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面导航 |
第01版
要闻 |
第02版
要闻/时评 |
第03版
速读潍坊·城事 |
|
|
|
|
标题导航 |
 |
|
|
|
|
|
|
在踏青中感受生机勃勃的绿意、在登山中体验生命、在近郊游中领略风土人情,清明小长假已被越来越多的人列入旅游出行计划。但旅游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不可预测的事情,旅游业内人士对清明节市民安全出游提出了建议,并倡导市民在游玩时,更要注重文明出行。 潍坊市春秋国际旅行社的工作人员王女士表示,市民报团出游一定要选择正规旅行社、切莫掉以轻心。近几年通过朋友圈、论坛、qq群、好友介绍、入户宣传等渠道参加的“关系价”“内部价”旅游引发的争议不断出现在人们视野,面子、人情、图便宜等因素都成为维权的障碍。因此,市民都应提高警惕,通过电话或现场考察等方式主动核实信息真伪,务必选择有资质的正规旅行社,并与旅行社签订书面旅游合同,双方各持一份,以防发生服务及质量问题时,便于维权。 “市民出游最好购买出行保险、不要心存侥幸。”家住潍城区永安嘉园小区的张先生表示,清明节既是祭祀扫墓的高峰,又是游山玩水踏青的好时节。因此,市民要加强自我防范意识,避开出行高峰、谨防踩踏事件、火灾等危险因素,还应在出行前及时关注气象、交通等有关部门发布的出行提示。“如果是出境游的话,要尽量避免选择发出安全警示的目的地国家。选择自驾游的市民,应尽量结伴而行,出发前要对车辆进行专业检查。”张先生表示。 王女士告诉记者,从她带团的多年经验来看,旅游体验的好坏离不开市民文明出游的习惯。“有时候我们在责备没有一块干净的草坪可以野炊的时候,却随口吐出一块口香糖;有时候我们在抱怨树上迎风招展的塑料袋影响拍照留念时,却毫不在意将矿泉水瓶甩出好远。”王女士表示,文明旅游不仅需要倡导,更需要每一个人自觉遵守,要身体力行。擦掉过去种种不文明旅游的雀斑,让“言行文明、食宿文明、交通文明、观光文明和娱乐文明”从我做起。 本报记者 隋炜凤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