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孙宝玉(左)搀扶着孙琦上楼。 |
|

|
|
11岁孙宝玉坚持照顾患脑瘫同学孙琦,两人情同姐妹 5月30日,安丘市官庄镇官庄学校的楼梯上又出现了那对熟悉的身影,11岁的孙宝玉小心翼翼地搀扶着因先天性脑瘫行走困难的孙琦。她们一步一个台阶,向三楼的教室慢慢走去。这样的情景,在这个学校里日复一日地上演,成为永不褪色的风景。她们不是姐妹,不是邻居,因一份坚守,演绎着胜似亲姐妹的故事,改变着一个脑瘫女孩的命运。 幼儿园时相识,小学五年来两人一直是同桌 5月30日下午,记者在官庄学校见到了孙宝玉和孙琦。孙宝玉双手习惯性地搀着孙琦的胳膊,两个人从一楼到三楼,一直到孙琦在自己的座位上坐下,孙宝玉才放开手,帮孙琦打开书本。 这样的生活,孙宝玉和孙琦已经一起走过了六年。 今年11岁的孙宝玉和12岁的孙琦都是官庄镇麻阿村的。两个人虽然在一个村,但两家距离比较远,在读幼儿园大班之前,两个小姑娘从未见过。患有脑瘫的孙琦从未忘记自己进入幼儿园的那一幕,当其他小伙伴用异样的眼光看着她,甚至嘲笑她时,旁边的孙宝玉轻轻握住了她的手,成了她唯一的朋友,也成了那个一直搀扶着她的人。那一年,孙琦6岁,孙宝玉只有5岁。 “她们俩从小学一年级到现在,一直都是同桌,从来没有分开过。”孙宝玉和孙琦的小学班主任迟蕾蕾告诉记者,她虽然来到官庄学校任教才两年,但孙宝玉和孙琦的事很多老师都跟她讲过,孙宝玉怕其他小伙伴会欺负孙琦,每次都主动申请和孙琦做同桌。 “以后只要我们不分开,我还要继续和她做同桌,她现在习惯和我在一起。”孙宝玉说,在别人看来,孙琦智力不正常,也不喜欢说话,但孙琦却和她有说不完的话,哪天做了什么事,受了什么委屈,都会向孙宝玉倾诉。 课间十分钟做俩事,扶孙琦去厕所、辅导功课 课间铃声敲响了,上了一节课的学生们纷纷跑出教室玩耍起来,孙宝玉也搀扶着孙琦走出了教室。六一儿童节快到了,不少小伙伴都在排练节目,孙琦不能参加,而孙宝玉要照顾孙琦,两个人静静地站在楼道里,看其他小伙伴排练舞蹈,脸上露出开心的笑容。 上小学后五年的时间里,孙宝玉的课间10分钟主要在做两件事:扶孙琦去厕所,帮孙琦辅导功课。“她现在走路越来越好了。刚认识那会,她走路很艰难,扶着她有些吃力,现在她都能小跑了。”孙宝玉笑着说。 由于先天性的智力缺陷,孙琦在学习方面比较吃力,辅导孙琦的功课,成了孙宝玉的“必修课”。在学校里如果孙琦还没有理解,孙宝玉就放学后再跑到孙琦家中继续辅导。 “没有兄弟姐妹,她就当我的姐妹了。”孙宝玉说。 迟蕾蕾说,去年夏天,放学时突然下起了大雨,很多同学都没带雨伞,等着家长来接。时间一点点过去,同学们陆续回家了,孙宝玉和孙琦却仍在等待。后来,孙宝玉的妈妈送来了雨伞,但因为妈妈的电动车只能载一个人,孙宝玉让妈妈先送孙琦回家,再回来接自己。等妈妈再回来接她时,天已经漆黑。 守护孙琦被小伙伴“隔离”,希望永远做同桌 “最不喜欢的就是有人欺负她。”孙宝玉说,一些孩子很调皮,看到孙琦行动不便,便向孙琦身上喷水。每次遇到这种情景,她都急得不行。她想“反攻”,但她根本抵抗不过那么多孩子,最后她只能挡在孙琦面前,任水喷在自己身上。 因为孙宝玉总是守护在孙琦身边,慢慢地,她也被村里的一些小伙伴“隔离”了。“有时候他们叫我一起玩,但不能带着孙琦,我不同意,慢慢地,他们也不找我玩了。”孙宝玉说。 再过几天,两个人就要升入六年级了。孙琦说,她还想和孙宝玉同桌,两个人一起度过了六年的时光,她早把孙宝玉当成了亲妹妹。她想象不出,假如有一天孙宝玉从她的生活里消失了,她会变成什么样子。 孙宝玉说,这么多年,她从来没有想过太多,就是觉得两个人是一个村的,孙琦有困难,她就应该帮帮。如果可以,她真的很想一直陪伴着孙琦,最好两个人上初中、高中、大学都不分开,永远做同桌,直到孙琦完全康复。说到这里,两个小伙伴相视一笑,笑容里有说不出的甜。 提起孙宝玉,老师和孙琦的奶奶都说了不起 官庄学校的老师孙业春和两个孩子同住一个村,对两个孩子家里的情况都非常了解。孙业春说,孙琦的爸爸不会说话,妈妈同样是脑瘫患者,爷爷体弱多病,奶奶刚刚做过手术,家庭情况非常困难。而孙宝玉家的情况也很一般,父母靠务农为生,她爸爸今年已经快60岁了,家里就孙宝玉一个孩子。以前两个家庭没有任何交集,在孙宝玉开始帮助孙琦以后,两家才有了一些走动。 “自打幼儿园认识,六年如一日,这么帮助一个小伙伴,真的很了不起。”孙业春说。 提到孙宝玉,孙琦的奶奶都振英更是感激得说不出话来。“孙琦真的很幸运,能遇到孙宝玉这样一个好伙伴,就算是亲姐妹,也不可能对孙琦照顾得这么好。如果没有孙宝玉,孙琦不可能恢复到现在这种程度,很想对宝玉说一声谢谢,她真的很了不起。” 文/图 本报记者 赵春晖 李早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