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速读潍坊·风筝之爱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导读

第02版
要闻/时评

第03版
速读潍坊·关注
 
标题导航
“小天使”救助41名患儿
热心体贴 乡亲们喊她“闺女”
患病25年她仍坚守讲台
2016年03月25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90后”刘建娟扎根乡镇邮政局
热心体贴 乡亲们喊她“闺女”
  刘建娟向客户介绍业务。



  在寿光市邮政公司王高支局,提起刘建娟,人人都竖大拇指。生于1992年的她,已经在这个乡镇邮政支局工作了4年。在工作过程中,刘建娟接触到很多贫困家庭,她每次都热心的帮助他们,为上了年纪的老人蒸馒头、干农活,给单亲家庭的孩子辅导作业,她样样不在话下。3月24日,记者见到了这个热心肠女孩。
练就了“过目不忘”的本领
  3月24日上午,身为大堂经理的刘建娟早早来到单位,打扫干净卫生、整理好文件,按时开门为附近的村民提供服务。
  刘建娟笑着说,自2012年参加工作,她早已练就了“过目不忘”的本领,一般来一次的客户下次见时她都认得出来。每当客户进门,她都会主动上前询问有什么需要帮助。在巡视的过程中,客户的一举一动都被她看在眼里,如果客户在填单子,她会主动指导要填的要素;如果客户在使用ATM机,她会及时提醒账户安全;在客户即将离开时,她会提醒不要遗忘随身物品。“小刘就像会读心术一样,总能在第一时间出现在有需求的客户面前。”同事张丽娜说。
到村民家不把自己当外人
  刘建娟在附近村是出了名的热心肠,经常帮助困难村民。
  2014年夏天,家住王高三村79岁的李老太到银行窗口办理业务,刘建娟见她一脸愁容,主动上前攀谈。得知李老太的老伴及儿子、儿媳相继离世,只有她和上初中的孙女相依为命时,刘建娟心里柔软的弦被拨动了,她掏出100元钱塞给了李老太。
  后来,刘建娟经常去李老太家,蒸馒头、打扫卫生,完全不把自己当外人,还时常帮她买饭、捎生活用品。结婚之后,她还带着自己的丈夫到李老太家帮忙干活。“我叫她‘李大娘’,她叫我‘闺女’,我们娘俩连彼此的全名都不知道。”刘建娟笑着说。
和同事开辟两条爱心邮路
  刘大磊是稻田镇宋三村村民,已上了年纪的他患类风湿病行动不便,外地的亲戚时常来信或寄东西给他;10岁的孙天心住在陈马村,母亲去世父亲又常年在外打工,家里只有他和年迈的奶奶,生活上有诸多不便。
  了解到他们的情况后,刘建娟与同事吴应飞专门开辟了两条“爱心邮路”,一有空就到这两家陪老人聊聊天、送生活用品,农忙时就帮忙干农活,平时家里的手机费、电话费只要打个电话,她就帮他们充上了。每月发了工资后,刘建娟都会拿出一部分钱送给两家贴补家用。刘建娟鼓励孙天心好好学习,将来好好回报社会。
   文/图 本报记者 周晓晴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