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考生入场之前还在抓紧时间复习。 |
|

|
|
我市六万余人昨赴公考,不少考生也是拼了
4月23日,2016年山东省公务员考试正式开考,作为每年最热门的考试之一,此次公考依然牵动着很多人的神经。当天,记者走访了我市多个考点,发现跟往年一样,考生依然“五花八门”,有第二天就要结婚的,有第七次报名参考的,还有年龄达到上限最后一次报名考试的。据了解,今年在我市共设20个考点,1180个考场,有6万余名考生赴考。 最人性 设置无障碍考场 4月23日,记者从市人事考试中心获悉,此次山东省公务员考试,共在我市设1180个考场,考点20个,共有考生6万余人,其中省直招录考试也在潍坊设置了考点。 “今年省直机关专门设置了面向三、四级肢体残疾人员的招考职位,为此潍坊专门准备了无障碍考场,确保该类报考人员顺利参加考试。”市人事考试中心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据了解,今年公务员考试的科目设置与往年基本一样,变化较大的是公安专业科目考试,与往年报考公安机关所有职位都须参加专业科目考试相比,今年只有报考公安机关执法勤务职位的考生需要参加公安专业科目考试,参考范围明显缩小,参考人数也大幅减少。考试时间由原来的1.5小时调整为2个小时,科目名称由原来的《公安基础知识》改为《公安专业科目考试》。 最严格 重重监管防作弊 记者获悉,考生要凭身份证和准考证进入考场,两证不全者不得参加考试,身份证丢失的,应凭临时身份证参加考试,持有效身份证以外的证件者不得进入考场。考生应考时,只准许携带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2B铅笔、铅笔刀和橡皮,严禁将各种通信、存储或其他设备带至座位。 为确保考试的公平公正,严防作弊行为,我市进一步加强考务管理,严格监考和巡视,所有考场均配备无线耳机探测器、金属探测器、身份证鉴别仪和手机信号屏蔽仪等设备,严防高科技作弊。所有考务人员签订责任书,明确责任。市公安局出动干警维护考场及周边秩序,严查涉考犯罪行为,市无线电管理办公室出动信号监测车,对高科技作弊进行严密的信号监测。 市考试中心工作人员表示,支持考生举报、反映考试中存在的违纪违规行为,希望考生能够自觉遵守考场纪律,共同营造公平、公正的人事考试环境。 记者获悉,考生要凭身份证和准考证进入考场,两证不全者不得参加考试,身份证丢失的,应凭临时身份证参加考试,持有效身份证以外的证件者不得进入考场。考生应考时,只准许携带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2B铅笔、铅笔刀和橡皮,严禁将各种通信、存储或其他设备带至座位。 为确保考试的公平公正,严防作弊行为,我市进一步加强考务管理,严格监考和巡视,所有考场均配备无线耳机探测器、金属探测器、身份证鉴别仪和手机信号屏蔽仪等设备,严防高科技作弊。所有考务人员签订责任书,明确责任。市公安局出动干警维护考场及周边秩序,严查涉考犯罪行为,市无线电管理办公室出动信号监测车,对高科技作弊进行严密的信号监测。 市考试中心工作人员表示,支持考生举报、反映考试中存在的违纪违规行为,希望考生能够自觉遵守考场纪律,共同营造公平、公正的人事考试环境。 最拼命 结婚前夕来考试 上午8时许,记者来到高新区潍坊东明中学考点。距离考试还有一个小时,考点周围已经聚集了大批考生,有刚走出校院的青涩学生,也有工作多年的成熟人士。在等待开门的时间里,很多人手里捧着资料,进行最后的复习冲刺。 校门口的一名女考生引起了记者的注意,与别人轻装简行不同,她面前摆满了大包小包。“我明天结婚,今天下午考完试就得往家里赶,来不及回宿舍拿东西,就早上收拾好带出来了。”该考生说。 据了解,这名考生姓孙,家住滨海区大家洼街道。“家里人都劝我别考了,时间太紧,但我觉得一年只有一次机会,已经报名了,如果不考太可惜,还是想试一试。”孙女士说。 谈及考试,孙女士表示,这是她第三次参加公务员考试,前两次是大学毕业前参加的,参加工作后就没再考过。“准备了一段时间,做了些题,但还是有些小紧张。”孙女士说。 最执着 老面孔赶考七年 老家青州的李女士于2010年大学毕业,自大学毕业至今每年的省公务员考试都会报名参加。“我大学学的是法律,通过了国家司法考试,毕业后一直在济南工作,现在是济南一家律师事务所的律师。”李女士说,因为专业的关系,他们班有不少同学都参加了公务员考试。 “估计我们班现在有十几人是公务员。”李女士说,她大学毕业那年参加公务员考试,进入了面试,不过最后以零点几分的差距败给了第一名。从那以后,她的“公考”之路就一直没有停歇过。 李女士告诉记者,工作之后再参加考试,精力不能像应届毕业生那样充足,中间有一两次她是抱着“打酱油”的心态参考的,结果可想而知。李女士表示,当天行测中的资料分析比往年要容易,“饿了吗”、“网络诈捐”等社会热点问题在申论资料中都有所涉及,“感觉做得还行,希望能取得好成绩。” 最大龄 最后一搏了心愿 根据公务员招考的条件,报考人员的年龄要求是18周岁以上、35周岁以下,2016年应届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非在职)人员年龄放宽到40周岁以下。其中“35岁”成为绝大多数报考人员的“门槛”。 “我出生于1981年,在今年的报考人员中,应该是‘最大龄’的考生了。”在潍坊职业学院考点,记者遇到了昌邑的刘先生。 刘先生说,今年是他最后一次参加公考,大学毕业后,他考过三四次,不过都没有考上,后来就放弃了。“我现在的工作环境、薪资待遇都还不错,我来考试就是给自己留个念想,能考上固然好,考不上也没有太大关系。”刘先生笑着说,他之所以今年报考,主要是想到自己已经35岁了,以后再考就没有机会了,最后再来感受一下考场的氛围,“也算是正式和公考告个别吧”。 文/图 本报记者孙永莲 窦圆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