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速读潍坊·广角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导读

第02版
导读

第03版
速读潍坊·关注
 
标题导航
高墙内见亲人 泪花飞溅
2016年05月20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高墙内见亲人 泪花飞溅
  服刑人员和家人相拥而泣。本报记者 张驰



50名贫困服刑人员的家人走进潍坊监狱
  “爸爸,您好好改造,我和妈妈等着你……”17岁的小军(化名)含泪说着,他身穿囚服的父亲早已是泣不成声。5月19日,50名贫困服刑人员的亲人走进高墙,和服刑人员一起参加了由山东省潍坊监狱与志愿团联合组织的“情暖高墙”社会公益活动。

精心布置见面室
  5月19日上午8时,在山东省潍坊监狱干警的带领下,记者和潍坊朗田文化TA18青年志愿团义工们来到狱内文体活动室。为给服刑人员及其家人们营造一个舒适温馨的见面环境,监狱干警及义工们已做了精心布置。各方面工作准备完毕后,义工们排成长队鼓掌欢迎50名服刑人员来到活动现场。记者看到,这些服刑人员脸上都带有一丝羞涩,但更多的是期盼,期盼与家人见面。
  根据活动安排,服刑人员和家人见面的时间定在当日上午9时。在这之前,服刑人员和义工们进行互动。“通过互动可以让他们的情绪放松下来,更加体会到社会的温暖。”一名义工说。上午8时50分许,服刑人员的家人到达文体室门前等待,有人眼角已泛起了泪花。“为了这次和爸爸见面,我都高兴得好几天没睡好觉了。”一名服刑人员的儿子说。
  9岁女孩首次抱父亲
  当日上午9时,文体室内时间静止了。一名服刑人员紧紧抱起眼前的女儿,痛哭起来。随女孩一起前来的还有她的爷爷王先生。王先生也哭着抱住儿子,不停地拍打着他的后背。
  王先生说,他儿子入狱8年,孙女现在9岁,这是他们父女俩第一次近距离见面、拥抱。“儿子入狱后,儿媳和他离了婚,一直是我和老伴抚养孙女。”王先生说,“儿子刚入狱时孙女还小,也不问爸爸在哪儿。但随着孙女长大,看到别的孩子都有父母,就不停地问她的爸爸妈妈在哪儿。”王先生说,开始他以“你爸爸在外地工作”来敷衍孙女,直到她上了小学,才说出真相。非常感谢潍坊监狱和义工们举办这次活动,实现了孙女的梦想。
  这名服刑人员说,父母和女儿是他最大的牵挂,他会好好改造,等出去后,一定做守法的好公民。
男孩发言感动众人
  活动中,一名来自威海服刑人员的儿子小军的话,说哭了在场所有人。
  小军今年17岁,读高二。“8年前,父亲因犯罪离开了我和母亲。那时我还小,不知道父亲去干什么了,也比较调皮,给母亲添了不少麻烦。”小军说,他渐渐清楚了父亲的情况,有时看到母亲在深夜里流泪,他很悲伤,更感到肩上多了一份责任。“我暗下决心,要努力学习。这几年,我在班里的成绩保持在前三名,每年都拿回不少奖状。但我心里并不兴奋,因为我不能在父亲面前‘炫耀’,不能跟父亲撒娇。”此时的小军已泣不成声。“之前我和母亲来看过父亲,但都是隔着厚厚的玻璃。这是我第一次和父亲近距离接触,抚摸他的脸,感触他的体温,真正感受父爱如山。”小军说,他希望父亲在狱中好好改造,争取早日回家团聚。
  为贫困家庭捐款
  记者了解到,为让贫困服刑人员感到社会的温暖,义工们号召社会各界爱心人士为他们的家人进行了捐款,共筹得善款5.5万余元,现场为每个贫困服刑人员家庭送去1000元。潍坊朗田文化TA18青年志愿团负责人原丽娜说,此次公益活动目的是增强服刑人员与父母、妻子、儿女之间的感情链接,感受家庭与亲人的温暖,以现场互动的体验形式,让参与者学会感恩,懂得如何真实地反省自己。也请他们安心改造,后续还会继续捐助贫困服刑人员家庭。
  山东省潍坊监狱的相关负责人员介绍,近年来,潍坊监狱开展了多种形式的社会帮教工作,分别开展了“爱心基金”、“寻找代理妈妈”等多种帮教活动,目前已累计救助300余名特困服刑人员子女,为36名服刑人员子女找到了“爱心妈妈”。
  “来参加本次活动的服刑人员家庭都比较困难,他们虽然犯了罪,但他们的子女是无辜的。通过本次活动,能让他们感受到社会没有抛弃他们,家人也没有忘记他们。”该负责人说,这也能让服刑人员在希望中积极改造,争取早日出去和家人团聚。
     本报记者 陈怀禹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