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我们的节日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要闻

第02版
要闻时讯

第03版
我们的节日
 
标题导航
红纸剪出百猴迎春
桃核雕就顽猴乐队
走访贫困学生送去春节礼包
拿到爱心饼干老人看了又看
葫芦送给老人祈愿健康长寿
走进老年公寓官兵送去欢乐
2016年02月04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桃核雕就顽猴乐队
  考名扬创作的“群猴闹春”核雕。




  2月3日,记者来到奎文区张面河小区考名扬的家中,看到了他的一组名为“群猴闹春”的核雕作品,7只猴子奏乐耍棍,3只悠闲地观看,让人忍俊不禁。
  考名扬先摆放好托盘,然后把每个核雕作品一一插好、摆正。记者看到周围的猴子分别在敲锣、打鼓、吹箫、敲磬、吹唢呐、吹葫芦丝,正中间的猴子随着伴奏耍着棍子。此外,还有三个猴子“观众”,一个边看节目边把玩自己的尾巴,一个嫌声音太大捂起了耳朵,还有一个抱着大寿桃在啃。
  虽然是用小小的桃核雕刻的,但群猴的毛发清晰可辩,憨态可掬,表情刻画得栩栩如生。“这种属于圆雕,就是用咱们平时吃的桃核刻的,一个桃核刻出一只猴子。”考名扬告诉记者,2015年春节刚过,他就想雕刻一套作品来迎接猴年,“一开始的想法很多,要一看就很喜庆、很热闹的那种,最后决定刻一个‘顽猴乐队’。”
  核雕是一种费心费神的技艺,考名扬说,如果一天刻8个小时,那么至少要耗费4天才能完成一只猴雕,10只猴雕就得花费40天。“平时要忙别的,只能空闲的时候刻,断断续续直到去年10月份才刻完这一套。”考名扬告诉记者。
  考名扬说,每一刀都是经过精雕细琢的,如果一刀出现失误,或者在雕刻时发现桃核里面有暗纹,影响了整体的美观,这个桃核就废了,只能重新再来。
  记者了解到,考名扬1973年出生,已经从事核雕将近30年。他的爷爷考功卿是潍坊核雕艺术的传承人,他很小的时候,就经常看爷爷刻核雕。受爷爷的影响,考名扬从小就喜欢上了核雕。
  “在我的记忆中,爷爷总是坐在炕上,身子倚在屋里靠南的窗户旁,耳朵上挂着老花镜,静静地刻东西。阳光透过窗户照在爷爷脸上,他一手拿桃核,一手拿刀,一个普通的桃核在他手中,过不了几天就变成了精致的核雕,有时是个小动物,有时是个小物件,觉得好神奇。”考名扬说。
  “这是老一辈传下来,我希望能将这项技艺传承下去,让更多的人认识核雕、了解核雕、学习核雕。”考名扬说,他目前已经收了三个徒弟,并将继续公开收徒,“我给这个核雕取名‘群猴闹春’,也是寄托了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盼。”
     文/图 本报记者 孙永莲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