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张贞《杞田集》所载的刘必显墓碑铭。 |
|
|
|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这句流传上千年的神童诗曾经给无数贫寒子弟莫大的鼓舞和憧憬。从北宋状元吕蒙正,到清末最后一位状元刘春霖,无不从贫寒起家,名耀天下。清爱堂刘氏本为普通农家,但数代对功名钟情执着,最终发展为世家望族。 先祖迁自安徽砀山 刘思智开启书香门 科举制度使众多平民之家的优秀人才脱颖而出,从而登上政治舞台,由此孕育了众多诸如清爱堂刘氏这样的科甲望族。同明清时期许多迅速崛起的新兴望族一样,清爱堂刘氏在发展初期也经历了一段相对艰难的历程。 刘家先祖本为普通平民之家,家势寒微。据《东武刘氏族谱》记载,清爱堂刘氏先世本江南砀山(今属安徽)人。明代弘治年间,刘家先祖刘福徙居诸城县北乡逄哥庄(今高密市逄戈庄),数传皆孝悌力田,以务农为业,为普通平民之家。至刘统勋高祖刘思智(字鉴宇),“始读书,补诸生”,刘家始染翰墨。 刘思智虽然只是个普通秀才,但他开启了刘家的书香之门。刘思智之子刘通,号泰路,亦为邑庠生。刘通虽是秀才出身,但家境仍旧贫寒。据清初安丘名士张贞撰写的《刘必显墓碑铭》等史料记载,刘通刻苦向学,“家贫无书可读,游戚党间,阅古今文字,遇心赏者辄录之旧纸或书掌肱间”,回家后抄录成册,以便诵读,同时教授其子。刘通为人耿直,“村邻有富而豪者,吞噬里人殆遍”,刘通“独不为下”。又好仁义,虽家贫,却毅然变卖田园为他人息讼。 明崇祯十四年(1641),刘通家乡一带发生灾荒,他从高密注沟集上买一妇女,旋念及所买妇女夫妻分离,遂毁掉契约令其还家,并且不再索要已付的钱财。 清顺治元年(1644),明朝覆亡,山东各地农民起义军风起云涌。活跃于高密、诸城一带的义军首领徐南柳、李德斋掳掠至刘通家乡逄哥庄,义军威逼胁从,刘通责以大义,大骂不屈,结果被义军杀死。刘通死后,其子刘必显携家眷远避金陵,待战乱平定才重返故里。 刘必显晚年中进士,刘家仕宦第一人 刘必显(1600—1692),字微之,号西水,清顺治年间进士,官至户部员外郎,为清爱堂刘氏第一位进士,也是刘家第一位出仕为官者。 刘必显幼时刻苦,家贫无钱买书,其父刘通四处抄录好文章归家教授。刘必显年少时避乱山中,父老惊恐未定,忽闻读书声,原来是他在石头上摊书朗读。刘必显19岁中秀才,岁试名列第一,为青州府14县之冠。明天启四年(1624),刘必显在山东乡试中中举人,此后30年屡次参加进士科考试,皆不中,又因倔强成性,耻于干谒,遂至家徒四壁。 “自是坎坷百罹,终不废读”,正应了那句“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的古话,刘必显孜孜追求,清顺治九年(1652),52岁的他终于考中进士,初授行人司行人,捧诏偏沅(偏沅,古巡抚名),奉命出使粤东。后晋户部河南司主事,管八旗户口,监督通州中南仓。清康熙三年(1664)出榷芜湖钞关,不久假归里门。清康熙八年(1669),以次子刘果入京,迎养北京,补授户部广西司员外郎,仅数月即辞官归里。 刘必显归乡后,构筑槎河山庄别业,“惟聚子孙一堂,教以耕读,不及世事也”。刘必显清康熙三十一年(1692)卒,时年92岁。工诗,著有《西水公诗集》,入选徐世昌编纂的《晚晴簃诗汇》。其《题槎河山庄亭壁》诗云:“十年尘梦冷鱼矶,又向滩头理钓丝。久客乍归鸥作伴,短墙半缺水为篱。月明星影窥窗际,夜静溪水到枕时。独坐悠然成大觉,挑灯拂壁一题诗。”已俨然是一位怡志林泉的隐士。 缔造家风崇尚科第,后世子孙沐深泽 刘必显是清爱堂刘氏优良家风的缔造者,史载他“以读书教子为能事,以积德制行为真筌”,最终形成了崇文好儒、清廉爱民、乐善好施、淳朴节俭的优良家风,并通过言传身教被后世子孙继承发扬,清爱堂刘氏能够发展为名满海内外的著姓望族,刘必显的奠基之功实不可没。 刘必显崇尚科第,曾中举人30年没有考中进士,有人劝他出仕为官,他推辞说:“余性傲急,且无宦情,惟思得进士二字启牗后人耳。以青袍致台鼎,非其好也。”刘必显及次子刘果避难金陵时,其亲戚、时任南明御史的郑瑜劝其出仕,刘必显不应。又劝有武略的刘果出仕,刘果辞曰:“家世业儒,虽未能以文章名世,终不敢投笔事戎。” 在刘必显的影响教育下,其弟刘必大中举人,其次子刘果、三子刘棨先后中进士。他的17位孙子中竟有12人考中举人,其中3人又中进士。在他的62位曾孙中,15人中举人,其中有3人中进士,有20人出仕为官。其家门科第之盛,仕宦之隆,冠冕山左。 刘必显为官清廉,开启了清爱堂刘氏清廉为官的先声。其督理中南仓时,“一切陋规尽行革除”,“地处脂膏,未尝以毛发自润”,以致种菜以自给,数月不知肉味。其同乡好友、清代著名文学家丁耀亢赠诗云:“到门偏厌客求鱼,下榻先言未扫除”,“官府计斗难分俸,隙地成园自剪蔬”。乾隆《诸城县志》载:“在官不及十年,然风裁峻整,不可以私干,教子孙亦以廉隅为吏治之本。”其后裔继承清廉家风,以为官清正廉洁久负盛名。 刘必显注重名节,为官高风亮节,正直不阿。任固山司理时,掌管旗人户口,有平民献产给旗人为奴,而贪婪的旗人见献产者的两位兄弟家产丰腴,就企图将二人一同收为奴。案子将定,刘必显坚决不从,两位平民的家产最终得到保全。其出榷芜湖钞关时,改立进单之法,“严禁蠹吏需索,商民德之”。一百多年后,其曾孙刘壿以宁池太广兵备道督理芜湖钞关,秉承先祖遗风,同样使芜湖钞关秩序井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