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6版:水灾兵祸接踵至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导读

第02版
要闻/时评

第03版
新高考
 
标题导航
中方暗诺日军可过潍县
2016年05月29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中方暗诺日军可过潍县
  1914年9月2日,日本军舰驶抵龙口,日军登舟准备上陆。
  山东督军靳云鹏。
  中方交涉电文(局部)。



  日本政府为达到不可告人的目的,在对德开战之前,即要求中国政府划定行军区界限。其西界,竟然到了黄河南岸。袁世凯政府虽有所抵制,但与日方达成多项密约:日军在中立区登陆,只抗议不阻止;公布行军区范围,用词模糊,留有余地;实际执行的行军区西界划到潍河东岸一线,却口头承诺日军可以经过潍县;胶济铁路,可以帮助日本运兵。
日本胃口大开 中方曲意逢迎
  日本对德宣战之前,就开始同中国政府秘商划定行军区事宜。
  刚刚上任日本驻华公使的日置益,电询中国外交部对于将来日兵登岸的意见。外交部答复,自然要提出抗议,但不会派兵阻止。
  日置益要求,撤去胶济铁路的中国驻军。外交部答复,中国军队护路,是按照中德《胶济铁路合同》,且系为稽查私运违禁物品。
  日置益又要求撤走潍县一带驻军,以免将来发生冲突。外交部答复,潍县、青州一带久驻重兵,现在增加兵力,是为防止德兵溃败,以尽中立国的义务;中方保持铁路畅通,对于日军转运军需,也大有益处。日军登岸,当在莱州附近,从此地有大路直通平度、胶州,不用远绕潍县。总之,沿途日军登岸,中国军队不进行抵拒,但日方不能任意扩大行军路线。
  外交部公文中的莱州、胶州,均指当时的掖县、胶县。1913年1月8日,政府颁布《划一现行各道地方行政官厅组织令》,莱州府被废,置掖县;胶州废,改胶县。新旧交替之时,人们依然惯用旧称,政府公文亦如此。
  日置益称,日本政府来电询问,日军由何处登岸并向青岛进发。外交部答复,最好在百里环界内;万不得已,可在莱州登陆,经平度达青岛。如果绕道潍县,中国政府必不答应。
  百里环界,即当年德国侵占胶州湾后中德签订《胶澳租借条约》所定:胶澳租借地之外,“离胶澳海面潮平周边一百里内”为“中立区”。在此区域内,“准德国官兵无论何时过调,惟自主之权,仍全归中国”。百里环界的西界,大约是高密县境西边界。
  外交总长孙宝琦致电中国驻日公使陆宗舆,要他密告日本外务大臣加藤高明,详细解释中方之意:日本进攻青岛,是为了将德国占领的青岛还给中国,中方可暗中给以行军方便;行军路线最好限定在潍县以东平度一带。胶济铁路由中国保全,实为中日两国之利。
  双方密电往来,秘密磋商。著名新闻人王芸生研究这段历史时讽刺道:“中国之与日本,真可谓‘曲意通融’之至。”
  陆宗舆、孙宝琦的后台老板是袁世凯,日置益背后的黑手乃日本首相(即内阁总理大臣)大隈重信。
  一战爆发前不到两个月,76岁的大隈重信第二次上台组阁。参加一战,夺取青岛与胶济铁路,与袁世凯政府签订“二十一条”,成为其任期内最大的“政绩”。
  然而,30年前就目睹日本渗透朝鲜阴谋,经历中日甲午战争、日俄战争的袁世凯,怎么会轻易相信大隈内阁从德国手中夺取青岛,将来交还中国之谎言?

