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速读潍坊·人物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要闻

第02版
要闻/时评

第03版
速读潍坊·关注
 
标题导航
小伙笔下龙头蜈蚣“跃出”墙
2016年05月25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小伙笔下龙头蜈蚣“跃出”墙
  刘清源与他创作的3D立体画。



刘清源将潍坊文化元素融入3D立体画,塑造出逼真造型
  飞翔在天空中的龙头蜈蚣风筝大家都很熟悉,但你见过龙头蜈蚣风筝从地面“一跃而出”吗?27岁的潍坊小伙刘清源,在大学期间接触3D立体画后,走上了立体画创作之路。5月22日,记者见到了这位潍坊小伙,在他的画笔下,潍坊风筝、木版年画、潍坊的建筑和美食都与3D立体画相结合,平面的二维空间却塑造出立体的逼真造型,让人叹为观止。

搜素材迷上立体画
  22日上午,在潍城区福寿西街国家广告创业园,记者见到了刘清源创作的一幅3D立体画:奎文门“站”在路前方,从门洞中穿过两只腾云驾雾的龙头蜈蚣风筝,门洞外是俯瞰视角下的城区景色。作品色彩明亮,恢弘大气,让欣赏者仿佛与风筝一样置身在蓝天白云之中。
  今年27岁的刘清源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壁画系公共艺术专业,一次在网络上寻找素材时,一张3D立体画将刘清源吸引住了。
  “那时我上大一,看到国外涂鸦艺术家的3D立体画,是画在地面上的绘画艺术。”刘清源说,第一次见到这种绘画艺术形式就令他深深着迷,悬崖、瀑布、地面崩裂……一张张画在地面上的立体画十分震撼,给人逼真的视觉体验,呈现出的艺术空间效果非常神奇。“我知道在纸面上画出立体感很简单,但在地面上作画不仅有立体感,还突出了场景真实感,透视技巧也更加复杂。”刘清源说,初见3D立体画带给他的震撼感,让他久久不能忘记。最终,他拿起画笔,开始学习绘画3D立体画。
相机当眼练技巧
  虽然刘清源有着深厚的绘画功底,但对于刚接触3D立体画的他来说,摸索与尝试绘画都非常困难。“3D立体画是一种街头艺术,网上能搜到的大多数是已经完成的作品图片,关于绘画过程的教学、资料几乎无处可寻。”刘清源说,他起先只能通过观察完成的作品,自己摸索着创作。
  一次偶然机会,他在网上看到了一个关于3D立体画的绘画教学视频。“视频中的画家在面前架设了一台照相机,不通过肉眼直接观看画纸,而是透过镜头观察落笔,最终完成了一张3D立体画。”这个视频给了刘清源启发,他也开始利用相机镜头当“眼睛”,以此来创作3D立体画。随着实践经验的增加,刘清源发现,当他闭上一只眼睛时,也能模拟出透过镜头看画面的立体效果。“然后我就不再用相机做辅助,开始利用单眼观察,创作3D立体画。”刘清源说。
  随着绘画实践的增多,刘清源的3D立体画越画越成熟,在不断积攒的技巧之下,拉伸变形的绘画技巧刘清源已烂熟于心。现在的刘清源,创作时已不再使用任何辅助工具,也无需闭一只眼睛了。
将画与视频结合
  刘清源说,他创作的第一幅与家乡有关的作品,是一幅大型3D地画,名叫《鸢飞龙魂》,也是这幅作品让他走进了大众的视野中。这幅作品面积70平方米左右,地画中一只大型的龙头蜈蚣风筝飞翔在传统游廊中,红蓝配色相得益彰。这幅作品从构思到完成,耗费了2个多月的时间,他在这幅作品中倾注了大量心血。最终,作品在展出期间,收获了无数好评。
  “从那幅作品之后,我就开始考虑3D立体画的创作思路。”刘清源说,街头3D立体画大多描绘悬崖、地裂等追求视觉冲击感的画面,虽然感官震撼强烈,但欣赏过后并不能留下什么让人们去思考的东西。“如果把文化符号与3D绘画相结合,既能让3D立体画富有文化内涵,又能让本土文化多一种新的表现形式。”这个想法让刘清源一下子打开了思路。从那之后,他开始将潍坊元素融入3D立体画作品中,潍坊风筝、木版年画、年味元素都成了他笔下的创作素材。
  现在,刘清源的作品在许多节会上都有亮相,让参观的人们惊叹不已。刘清源说他日后还将把3D立体画与视频相结合,带给人们更丰富的视觉体验,同时利用3D立体画,把潍坊的文化传承下去。
  文/图 本报记者 张帆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