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5版:潍坊人文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导读

第02版
要闻时讯

第03版
战寒潮
 
标题导航
赈灾治水培植文教
2016年01月24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赈灾治水培植文教
  许州府衙大堂。



  乾隆四年(1739)的洪灾,殃及47个州县,许州府的12个县衙由于多方抚恤,虽大灾而不害,董思恭之功也。《许昌县志》记载:思恭两莅许任,诸务谨饬,操守廉洁,爱民课士,均有实心……修葺明伦堂、奎文阁,培植文教,不遗余力。聚星书院久废,公乃积极提倡,创建邵公祠、七先生祠及斋舍数十楹。乾隆十二年(1747),董思恭至黔阳县审度,将正斋官衙改为黔阳义学宫。
洪水吞田噬房屋,赈灾有方惠饥民
  乾隆四年(1739)六月中旬的一天,电闪雷鸣,大雨如注。董思恭让官吏分头去各县衙通知加强戒备,并协助防洪。早在20天前,他就已做过布置和巡检,并安排府衙夜间轮流值班。这天深夜,石梁县知县顾师仁来报:颍河水大平漕,上游决口,山洪已进入许昌城外,董知府马上与知县和当值人员来到城墙上,四周漆黑一片,洪水咆哮,借着闪电才看见城外汪洋一片。
  卯时,董思恭率众官吏和乡绅等代表冒雨登上城墙,见城外洪水如脱缰野马,打着漩涡奔向下游。庐舍倾覆坍塌,财产、粮食、畜禽淹没于水中,时有浮尸漂过。施救人员乘木筏和船只到各村抢救灾民。府衙规定:以抢救活者为主,渡一人与钱三十文,被救者不计其数。打捞上来的尸体,奖励施救者钱十五文,记录性别、衣着等,在义墓埋之。
  董思恭见村外几乎不见炊烟,自叹失职。顾知县连忙解释说,炊烟少是因为百姓已转移,尸体是从上游漂下来的,打造的木伐小船只多不少。“我看到如此大灾大难,粮田尽淹,百姓以后生活如何是好,看到捞上来的尸首,心中难以平静。我身为知府,让百姓失去家园,没了性命……”董思恭嚎啕大哭起来。动情感佩之下,贡生范纯仁、盐商范继文各捐银500两;兵部司务韩茂林捐麦1415石,捐谷936石。士绅纷纷捐银捐粮。
  这年水灾殃及47个州县。洪水消退以后,董思恭根据时令节气,要求各县引导农民种植蔓菁,免费提供籽种和种植管理技术,以度饥荒。许州府12个县衙由于多方抚恤,虽大灾而不害。《许昌县志》记载:是年各处散赈,惟许之赈大而有法,饥民受实惠焉。
扩建书院修斋舍,培植文教垂青史
  乾隆四年(1739),董思恭扩建许州聚星书院,建邵公祠、七先生祠、棠荫斋、见贤斋、希贤斋、思诚斋、思敬斋、惺惺斋、近智斋、存存斋、近仁斋、近勇斋及斋舍数10楹,各处厨房14间,大门门房7间。延师课士。
  乾隆十年(1745),董思恭得知常德从未建过书院,便决心修建朗江书院。武陵知县李际隆的《朗江书院记》详细记叙了书院建设的前因,募捐及资金、土地使用情况,高度赞扬了董思恭及四县士绅乐捐重教的善德精神:“常德向无书院,今观察使董公思恭守常时,适前令翁名运标者领帑金修石柜,兼劝士民商贾助修,以其赢余,建书院于德山之麓,官田一亩,屋数椽。膏火缺如,士不能枵腹越江而往也,董公乃于城西育婴之废馆,颜之曰‘朗江书院’……”
  同年,董思恭游览孤峰岭,见文峰石塔久废,野草丛生。心想文峰塔像笔,象征常德人杰地灵,文运昌盛,便有重建之意。乾隆十一年(1746),他倡议并支持知县翁运标在德山建善德书院、在书院旁重建文峰塔、在城东长乐村加固江堤。董思恭带头与众官吏出资捐助。他为表彰翁运标的功迹,提议“称其堤曰翁公堤,塔曰翁公塔,书院曰翁公书院”。当时建成的文峰塔,与北岸笔架城遥相映衬,一时成为德山游观之最。
  乾隆十一年(1746),董思恭支持武陵县令运标修复常德石柜。复增修湖南芷江明山书院并捐资以供经费,延师设教。招芷江、黔阳、麻阳三县生徒肄业其中。次年,董思恭至黔阳县审度,将正斋官衙改为黔阳义学宫。
捐资义学倡仁德 《劝民歌》正民风
  纵观董思恭为官之道,他始终把教育放在重要位置,身体力行,出资捐款,倡办义学书院,深受官民称赞。他为官忠州、许州、常德、沅州期间,为培植各地文教,竭尽全力。
  乾隆十四年(1749),湖南著名“儒林模范”谢家瓒去世,殁时郡邑官绅亲吊于闾,郡守董思恭诔曰:“文行矜式”,以表其德。谢家瓒,举孝廉方正,候选教谕、例赠修职郎。赋性温良,笃学嗜古,树品端方。远近咸服其德,尊为邑中狂澜砥柱。倡首出资修各处庵庙路桥,及设地方公学族学。
  董思恭作为知府,经常下县乡寨巡视,常与学官及诸生讨论经演,见农夫道以农桑之言,遇少年以孝悌之训,对手艺人赞扬并勉励业精于勤于思,对不孝的子孙晓之以理,衙吏和百姓深受其仁政感化。
  董思恭任沅州知府时,利用俸禄结余,捐资刊印《劝民歌》给乡民,每户一册,让百姓向善,以防民风恶化。《劝民歌》通俗易懂,全大白话,朗朗上口,很受时人喜欢,也有其现实意义。
◎相关链接
劝民歌
  劝谕沅州百姓当堂听讲,
劝民歌教你处世经营方:
富与贵贫与穷难得一样,
世上人有几等士农工商。
或种田或贸易勤俭为上,
有儿子必须要送入学堂。
贫穷的读不起更要教养,
医可学艺可习学些技方。
切不可胡任为由他浪荡,
怕的是遭混事连累爷娘……
陶朱公制杆秤多费掂量,
且莫为贪小利缺斤少两。
十六金星南北斗福禄寿,
昧良心少斤两把己害伤……
众百姓休得要吵吵嚷嚷。
知府我有三件处事良方:
第一件戒懒惰勿许放荡,
第二件做诸事正直有方。
第三件少饮酒做事稳当……
吾自知才学浅民情难违,
到此州只是传送你五常。
知府我也学宋大人包相,
清如水明如镜除暴安良。
理解我苦口婆心啰嗦讲,
这都是处世学问经营方。
沅州府山山水水好地方,
安居乐业就像桃花源庄。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