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面导航 |
第01版
导读 |
第02版
要闻时讯 |
第03版
我们的节日 |
|
|
|
|
标题导航 |
 |
|
|
|
|
|
|
66岁吴延顺等几位流浪人员在市救助站工作人员陪伴下过小年 2月1日是农历小年,在奎文区南乐道街附近的一家老年公寓里,几位无家可归的流浪人员和潍坊市救助管理站的工作人员们一起包起了饺子,感受年的味道和温暖。66岁的吴延顺激动不已,在外30多年了,第一次有人陪他过小年,为他包饺子,感激的话说了一遍又一遍。
救助站工作人员 带来肉面包饺子 2月1日一早,市救助管理站的工作人员便买好了面、油、肉等年货,来到奎文区南乐道街附近的这所老年公寓,陪几位流浪人员过小年。香喷喷的肉馅,白白的面皮,会包水饺的流浪人员也一起加入了包饺子的行列,感受着家中才有的年味。 66岁的吴延顺因为患有脑血栓不方便包饺子,一会儿坐在轮椅上看大家包饺子,一会儿又拉着工作人员聊天。他吐字并不清楚,但是对于经常来看望他的市救助管理站的工作人员来说,却总能听懂他的话。可以看出,吴延顺心情很好,像个对过年充满期待的孩子。 “今天是小年,你们不在家里陪家人,却在这里给我们包饺子。”吴延顺哽咽道,是市救助管理站的工作人员给了他第二次生命,他却不知道该怎么报答。2015年10月,没有任何亲人的他在车站附近因为突发脑血栓昏厥,被市救助管理站工作人员送到医院抢救,后来把他安置在了这所老年公寓。如今他已经能说话和走路了,身体正逐步康复。 热腾腾饺子出锅 “倔老头”却不吃 11时许,热腾腾的饺子出锅了。装有水饺的盘子刚端上来,一向沉默的流浪人员王佃祥一下子乐了,他用手拿起一个饺子便放到了嘴里,饺子有点烫,第一个饺子在嘴里还没来得及嚼烂,他便吞了下去。 70多岁的王佃祥耳朵聋得厉害,眼睛也不好,所以一向沉默,此时此刻却哈哈大笑,饺子一个又一个,不一会儿,一盘饺子就吃完了。 只是,包饺子的时候情绪还特别高的吴延顺此时此刻却成了一个不听话的“倔老头”。“你们也吃,你们不吃我也不吃了。”看到工作人员端上饺子后就退到了一边,细心的吴延顺不愿意了,把自己的饺子盘推到了桌子中间。拿老人没办法,工作人员坐下陪老人一起吃起来。“30多年了,连除夕都没人陪着过,更不用说小年了。”吃着饺子,吴延顺眼泪落了下来。他说,自己在潍坊打工30多年,帮人喂狐狸,逢年过节,其他人都回家过节了,他只能和狐狸相伴,从没有人给他包过饺子,陪他过年。 提前备足了年货 滞站人员过好年 市救助管理站副站长殷永强边包饺子边对记者说,春节期间,对于这些无家可归的滞站人员,他们已经提前准备好了过年物资,让他们也可以过一个温馨幸福的春节。 殷永强说,前几天,日照市莒县寨里河镇双石头村的王功打来电话,说从潍坊接哥哥王军回家后,王军开始时不时地说话,并写下了村里很多老人的名字。“春节快到了,希望可以帮更多的流浪人员找到家人。”殷永强说。 同时,记者采访了解到,春节期间,市救助管理站的工作人员将继续在岗,寻找我市春节期间的流浪人员。“也希望遇到流浪人员,市民及时拨打110或24小时救助热线8232335,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让更多流浪人员可以过一个暖暖的春节。”殷永强说。文/图 本报记者 李早花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