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面导航 |
第01版
导读 |
第02版
要闻/时评 |
第03版
新高考 |
|
|
|
|
标题导航 |
 |
|
|
|
|
|
|
语文 2016年普通高考山东卷语文试题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和要求。试卷题型科学,设题角度和设问方式恰当,选项设置精确,题干指向明确,要求具体,表述规范,分值合理。试卷选用的情境材料,为设题提供了足够的信息,为考查考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做好了充分的铺垫。 数学 2016年普通高考山东卷数学试题充分体现了数学学科的性质和特点。既重视考查考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又能很好地甄别考生数学学习的能力;既考查考生的共同基础,关注不同考生的选择需求,又注重考查考生终身发展所必需的数学素养;既注重试题的创新性、多样性和探究性,又体现了对数学本质的深刻挖掘。 考察应用能力 今年的试卷,承续了往年的优点,凸显语文学科特点,注重考查了语文应用能力及审美探究能力。第五题中的第16题,给出一段文字,空出其中两句,要求考生根据上下文进行补写,以此考查考生的逻辑连贯能力;第17题在一定的限定内要求考生写几句包含两种修辞手法的话语;第18题给出一则通知的正文,其中包含不简明、不得体的四处词语,要求考生找出。这些试题考点切合实际,实践性强,突出了对语文应用能力的考查。现代文阅读包括论说文与小说两部分。选文中的多数内容是中学阶段接触过的,并非什么“高大上”的知识及观点之类,而是对考生所掌握知识及教材内容的有限延伸与补充,是立足于“跳一跳够得着”这一原则上的对能力的有效提升。文学性文本节选自裘山山中篇小说《琴声何来》,主人公付出大爱的同时也获得了异性的仰慕与喜爱。在试题的设置上,突出考查阅读理解鉴赏能力与审美探究能力。 注重传统文化 注重传统文化是山东卷的特色,近几年愈加鲜明。第五大题第18小题创设的“走近孔子”读书交流会的材料中,“弘扬传统文化”“提高同学们的国学素养”的直接表述,鲜明呈现了山东卷的传统文化主题,而且第一大题第1小题对于明清民居浓郁徽派建筑风格的细腻描写,让人在试卷一开头就感觉到文化气息扑面而来。第5小题取材于央视《大国工匠》节目关于工匠们精益求精、无私奉献的精神,也是优秀传统文化的直接呈现。 突破命题形式 试题设计既突破了往年以“整合筛选信息”为主的形式,又有新的提升。如第8题B和C选项的设计,不是单一地对文章信息的理解与整合,而是针对论述文的文体特点。考生要想很好地作答要理清文本的语段甚至整体的脉络,完成“由局部而整体,由整体而局部”的阅读理解过程。 山东卷今年首次选取了元曲。元曲就一般情况而言,“白”“俗”是其特点,不仅表现在语言上,也表现在意蕴上。作为考题,意蕴过于显豁,构不成考点,不能考查考生的鉴赏能力。试卷选取的是孙周卿的《水仙子·舟中》一曲。本曲是一首完全雅化了的类似于诗词的曲子。情感变化丰富,语言上多使用技巧,立意另辟蹊径,内容健康昂扬,富有感染力。 作文题切合考生实际,新颖、有内涵、有空间、有深度、有区分度。考生们完成了12年的基础教育,正要整装远行,开始一段新的人生旅程。材料能让真正有写作水平的考生很快产生表达的冲动,而这种冲动激发的热情决定其作文是有感而发的真文,可以充分发挥考生的写作水平。
考察数学思想 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的灵魂,是对数学知识最高层次的概括与提炼,也是试卷考查的核心。如文理4题及10题、理13文14题、理14题,分别以线性规划、函数图象与性质、双曲线的几何性质以及几何概型与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等问题为载体考查了数形结合的思想;文理15题、文19理18题,在函数和数列问题的求解中考查了函数与方程的思想;文8理7题、文17理16题、文6理6题、文18理17题,充分运用了三角公式变换、正余弦定理的边角转化,以及空间线与线、线与面、面与面之间的转化关系,考查了转化与化归的数学思想;文理21题,更是通过椭圆方程的求解、定值定直线的讨论以及最值问题的探究渗透转化与化归、数形结合等数学思想。 强调能力立意 试卷更加强调“能力立意”,以数学知识为载体,从问题入手,把学科的整体意义,用统一的数学观点组织材料,对知识的考查侧重于理解和应用,尤其是综合和灵活地应用,以此来检测考生将知识迁移到不同情境中去的能力。如文3理3题、文11理11题通过程序框图的基本结构、语句及功能等知识,考查考生对程序框图基本逻辑结构的理解、掌握和必要的数据处理能力。文18理17题则要求考生能根据图形想象出直观形象,并添加适当的辅助线,正确地分析图形中的基本元素进行线线、线面、面面关系的灵活转化,考查空间想象能力,或应用空间向量将几何元素之间的关系数量化的计算求解能力。另外,试题重视数学能力即数学思维能力的考查,重视考生的数学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求创新不俗套 与往年比,在整体难度、题型和试题的设问等方面均保持稳定,但又不落俗套。如文理第3题选材来源于真实生活,利用统计数据设计简单的统计图表,既达到了考查考生根据简单统计图表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能力的目的,又通过自习时间的分布状态,引导考生进入大学后仍需勤奋努力,持续发展。文理第5题以现实生活中的奖杯形状为设计背景构建组合体,通过三视图到直观图的转化考查空间想象能力与化归思想的应用。文第12题主要考查了归纳推理等知识,重点考查考生提炼信息的能力以及挖掘数学规律的能力,试题以三角恒等式为背景,检验考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整份试卷创新创意亮点纷呈,有效地考查考生理性思维、个性品质以及考生数学视野,并且重视对数学知识的迁移、组合、融会,显示出较强的创新意识和批判思维。 稿件由山东省教育招生考试院提供 本报记者 王叶妮整理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