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8岁的杨兰英卧床八年住在外地,最大心愿是有生之年补上结婚证 本报讯 毛学德是奎文区广文街道文化路社区佳乐苑小区的一名居民,今年72岁,他的老伴杨兰英68岁,因脑溢血已卧床8年。2011年,毛学德带着老伴到了青岛平度的女儿家中。多年来,毛学德夫妇一直有个心愿——把丢失了近50年的结婚证补上,多方咨询后,却被告知夫妻双方必须到场才能办理,妻子已卧床8年,又远在青岛,这让老人犯了难。 3月11日,毛学德告诉记者,1965年9月7日,他与杨兰英办理了结婚登记,之后由于不断地搬家,每搬一次家都会丢失一些东西。1968年,再一次搬家之后,毛学德发现他们的结婚证丢了。 “其实当时要是马上补办的话,就没有现在这些事了。”毛学德告诉记者,此后的近50年里,他们先后又搬了十几次家,后来又从潍城区搬到了奎文区居住,户口也跟着迁到了奎文区,办理各种手续时用的都是户口本和身份证,结婚证的补办始终没有提上日程。 2008年,杨兰英突发脑溢血卧床不起,毛学德开始担负起照顾老伴的重任,期间,毛学德受过一次伤,腿脚变得很不灵活,照顾老伴越来越费劲。 2011年,毛学德带着老伴到了青岛平度明村镇的女儿家中。杨兰英卧床8年,深感自己的身体一年不如一年。如今,他们已经结婚51年,走到了金婚的年头,杨兰英最大的心愿就是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结婚证书。 “我们结婚51年,结婚证丢了48年,是我老伴心里最大的一个遗憾。我们都这么大年纪了,不知道还能活几年,如果有生之年能补上结婚证的话,也算是了了一个心愿。”毛学德告诉记者。 毛学德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儿女们,儿女们非常支持他。因为毛学德夫妇的家和户口还在潍坊,结婚证也必须回潍坊补办。 2016年1月底,毛学德在亲友的陪同下回到潍坊,咨询补办结婚证的事情。按照规定,夫妻双方必须同时到现场才能办理补办手续,这下让他犯了难——杨兰英卧床8年,早已失去行动能力,而且还远在青岛平度,来回三个多小时的车程,他担心杨兰英的身体吃不消。 “我就是想补办个结婚证,给我们俩以后留个念想,不知道有关部门能不能给我们行个方便。”毛学德告诉记者。 (记者 孙永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