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面导航 |
第01版
要闻 |
第02版
2016潍坊两会 |
第03版
2016潍坊两会 |
|
|
|
|
标题导航 |
 |
|
|
|
|
|
|
下订单让输卡号密码 抢红包让扫二维码 网购退款让输信息 发年终奖、抢红包、置办年货……手机一点就能轻松搞定,而就是随意的“一点”,就有可能让你钱财两空。因为犯罪分子已经盯上了这个市场,悄悄加入进来凑热闹。春节期间,这几类骗局令人防不胜防,不少市民掉进了骗子的陷阱。 网上下份订单,卡被盗刷1.3万元 日前,昌乐的刘女士在网上购物,选好物品后与客服人员展开了“价格拉锯战”。双方就价格问题谈了半个多小时,但卖家在价格上愣是不松口。刘女士不甘心,让对方给赠品,这时卖家做出了“让步”。卖家告诉刘女士,她在替朋友推销一种新产品,价格十分便宜,仅需完成一次一分钱的订单就可以买到。刘女士听后非常心动,打开了卖家提供的支付订单,并按照流程输入了银行卡号和密码,完成了一分钱的订单,不料银行卡内1.3万元不翼而飞。刘女士看到银行扣款信息欲哭无泪,立即打电话报了警。 据昌乐县公安局反信息诈骗中心介绍,犯罪分子以一分钱的网上订单为诱饵,通过网站张贴或通过QQ发送链接的方式发送给网民,许多网民贪图便宜,疏忽大意输入自己的银行卡号和密码,被不法分子窃取。民警提醒市民,网购时不要用其他不知名网站或陌生网站提供的链接输入银行卡号进行操作。 手机丢失,骗子让登网址输密码 市民胡女士前段时间丢失一部iphone6 Plus,她在微博、微信等平台上发布了丢失手机的消息和自己的QQ号码和联系方式,希望找回手机,一直没有消息。近段时间,胡女士收到自称是苹果手机客服中心发来的短信,称开启“丢失模式”的iPhone6 Plus正在苹果售后授权维修店刷机并尝试激活,如非本人操作,请登录网站,后面附有网址链接。胡女士点击链接发现,网站需输入Apple ID及密码,她觉得事有蹊跷,便拨打了iPhone客户端热线,工作人员表示如果是官方信息,为了保护客户隐私,不会要求客户输入密码,如果轻易输入自己的密码,可能会丢失个人银行卡等信息,不法分子会通过此渠道盗取个人银行存款。随后,胡女士在QQ邮箱中也收到了类似邮件。 据警方介绍,骗子通过各种渠道获取了事主的个人信息,其后以电话形式与事主联系,碰到这种情况一定要咨询官方客服,否则会蒙受不必要的损失。 抢红包让输信息,被骗了5000元 王女士是微信用户,春节期间,微信群里经常有朋友发红包,她参与了几次有不错的收获。此后的几天,王女士开始关注网上的各种抢红包活动。两天前,一名微信好友给王女士发来一个红包链接,她点击后发现居然中了200元某化妆品的代金卷,领取的时候对方让她输入身份证号等个人信息。王女士按要求输入后,对方要求她扫描一个二维码。王女士扫描后,没过几分钟后就收到了银行卡被转走5000元的信息。王女士向发红包的朋友核实,朋友发现微信号被人盗取了。发现上当受骗的王女士随即报警。 据警方介绍,王女士扫描的二维码藏有木马程序,犯罪分子利用木马程序搜集到王女士的个人信息,又通过木马转发支付短信,盗刷了她5000元。民警提醒市民,在参与抢红包活动时一定要仔细确认发布红包活动的主办方是否正规可信,特别遇到需提供隐私信息的情况,一定要格外警惕。 网上购物退款,被骗走1.33万元 近日,宋女士在网上购买了一个手机壳,次日收到一条信息:“亲,我是XX网店店主,您昨天在我店买的手机壳由于淘宝客户端升级被冻结,交易不成功,需退款。点链接进入退款程序https://www.www.zshave.cn..448/3901g。” 李女士看到短信后,给对方打电话核实,对方准确地说出了订单信息,她便放松了警惕,并按照提示点击链接进入后输入相关信息。所有程序完成后,宋女士收到了银行发来的1.33万元的消费信息。 民警表示,犯罪分子利用假淘宝网站,发布低价商品,诱骗用户点击网站下单,在下单的时候必然会填写手机号、身份证号、支付宝账号等个人信息。然后犯罪分子利用这些信息,发送诈骗短信,以缺货或客户端升级为由“退款”。犯罪分子不仅利用这些信息诈骗,还将信息以5元—15元每条的价格出售,这也导致其他诈骗频发。 本报记者 张少华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