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叶问3》买票房? |
“四天五亿”被质疑,广电总局约谈负责人 |
|
由甄子丹主演的动作片《叶问3》自3月4日公映以来,票房一路走高。根据中国票房网数据,公映4天即取得5.15亿元票房(截至3月7日20时),已超越前两部票房的总和。与此同时,《叶问3》上映后陆续有网友在社交平台上发出截图,质疑《叶问3》片方涉嫌买票房。3月7日上午,国家广电总局电影局约谈《叶问3》主要负责人,表示将严肃处理此事。
涉事影城之一道歉 3月5日是《叶问3》上映的第二天,票房顺利冲破了三亿元,这在一向属于淡季的三月里堪称爆发力惊人。然而喜讯还未来得及传达,网上就开始出现质疑的声音。一些业内人士及影迷纷纷晒出情况失常的票房截图,如单个影城票房暴增、零点场满场、工作日白天影票售罄、前两排被全部预订、一张票卖203元等等,涉及影城众多。 3月7日,一家被点名的中影国际影城及时救火,该影城负责人称,“影城只有达到一定的排片率才能享受第三方补贴活动,为争取到第三方补贴,我个人采取了增开无效场的方式,给大家造成困扰,我感到十分内疚。另外声明:本影城未与《叶问3》片方签订任何直接购买影票协议!”随后,中影影院投资公司也对该影城进行了通报批评。然而在之前网友曝光的作假影城里,这只是其中的一家。
电影成资本运作道具 为什么要如此疯狂地自己买票房?很多业内人士的论断是:一场资本家玩的金融游戏。 《叶问3》背后最大的投资方是快鹿集团,快鹿控股的A股上市公司神开股份和港股上市公司十方控股在《叶问3》上映前先后以保底发行的名义对外公告投入了总计1.6亿元的资金,保底目标为10亿元。也就是说,不论该片最终票房如何,大老板都通过左手倒右手的方式净赚1.6亿元。 还不止通过电影炒股票这么简单。快鹿旗下的多支P2P(个人与个人间的小额借贷交易)、基金公司在影片发行前通过众筹平台等渠道从普通用户那里拿到了钱,仅在苏宁众筹平台上就超过4000万元,规则是1000元起投筹,按8%的预期年化获得固定收益,如果票房超过5亿元即有浮动收益,突破10亿元年化预期收益直接升级至11%。也就是说,如果把票房做高,这些众筹平台也能从用户那里获得信誉,从而更顺利地进行下一次资本众筹。
广电总局介入调查 “买票房”行为在近两年的中国影市上不绝于耳,甚至成为很多片方默许的行为,然而像《叶问3》这样不断被“抓现行”并引发热议,甚至惊动官方发声的,还是第一回。 3月6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电影局重申,在全国开展电影市场专项治理工作期间,个别影片、部分影院在某个时间节点上出现了虚假排场及注水票房现象。明文表示“对采用违规手段获取的票房,全国电影票务综合信息系统及各票务平台将不予统计,不予承认,对已经计入平台的票房数据将予以剔除;参与该行为的制片方、发行方、票务方、院线及影院立即停止不正当营销行为,并将视其情节轻重,依法依规予以处理。”3月7日上午,广电总局电影局约谈《叶问3》主要负责人,表示将严肃处理此事。 本报综合报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