌晨0时20分左右身体出现疼痛,他请求护士联系主治医生,但都被告知“继续观察”,直到早上7时40分左右妻子病危,主治医生才出现,抢救到10时左右妻子死亡。“七八个小时的时间都没有见到医生,如果早发现原因,也许就能避免这样的结果。”张先生说。  本报综合《新京报》、《京华时报》等报道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