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厉文礼投降日寇后,韩寿臣也被逼迫做了汉奸。韩寿臣非常清楚当汉奸的下场,私下请教张竹坡,寻求出路。我党也积极派人做他的工作,争取他起义。经过谈判,他承诺在“讨厉战役”中不援助厉文礼。 厉文礼公开投敌 韩寿臣被迫追随 1943年2月17日,日伪军25000余人,对鲁苏战区主力部队51军及其主力113师所在地、安丘城顶山一带,展开“拉网式合围”大扫荡,“城顶山战役”打响。22日,厉文礼率部突围时,在水润道西山被日寇俘虏。 3月10日,厉文礼在夏坡正式宣布投降日寇。厉文礼软硬兼施,逼迫所属各部更改番号。韩寿臣任伪鲁东和平建国军副司令兼十团团长。厉文礼下令成立前线指挥部,胡鼎三和韩寿臣分别任正、副指挥,而他则在潍县城里设有“办事处”,对安丘驻军实行遥控指挥,主要任务是为日寇作外围,以对付共产党八路军。 当时的韩寿臣,与当地百姓关系较好,但在部队内部却经常受到厉部心腹的排挤,厉文礼对他始终不放心,让他担任东线总指挥,调他到古城子一带驻防,负责指挥厉文礼的非嫡系杂牌部队,十团团部就在古城子村;而胡鼎三为西线总指挥,负责指挥厉文礼的嫡系部队,常驻司令部。这支汉奸队伍随意抓捕、枪杀抗日志士和普通百姓,手段残忍。期间,胡鼎三部伙同日寇,对安丘西南山区的留山、大安山一带多次进行扫荡。 1944年1月28日,厉文礼配合日军袭击安丘解放区夏家沟村,并对安丘马家寨庄至张家陡沟一线进行了3天大扫荡,扫荡区域东西长达40公里,有40多个村庄遭劫。4月8日,厉文礼调集了胡鼎三、韩寿臣等团的兵力,包围了我根据地100多户的黄石板坡村。该村男女老幼齐上阵,与顽敌拼死战斗了整整一天。八路军闻讯后前来救援,军民浴血苦战,终于打退了伪军。战斗给当地百姓造成了惨重损失。 7月,厉文礼部配合日军高岛部队,兵分三路进犯留山西部的南郚村。 不想当汉奸,与八路军达成共识 以抗战起家的韩寿臣非常清楚当汉奸的下场。他一方面保存和发展实力,一方面向张竹坡请教,寻求出路。当时,随着鲁中抗战形势的渐渐好转,鲁中军区建立了沂山军分区,安丘地下党组织开始活跃起来。1943年,我鲁中第四军分区制定了“争取多数,打击少数,利用矛盾,各个击破”的方针,并根据厉部派系斗争的实际,提出了“打击胡鼎三,争取韩寿臣”的策略,先后数次派人与韩寿臣及其代表进行谈判,阐明我党政策,帮助他们提高认识。 我第四军分区一团李福泽团长和韩寿臣是老相识,1943年年底,他写信给韩寿臣,劝他弃暗投明,为国立功。信中还列举了鲁南反动头子荣子桓、惯匪刘桂棠(绰号“刘黑七”)等全部被歼的事实,同时告诫韩寿臣:“识时务者为俊杰,谁要与人民为敌,只能被八路军的铁拳砸得粉碎。” 1944年,被韩寿臣掩护撤了职的张竹坡,在我地下党的帮助下,秘密到达沂山军分区,接受了军分区从上层争取韩寿臣起义的任务。此后,张竹坡冒着被杀头的危险,积极做韩十团的反正工作。韩剑武二营的防区靠近八路军根据地,他根据韩寿臣的授意,安排张俊千与八路军联络,双方达成了“友好相处、互不侵犯”的共识。韩寿臣不知道,此时的张俊千,已是鲁中三地委安丘县城工委书记。此后,双方接触日趋频繁。 与我方谈判,承诺不援助厉文礼 韩寿臣经常与八路军交往,胡鼎三认为韩寿臣有投共嫌疑,将情况报告给厉文礼。厉文礼决定选择时机干掉韩寿臣。 一次,在司令部开会时,韩寿臣与胡鼎三因意见不合吵了起来,胡鼎三用手枪指着韩寿臣,形势千均一发,韩寿臣倚仗身强力大反应快,不然早就成了胡鼎三的枪下鬼了。此后,韩寿臣时刻保持高度警惕,以防不测。 自1944年7月至1945年初,山东党组织经过积极开展统战工作,许多敌伪军队反正。其中较大的起义敌伪部队就有三支,他们分别在寿光、莒县和诸城起义,被山东军区编为独立第一、二、三旅。他们的起义不仅大大鼓舞了山东人民抗日救国的信心,而且动摇了敌伪的反动统治,加速了反动势力的分化。 1945年春,鲁中第四军分区副政委李耀文具体负责与韩寿臣谈判事宜,他派张俊千与韩寿臣进行谈判,希望他在“讨厉战役”中率部起义。当时韩寿臣仅表示愿意在八路军取胜后再起义,并承诺在“讨厉战役”中不援助厉部。 中共地下党组织继续做着韩寿臣的思想工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