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潍坊新闻·社会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要闻

第02版
2016潍坊两会

第03版
2016潍坊两会
 
标题导航
大风耍威,俩车栽跟头
三百多名残疾人因她受益
怕违章被拍网购数字贴
撞人后逃逸潜逃四个月
2016年02月16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三百多名残疾人因她受益



曹芍芬成立义工团扶残助残,当选中国《好人365》封面人物
  本报讯 近日,记者从市文明办获悉,我市“中国好人榜”上榜者曹芍芬入选中国文明网《好人365》封面人物。在歌唱事业上辛勤耕耘近30年的曹芍芬,从为老人们表演节目,到照料老人们的衣食住行,再到扶残助残并成立日出东方慈善义工团,她的善行义举已经让300多名残疾人受益。
  曹芍芬出生在诸城一个普通农村家庭,1986年考入诸城艺术团从事文艺工作。2006年,她作为诸城艺术团副团长,随民政部门到敬老院参加慰问活动,当看到老人露出的笑容时,她有了一种不同以往的成就感。
  敬老院去得多了,曹芍芬便不再满足于单纯地完成表演任务。看到行动不便的老人不能到活动室观看演出,她就带着演员把表演送到老人的床头;看到老人的棉衣不够保暖,她和丈夫特意跑到龙城市场为他们订做棉袄……渐渐地,老人们成了曹芍芬心头的一份牵挂,她在公益活动中的付出也越来越多。
  2012年“六一”儿童节,曹芍芬走进诸城特殊教育学校看望孩子们,得知孩子们有学习舞蹈的心愿,她多方奔走联系上了舞蹈科班出身的志愿者。为了让更多残疾人得到及时救助和心灵的抚慰,曹芍芬组织成立了日出东方慈善义工团,义工团的老师们坚持每个周的周一至周四下午到诸城特殊教育学校教学。教学中,曹芍芬发现聋哑孩子大多家庭困难,佩戴的都是质量不好的助听器,于是她发起倡议为聋哑儿捐款。活动结束时,学校收到了40余万元捐款。
  曹芍芬带领志愿者们还长期教授社会上的残疾人学习艺术,服务的残疾人达100多人;演出扶残助残专题晚会近20场,并组织策划了多场大型残疾人专场文艺晚会。几年来,曹芍芬的演出足迹遍布诸城市的社区、学校、敬老院,并且坚持到偏远山村小学义演,把最美的歌声带给孩子们。2013年,曹芍芬被诸城市残联聘请为诸城市日出东方残疾人艺术团团长。    (记者 周晓晴)
谢谢你,好心的陌生人 □李明志 
  在接受采访时,曹芍芬说:“做公益是一条“不归路”,会让人越陷越深,牵挂让她无法自拔。”倘若没有一份执着前行的力量支撑,没有一颗无私奉献的爱心坚守,这条“不归路”或许早就成了“断头路”。十年弹指一挥间,但随同她扶残助残的脚步一路走来,温情越发炽热,善心感染更远。
  在此,我们为所有曹芍芬帮助过的弱势老人、孤残儿童感到庆幸,在生计艰辛之时有人伸手拉一把。对于在困境中挣扎的无助者来说,这份来自于血缘亲情、政府救助之外的“第三方力量”,无异于大旱之于云霓。不可否认也不能忘记,一个走向善意回归的社会,离不开这样“好心的陌生人”群体。在某种程度上,他们代表着希望,代表着力量,代表着逆境中转机的可能。
  曹芍芬的十年公益之路,在为被救助者纾危解困的同时,也有足够的理由令所有“旁观者”去深思:共生于这个社会中的每个个体,仅仅只送上鲜花和掌声还远远不够,如何让这种力量生根发芽、蓬勃壮大,如何唤醒更多普通人之间的互助意识、友善之举,如何让思公益、做公益内化为一种行为自觉,才是真正的善莫大焉。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但要激发这种力量,政府部门的主动引导以及善意制度不折不扣地执行和落实,不能缺席。一句话,做好事的好人不能孤单,只有公益形成洪流,才能温暖一片。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