百般讨好日方 秘密进行交易
  对中国政府的“好意”,日本人并不领情。
  尽管中方承诺,日军在中立区登岸,只抗议不阻止,但日方还是提出,为防止将来发生军事冲突,须秘密商定行军区。
  日置益要求中方,在黄河以南划出行军区。外交部认为,黄河以南,几乎包含了山东全境。如果这样,必然导致中外舆论指责。交战国在中立区登陆就已违反中立,默许其在莱州登陆,已经做了最大让步。
  外交部提出行军区的界限范围,西界为北自昌邑下营海口(即潍河入海口)起,沿潍河南行,经过灰村(即潍、汶两河交汇点)、潍河铁桥东端高家庄(即潍、浯两河交汇点)。按这条界线,日军不得进入潍河以西地区。
  外交部表示,行军区内的中国军队万难撤退。商妥界限,即为避免冲突起见;只有丈岭驻军可以通融“密撤”。
  昌邑南部的丈岭,是潍县城与高密城之间铁路沿线惟一的中国军队屯驻营地。
  外交部解释,将来日方通过铁路运输军队、武器,当给予便利。因为胶济铁路性质特殊,一旦德方抗议中国有违中立,还有可辩解的余地。如果行军区划定太广,“深虑人民不谅,或疑日本有野心,即各国亦恐难谅”。
  中方为日本人考虑得如此周密,日置益还是复电表示:此事关系重大,须请示政府,但须先声明不能同意。
  外交部再电陆宗舆,要求他说明中方意见,“胶济铁路现仍照常通车,由我保护区域,宜于潍河以东。自潍至青路线,日人可任便布置,自潍至济当由我军”,再向日方探询口气。
  这段电文,有些难以理解。“潍河以东”一语,似应为“潍河以西”之误。后面的“潍”字,应当是指“潍河”。但是,中日双方在以后的交涉中,“潍”字的解释变成了“潍县”、“潍县车站”。也有可能,中方后来又妥协,由潍河以西,变成了潍县车站以西。
  稍后,陆宗舆发电报告外交部,称日方对中国的好意“甚感悦”,承诺尽量缩小行军区范围,但通过潍县的路线,请允许暂予方便。

划定行军区域 留下诸多隐患
  9月2日上午9时,日本陆军独立第18师团一部2000余人,在龙口登岸。
  第二天,中国政府照会各国驻京公使,声明参照1904年日俄在辽东开战的先例,在“龙口、莱州及连接胶州湾附近各地方”,划为行军区域。在行军区内,交战各国军队可以任意行动,但须保证中立国的财产与人民生命安全。
  实际公布的行军区范围如此模糊,令人费解。
  此前外交部与日方密商的方案,极为具体。西界:下营——灰村——高家庄一线;东界:海庙口——掖县城——平度——蒋家庄一线。东西界限,关键是西界。日军超越西界,即有侵入山东内地的可能。
  如何理解“龙口、莱州及连接胶州湾附近各地方”?
  如果莱州即指掖县,那么行军区西界应为龙口或掖县——昌邑——高密一线,并不涉及潍县。
  如果莱州指1913年1月莱州府撤废之前的莱州,那么行军区则将潍县划入,包括掖县、昌邑、潍县、高密、平度全境。
  当时有报纸评论道,“莱州划为交战区域在政府通告各国之公文,仅概括用莱州字样,而旧时莱州府辖县有七,如能缩小一份,则该处居民即受一份之赐”。这篇评论理解的莱州,即为莱州府属范围。
  评论接着又指出,日前政府又进一步划清了地域范围,闻山东现在划为行军区之地方,系龙口起由潍县东境、莱州与青州交界之处成一弧线,“以后若能不生变动,潍县等处尚可保全。否则亦将卷入漩涡,因潍县亦属莱境也”。
  评论的依据,是中国政府参谋部派员测绘的“中立防守界图”。此图9月10日前后送抵济南,即行执行。
  在山东境内的行军区范围,对外公开是一套,内部掌握、具体执行是一套,口头承诺又是一套,意在向日本人示好。这为此后中国政府对日交涉留下了极大隐患。
  如此一来,交战的另一方却不干了。行军区范围公布的第二天,德国、奥匈帝国即发出抗议,认为中国在日军登陆后才划定行军区,有违中立原则。       孙超 刘愉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