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2016潍坊两会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导读

第02版
2016潍坊两会

第03版
2016潍坊两会
 
标题导航
超10万人口年内实现脱贫
2016年02月18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超10万人口年内实现脱贫



  2016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开局之年,是推进结构性改革的攻坚之年。我们要按照中央、省、市委的决策部署,认真贯彻落实宏观政策要稳、产业政策要准、微观政策要活、改革政策要实、社会政策要托底的总体思路,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并重,大力推进结构性改革,落实“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项重点任务,推动工作指导重大转变,进一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努力实现“十三五”良好开局。                     ——摘自《政府工作报告》
推动产业升级,做大战略性新兴产业
  认真落实22个产业转型升级实施方案和年度计划,把龙头企业培育、主体园区建设、产业平台搭建、对外招商合作、产业基金及政策支持等任务措施落到实处,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落实品牌农业发展计划,鼓励以镇(街)、社区、村和规模经营主体为单位注册农业商标,组建经济组织,规范质量管理,开展“三品一标”认证。
  做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落实6个新兴产业发展实施方案,抓好总投资1249亿元的389个项目。
  传统优势产业是我市产业的支撑、转型升级的基础,也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和难点。要坚持市场化机制、中高端目标、国际化视野,一业一企一策,扎实有序推进。
  启动新一轮服务业跨越发展计划。适应产业跨界融合、要素整合大趋势,启动实施农业产业化提升工程、制造服务化推进计划。
实现15万外来务工人员落户城镇
  深入实施“三大战略”。突破滨海,突出陆海统筹、产城一体。提升市区,深入落实“13364”总体要求。开发两河,全面实施“一区三带”行动。
  扎实推进“三个市民化”。加快户籍制度改革,全面实施居住证制度,年内实现15万外来务工人员落户城镇,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城镇常住人口全覆盖。启动实施城镇棚户区改造三年行动计划。
  统筹县城、小城镇、农村社区发展。实施县域经济上档升级行动,促进县域经济上档进位。新建和改造提升农村社区服务中心166个,改造农村危房900户,完成农村2.5万户低电压治理,试点改造农厕14.9万户。
加快创业创新,引进“高精尖缺”人才
  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成立创新创业委员会,健全工作机制,统筹推进理论创新、产业创新、技术创新、管理治理创新、发展模式创新。
  加快构建以众创空间、众创政策、众创服务、众创制度为重点的众创体系,发展众创、众包、众扶、众筹等创新新模式。实行“鸢都创业证”制度,吸引更多的人才创新创业。鼓励建设创新工场、车库咖啡等新型孵化器。支持市内各大中专院校创办众创空间、兴办科技型企业。
  制定实施年度人才计划,把引进高层次人才与引进实用人才结合起来,继续引进一批“高精尖缺”人才,启动实施金融、设计、法律、外语、物流等实用人才千人计划。
加大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力度
  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根本,加大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力度。农村改革,深入推进现代农业综合改革和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试点,建立市县镇一体化的农村产权交易体系;财税改革,落实“营改增”扩围改革政策;金融改革,深化银企互利合作新机制,清理企业各种不合理负担,提升服务水平;资源要素配置改革,全面推行能源管理,探索实施用能、用水总量控制和新增规模竞争性办法,探索实行环境容量、排污权公开交易;国有企业改革,实行一企一方案,推进产权多元化和混合所有制改革。
  实施国际化“七项工程”,推动高水平双向开放。更大力度“走出去”。抓住“一带一路”战略机遇,确定一批战略支点城市深耕合作,支持企业开展工程承包和劳务输出。扩大境外投资,建设海外研发中心、工业园区、能源资源基地,并购国外优质资产、先进产能、技术、品牌等。
进一步保障改善民生,改进社会治理
  越是经济下行,越要注重保障和改善好民生,使民生更好地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
  推动文化繁荣发展,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四德”教育,弘扬孝亲敬老传统美德。
  实施新一轮环保行动年度计划的600个重点项目,全面完成年度预期目标。落实环境质量生态补偿政策,完善有奖举报和“一票否决”机制,对工作不力的进行约谈,对环境违法案件有一起严肃查处一起。全力争创国家森林城市。
  促进社会治理创新。落实《法治潍坊建设纲要》,启动“七五”普法,建设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启动实施社会信用体系发展规划,建设市公共信用信息平台。培育发展各类社会组织。深化双拥共建,加强国防动员和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全力创建国家食品安全城市,建设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提升反恐防恐能力等。
本报记者 邓永杰 周晓晴 张帆
今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
  地区生产总值增长
8%左右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
13%左右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
11%左右
  进出口总额增长
4.5%左右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
9%左右
  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
3.8%以内
  居民消费价格上涨
2.5%左右
  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
8%和8.5%以上
  全面完成省下达的年度节能减排降碳约束性目标
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目标
   加快济青高铁、潍莱高铁、潍日高速、青银高速扩容潍坊段及朐沂铁路建设,做好京沪高铁东线前期工作。
   加快潍坊港17个5万吨级泊位建设和机场改造、迁建、运营。
   启动中心城区交通提升工程,基本完成市区2条以上快速通道,开工建设东、南2条新外环路。完成城海轻轨规划设计和市区至滨海快速通道主体工程,同步推进BRT建设。
保障改善民生具体措施
   今年民生支出占比再提高1个百分点,达到520亿元。
   认真落实全市精准扶贫三年规划,年内减少贫困人口10万人以上、省定贫困村100个以上。
   新建改扩建100所标准化普惠性幼儿园,新建、扩建89所中小学。
   启动基层医疗服务能力提升三年行动计划,建成规范化农村社区卫生室200所。每个县市区年内启动建设1处医养结合的新型养老综合体,新增养老床位5500张以上。
   新增600处全民健身工程。
   实施新一轮环保行动年度计划的600个重点项目。空气主要污染物浓度下降5%以上,“蓝天白云、繁星闪烁”天数达到240天以上。
   规划建设一批充电站(桩)等配套设施,购置新能源、清洁能源公交车300台以上。
   完成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60万㎡以上。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