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4月9日,不少市民都趁着天气晴朗外出游玩,但杨絮如雪花般飞舞在大街小巷中,让不少过敏体质的人苦不堪言。当天,记者在城区走访看到,有些市民为了防止过敏,只能把自己全副武装起来。这些看上去很美的杨絮,着实给市民添了不少堵。
4月9日,市民在漫天飞舞的杨絮中出行。
本报记者 张驰 |
|

|
|
专家建议,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一些抗过敏药物 讲述 躲家里不敢出门 每到四月,对于经济区锦绣苑小区的吴女士来说,都意味着痛苦的开始。由于对杨絮过敏,只要到了杨絮飞舞的季节,吴女士必然会过敏,严重的时候双目红肿,迎风流泪,甚至全身发痒。 刚刚进入四月份,吴女士的“老毛病”又犯了,在别人还没有觉察到杨絮已经出现的时候,她的身体已经有了反应,过敏很厉害,只能去医院就医。吴女士说,天气越来越热,但她出门的时候却要把自己包裹得越来越严实。“这种过敏的感觉太痛苦了,严重时脸肿得眼睛都睁不开,严重影响了我的正常工作和生活。”吴女士说。 和吴女士一样对杨絮过敏的市民不在少数。有些市民会因为杨絮过多而引起皮肤过敏,甚至是呼吸道疾病或者哮喘加重。 家住奎文区阳光美苑小区的周先生说,他患有比较严重的哮喘,这个季节基本上不敢出门,一但吸入杨絮,难受得要命。 探访 市民出行“添堵” 4月9日上午,记者来到奎文区虞河路与院校街交叉口,路两侧有不少杨树,飘舞在空中的杨絮非常多。一阵风吹来,漫天遍地全都是飘舞着的杨絮,经过的市民都纷纷用手捂住口鼻,眉头直皱。 记者在城区走访看到,有不少路段都飘舞着杨絮,在潍州路与民生东街交叉口,空中飘舞着的杨絮同样非常多,周围商铺的工作人员只能不停地用扫帚进行打扫,担心刮到店里去。许多车主表示,开车的时候最怕遇到这种杨絮,不停地拍打在前挡风玻璃上,不仅影响视线,还容易从车窗飘进车里,清理起来非常麻烦。 当天上午,在奎文区早春园南巷,杨絮如雪般飘扬,路边堆积了不少的杨絮团。过往的行人有的捂着鼻子,有的戴着口罩,都因为这飘扬的杨絮加快了脚步。在潍城区爱国路上,杨絮肆意飘洒,不少经过的市民纷纷捂住口鼻,来遮挡这“恼人”的杨絮。 部门 时间比往年提前 据市园林处的相关工作人员介绍,城区种植的主要是杂交杨和毛白杨,都是杨絮的高产树种。 这位工作人员坦言,城区的大多数杨树都是在上世纪的八十年代种植的,当时更加注重的是这些杨树的景观价值和绿化价值,的确忽略了杨絮带给市民的不利影响。最近几年,市林业部门和园林部门已经逐步注意到了这个问题,刻意减少了对杨树的种植。但这些杨树不仅对维持生态平衡起着重要作用,也是城市绿化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宜一次性大量更换。 工作人员说,杨絮开始飘飞的季节一般是在4月中旬,今年由于气温比较高,飞絮期比往年早了一些。飞絮有一定规律,天气越晴好,飞絮越厉害,每天10时至16时是飘飞高发时段。此外,杨絮飘飞大约一周后,柳絮也将飘飞,两者共同飘絮的时间将持续半个月。为减少飞絮对市民的影响,园林部门会在飞絮期适当进行喷水。 提醒 提前做好防护 针对飞絮对过敏体质的市民造成的影响,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的相关专家建议,因为飞絮过敏后,患者很可能会出现和感冒类似的症状,但不会像感冒一样出现发烧、头晕、全身乏力等症状。不过,一旦过敏体质被激发,很可能其他过敏症状也会加重。另外,市民可以选择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一些抗过敏的药物。 潍坊市人民医院脑科医院内科主任谭学军认为,要想避免过敏,最好的方式就是尽量避免接触过敏源,平时可以减少外出,必须外出时要提前做好“防护措施”,注意保护好面部,佩戴口罩或眼镜,防止飞絮进入鼻孔或喉咙内。 专家建议,当飞絮落到口、鼻、眼等处时,不要用手去揉,要用清水洗脸或用纸巾擦拭。 本报记者 赵春晖 常方方 王路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