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月22日,一则题为“下雨天兰州市滨河路,洒水车照常”的信息,在微博和兰州市民的朋友圈里流传。图片中一辆甘A号牌的洒水车被指在路上进行洒水作业,图片中天空黑云密布,阴雨绵绵。消息一出,引发了众多网友吐槽。 (5月24日《兰州晨报》) 本就阴雨绵绵,假如洒水车继续作业,岂不多此一举,白白浪费了水资源?在很多市民看来,对于洒水车雨天作业难免费解,质疑之声、指责之语自然也就不绝于耳。 但这真是浪费吗?搜索一番不难发现,“雨天洒水”并非兰州“首创”,在郑州、成都等城市也曾发生过。与这次一样,彼时都曾遭遇广泛质疑。但喧嚣过后,“雨天洒水”依然故我,难道是有关部门顽固不化、教条主义严重?不尽然也。 从专业的角度来说,不同的天气环境下,洒水的作用也不同——晴天洒水主要是为了控制扬尘污染,雨天洒水则更多出于安全和清洁之需。众所周知,在下雨天,道路尘土经雨水浸泡容易形成泥浆,不仅污染路面,也对行人和车辆通行安全造成影响。此外,雨水还容易导致树叶、塑料袋等垃圾粘在地上,环卫工人工打扫效果并不好。由此,用洒水车雨天冲刷可以提高环卫清扫效率。 质疑“雨天洒水”客观上体现了公众对社会公共事务的热情,值得肯定。但又不得不说,一个正常的雨天洒水作业问题却屡遭误解,也折射出部门和公众间尚缺乏充分沟通。面对“雨天洒水”一再遭到误解的尴尬,有关部门已不能止于“就事论事”,理应进一步思考如何更好地与公众交流。窃以为,不妨通过网站、微博、微信公众号等方式,就雨天洒水等业务涉及的专业知识作出通俗易懂的说明。另外,可以借鉴气象等部门经常组织的“开放日”活动,加深市民对日常环卫工作的直观感受。 站在公众的角度,也不宜急于对“雨天洒水”等公共服务进行批评,毕竟环卫也是一门技术活,同样适用“隔行如隔山”的道理。在质疑之前,先搞明白真相,这其实并不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