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8版:海岱高门清爱堂刘氏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导读

第02版
要闻时讯

第03版
我们的节日·春节
 
标题导航
槎河山庄图,嘉庆作题跋
2016年02月15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槎河山庄图,嘉庆作题跋
  唐岱《槎河山庄图》局部。



  在中国历史上,名人雅士构筑山庄别业,绘图颂赏,已久为风尚。如唐代诗人王维构筑辋川别业,绘制《辋川图》,千百年来脍炙人口。清爱堂刘氏构筑的槎河山庄,亦久负盛名。清代名家唐岱应邀绘制《槎河山庄图》,嘉庆皇帝及纪晓岚等名公巨卿为作题跋,遂为一时风雅盛事。
刘必显构筑山庄 教育子弟读书处
  槎河山庄的创立者为刘墉的曾祖刘必显,刘必显归乡后,喜爱诸城南部山水,在今五莲县刘家槎河村一带买山构筑山庄。其好友丁耀亢赠诗云:“炉峰旧是读书处,胜地为君一袖收。因买名山酬白璧,偶携明月过林丘。”“千金自喜买烟云,翠璧丹崖一笑分。久识犹龙能绝俗,安知天马竟空群。”
  关于槎河山庄的传承和规模,刘必显的曾孙刘墉在《槎河山庄诗序》中说的甚为明了:“东坡诗中九仙山有二,其在东武其秀不减雁荡,余家实依其麓,先曾大父西溪农部之别墅也。以付大父青岑方伯,亦为别业。传至第二伯父,家焉。草堂有二,斋庐倍之,楼为内空者三,先文正公尝读书其中之锦秋亭。逮后兄弟七人,析而居之。”刘必显晚年,一直在山庄中教育子孙,对山庄甚为喜爱,“亲课童仆,经理者数载”。
  刘统勋、刘墉父子都曾在槎河山庄之中的锦秋亭用功过。刘统勋显达后,对槎河山庄钟爱有加,亲笔题写锦秋亭篇额。槎河山庄历经刘家数代人经理修葺,直到清末民初仍然保持着相当规模。民国时期旅居青岛的刘氏后裔刘仲永在其画作《古密山色》后跋中曾自豪地说:“吾诸在宋为密州,其南皆山,为沂山支脉,起伏蜿蜒,有如交仗列屏……迤北起马耳,双尖瘦削,高矗云汉,坡翁有诗‘试扫北台看马耳,未随埋没有双尖’记实也。东出为七泉山,山巅有泉七,不沽不涸,味甘,可烹,再东为笔架重罗诸山,总名桃林,有村曰槎河山庄,万峰环,一水通焉,乃先祖石庵公读书处也,危楼数椽,竹亭一角,屹然尚存。”
唐岱作《槎河山庄图》,嘉庆帝及朝臣争先题跋
  槎河山庄风景秀美,李漋在《槎河山庄记》中对山庄美景也给予了生动描绘:“峰峦秀美,洞壑幽窅,千章之木,百岁之藤,干宵而架谷”,“鸟鸣虫吟,水流鱼泳,雨朝月夕,云霞变幻,穷岩怪石,奇花异草”。俨然一副引人入胜的桃源盛境。
  随着清爱堂刘氏的崛起,槎河山庄别业知名度也越来越高。康熙年间,山庄主人刘棨邀请名家绘制《槎河山庄图》。据记载,当时《槎河山庄图》版本甚多,“一时画者十许辈”,唯独唐岱的作品最为赏异。唐岱,字毓东,号静岩,满洲正蓝旗人,清代著名画家王原祁弟子,名动京师,康熙帝甚赏其画,常召作画,赐称“画状元”。
  关于刘棨请名家绘制《槎河山庄图》之事,康熙间曾协助刘棨撰修《平阳府志》的孔尚任曾作文记载:“太守有槎河庄在九仙山下,未仕时,日徜徉其中。今来为郡,每向宾客谈,未尝须臾忘焉。且绘为图,指而示予。余唯唯,而亦自述鲁之徂徕、石门,各不相下,因订耦耕之约,甚欢也。”
  唐岱绘制的《槎河山庄图》曾为刘墉九叔刘绂焜收藏,后归刘墉,此后刘镮之、刘喜海父子先后收藏。上世纪60年代,刘氏后人因生活所迫出售于济南,后归属山东省博物馆。
  该图为绢本设色长卷,画作与题跋总长达13米之巨,上有24人题跋,内容多至五千余字。唐岱完成《槎河山庄图》后,其师王原祁曾称赞“可谓元明人后劲”。刘家也将该画作视为珍宝,刘统勋、刘墉父子,曾邀请后来登上皇位的嘉庆皇帝以及成亲王永瑆、恭亲王绵恩、一代才子纪昀、东阁大学士梁国治、尚书德保等王公贵族、名公巨卿为山庄图作题跋,刘墉则亲笔作诗五首并序书于卷首。直到道光年间,收藏山庄图的刘喜海还邀请林则徐、程恩泽、阮元等名士为画图题跋。题画风尚绵延百余年,《槎河山庄图》可以称得上是清代绘画史少有的奇葩。
◎相关链接
《槎河山庄图》部分名人、名家题诗
  成亲王永瑆:
大风声实被,
旧宅画图垂。
食粟厅无马,
为田世有诗。
春秋睠嘉树,
本末具清时。
并美石门瀑,
谁能专郁离?
恭亲王绵恩:
身依魏阙念家乡,
人望犹思岳降祥。
地独秀灵钟百里,
墅余桑梓荫千章。
锦秋不断书香古,
东海长留世泽长。
入眼清风佳句在,
披图何异午桥庄。
协办大学士纪昀:
千叠云岚四面开,
原非无地起楼台。
如何画里莱公宅,
只似孤村傍水偎。
数重老屋是家赀,
还自四川宦橐遗。
指点空亭读书处,
清风一榻忆吾师。
荒园渐渐种桑麻,
犹说裴公旧杏花。
可是萧然徒四壁,
只凭画卷向人夸。
文渊阁大学士庆桂:
世居海岱旧名家,
赫赫曾经天语嘉。
一自沙堤连接武,
便无余暇去乘槎。
当年文正此吟哦,
相国追思感倍多。
剩有画图堪把玩,
故园其那隔关河。
麓台弟子列清班,
退食公余意兴闲。
满腹烟霞收不住,
遥从千里写仙山。
锦川亦有读书堂,
松菊于今已就荒。
争似锦秋亭子畔,
风光决胜午桥庄。
  本期图片由李金科提供(署名除外)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