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速读潍坊·风筝之爱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要闻

第02版
要闻/时评

第03版
速读潍坊·城事
 
标题导航
本报记者李东杰跻身“星级”
2016年05月12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本报记者李东杰跻身“星级”
  张在俊
  梁景宏
  李东杰
  李怀成 张义同
  张朋
  赵书义
  李前进
  贺同聚
  李金凤
  邬密基
  李霞



4月份“潍坊好人榜”公布,入选的11人(组)事迹感人
  沂山巡线一干就是16年,为照顾患病家人婉拒婚嫁……日前,市文明办通报了2016年4月份“潍坊好人榜”上榜情况,入选的11人(组)个个事迹感人。经网络投票及“潍坊好人之星”推荐评选活动组委会评选,本报“风筝之爱”公益活动的负责人李东杰与张在俊、李怀成、张义同、李金凤一起被评为4月份“潍坊好人之星”。

张在俊 带领员工集体加入义工
  张在俊现任潍城烛光义工常务理事长。十几年来,他带领员工资助了20多名贫困生和特困家庭,捐款捐物共计50多万元。
  2014年,他带领员工集体加入潍城烛光义工。更大的平台,更重的担子,让他业余几乎全部用在公益事业上。每次活动从考察、策划、宣传发动到组织实施的每个环节,他都亲力亲为。近三年来,他带领义工组织开展的助学、救孤、济困、扶老、助残、环保、文明倡导、大型展会服务等志愿服务活动130余次。

梁景宏 每月给员工父母发工资
  46岁的梁景宏是潍坊翰林轩文化有限公司总经理,她在公司强调“孝”文化,除了正常支付员工工资外,还规定公司每月额外给在职员工父母发放100元的“感恩工资”,160多名员工人人有份。只要员工通过实习期,公司会给未婚员工父母每月发100元;已婚员工双方父母各发100元,支付的钱完全由公司负责直接转账给其父母。
  此外,她曾先后向潍城区“农民工书屋”等捐赠图书。先后评为“齐鲁文化之星”、“农家书屋”建设工作先进个人等。

李东杰 为风筝插上爱的翅膀
  李东杰是潍坊晚报“风筝之爱”公益活动的负责人,作为一名记者,他在采访中接触到了许多困难家庭,经常与爱心组织和人士对他们进行捐助。
  2015年1月,李东杰发起“暖冬行—从脚下开始”公益行动,不但为300多名寒门学子每人送去一双新鞋子,还送去10多万元的助学款和10多万元年货。仅2015年,李东杰策划运营“风筝之爱”志愿服务300余次,捐款捐物近百万元,引起社会强烈反响。

李怀成 张义同
沂山巡线一干就16年
  李怀成、张义同是国网临朐县供电公司沂山供电所两名普通巡线工人,自1999年起担负10千伏东镇线的维护工作。这条供电线虽然只有87基杆塔,却是全市最偏僻、自然条件最恶劣、巡护难度最大的输电线路,大部分都架设在沂山及其余脉上,坡度60度以上,平均海拔500米以上,杆塔有的在悬崖峭壁上挺立,有的陷进深深的谷底。
  靠着一腔赤城,他们俩一干就是16年,走过了2万多公里路程,用双脚在沂山莽莽的深山密林里踏出了一条光明之路。

张朋 宣传邮政的“拼命三郎”
  29岁的张朋现任潍坊市邮政公司综合办公室秘书,他不知疲倦地穿梭于全市邮政的支局网点、投递班组、转运中心、三农服务站之间,在从事宣传工作四年时间里,共采写新闻报道700多篇,500多篇在省级以上邮政媒体发表,累计字数达到百万字以上。
  在单位,同事们称张朋为“拼命三郎”,只要有宣传工作他都会毫不犹豫地冲到第一现场。先后被多家媒体评为优秀评论员、优秀通讯员,被聘为特约撰稿人。

赵书义 小站扳道房守护41载
  1975年,20岁的赵书义来到昌乐火车站就任扳道员工作,他每天的主要工作是通过扳手扳动Y道岔口处的铁轨。从事扳道员工作41年来,他守着一部电话机、一部对讲机,在轰隆隆的火车运转声中度过枯燥的一日又一日。
  赵书义的女儿赵令媛是昌乐站唯一的专职售票员。站房与扳道房相隔2公里,但赵书义那里不让外人进,女儿值班也不能出来,工作时间两个人甚至没见过一次面。

李前进 扎根三尺讲台诲人不倦
  2000年,刚走出校门的李前进背着行囊来到了安丘市景芝镇万戈庄小学,在这所农村小学一待就是三年。2003年,李前进又被调到景芝镇振华学校任教,他常常备课到深夜,所带领的班级中考成绩在安丘市名列前茅。
  因为业务水平精湛、工作态度勤恳,2007年李前进被选调到潍坊北海学校任教,除了干好本职工作以外,他还是学生上放学的安全引导员,先后获得“高新区教育工作先进个人”、“高新区教学能手”、“高新区政府嘉奖”等荣誉。

贺同聚 情系林业发展奉献一生
  贺同聚生前任市林业资源保护管理站站长、高级工程师。他1981年分配到市林业局工作,推动了全市森林资源保护的深入开展。
  2010年以来,贺同聚先后主持开展了全市林地保护利用调查规划、第八次森林资源连续清查、第二次湿地资源调查3项大型调查规划,并首次运用遥感影像等高新技术,圆满完成了调查规划任务。他主持编制了《潍坊市十二五林业自然保护区发展规划》等5个专项规划,2015年被评为山东省林业系统先进个人。2015年11月,因病去世。

李金凤 像母亲般照顾堂弟堂妹
  20年前,26岁的李金凤嫁到了寿光市侯镇地沟村,她知道丈夫家“很特殊”:婆婆是聋哑人,二叔精神有问题。但李金凤就认准了丈夫“实在、能干”,结婚后,她就主动承担起照顾公婆和二叔一家的重任。
  10年前,二婶不辞而别,撇下精神有问题的二叔、7岁的堂妹和襁褓中嗷嗷待哺的堂弟无人照顾,李金凤主动承担起了养活堂弟堂妹的重担。2012年二叔离世,李金凤把堂弟堂妹当成自己的孩子一样照顾。

邬密基 患病妻子在他眼中最美
  62岁邬密基家住诸城市枳沟镇乔庄社区,妻子金桂元已经患病十多年不能下床,起初只是肌肉萎缩,后来脚趾、小腿、大腿相继腐烂,现在两条腿全都截去,成为一个真正失去劳动能力的残疾人,走遍了全国的各大医院都不能确诊究竟是什么病,邬密基一直没有放弃过给妻子的治疗。
  每天清晨天刚刚亮,邬密基就早早起床,收拾院子、做饭、帮妻子洗漱。因为妻子不能出门,他每天都给妻子讲外面发生的事情,在他眼里,妻子还像年轻时候那么美。

李霞 为照顾患病家人婉拒婚嫁
  32岁的李霞是安丘市辉渠镇一名普普通通的农家女,十多年来家中屡遭不幸。1998年,年仅11岁的弟弟不幸溺水身亡,父亲李兆安又被车撞伤。李霞一边帮忙照顾父亲,一边打工挣钱归还父亲住院欠下的外债。2010年10月,哥哥遭遇车祸成了植物人,母亲因过度劳累也患上了严重的腰椎间盘突出和脑缺血。
  面对不幸,李霞每天的生活都是连轴转。每逢有人要给她介绍对象,她都婉言谢绝。 本报记者 周晓晴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