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副刊·心灵憩园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导读

第02版
要闻/时评

第03版
我们的节日·端午
 
标题导航
最美端阳在故乡
悠悠端午情
有种植物叫富贵竹
菖 蒲
2016年06月11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菖 蒲



  □米丽宏
  闲了,在灯下翻一卷《植物图谱》,看到了菖蒲。
  这种生在老家沟塘池溪的水生植物,竟与案上兰花、水仙、菊,并称四雅,这让我起了一个小惊叹。那三者,都是有些仙姿的,而菖蒲,却平实,入得烟火。这么想着的时候,一排碧绿明净的菖蒲,缓缓推送过来,以至于满纸绿影婆娑。菖蒲沙沙的剑叶挤擦,都似乎听见了,那种柔腻的水腥气,也似乎闻见了。
  小姑娘时候,常常背了篓子携了水盆,去村南的河边洗衣。坐一块大石,踏两块小石,匍匐搓洗,简直陷入了菖蒲的包围里。身边浅水处、沙滩湿地上,甚至洗衣石的缝隙里,都摇曳着丛丛菖蒲,风来索索,跟水声交织,跟人耳语。我倒没有多喜欢它,我喜的是野荷,香且美!哪里像这菖蒲,叶子直立狭长,尖头薄刃,有种霸蛮的兵气。
  说它霸道,也不是妄说的,它们挤满了近处水域,仍意犹未尽,一直挤向上游、下游和我的身后。河风吹动,遍地的菖蒲,泛着水淋淋的绿,起伏不定,作势扑人。
  我后来学到屈原的《天问》《九歌》,总会联想起河边密密排开去的菖蒲。菖蒲,跟行文颇有密度、让人读得喘不上气的长章,浑然成了一个意象。
  五月五,过端午,是为纪念沉江的屈原;但是要插艾草,悬菖蒲。老人们讲,菖蒲是剑、艾蒿是鞭、蒜头是锤,挂在门窗上,就能退蛇虫、灭病菌、驱毒邪。《红楼梦》里贾府的端午也是这般过的,叫“蒲艾簪门”。
  菖蒲的叶和茎,看起来阳刚凛然,其实挺柔韧。老家的人们会剪来做绳索,绑粽子。语文课上,读到《孔雀东南飞》中刘兰芝铿锵自比:“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蒲苇韧如丝,磐石无转移。”我点头,刘姑娘是个踏实端正的女子;菖蒲,果如她所言,柔韧如丝。拿来和磐石匹配,自是情比金坚。
  也是因这个柔韧,菖蒲可编席、编篮、编扇、编草帘、编僧侣信徒打坐的蒲团。南方人还用来编蒲鞋和蓑衣。头戴斗笠,身披蓑衣,浑身散发着植物的清气,跟雨味交融;缓缓从雨中走过,雨点打在身上又滑落下去。这穿蓑戴笠的情趣,有一种湿润的大野气息。
  我想,菖蒲如此烟火,却被认作四雅之一,定是有渊源的。看,《吕氏春秋》就记载:“冬至后五旬七日,菖始生。菖者,百草之先生者也。”读书人谁不崇拜先生哩?
  又加上它“不假日色,不资寸土,不计春秋,愈久则愈密、愈瘠则愈细,可以适情,可以养性,书斋左右一有此君,便觉清趣潇洒”。清趣,这又是雅品之一,怪不道它雅呢。
  我想,未来几年,若能在山间筑一小院,定要绕墙开一道小渠,尽头立一轮水车,水边植几丛菖蒲,动静映衬,养眼养心。
  清趣幽幽的菖蒲,像流落在民间的文人,踽踽独行在光阴里。你有你的庙堂,我有我的江湖。入得诗书,恰似神仙,闭起木门,便是深山。
  就这样旧蓑残笠,过一生。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