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时评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导读

第02版
要闻/时评

第03版
速读潍坊·城事
 
标题导航
“三支一扶”招317人
专家进村手把手教养生
报警抓妈妈警醒谁
高温补贴“遮阳伞”何时撑好
不动产登记年底全面落地
城市品牌登上“潍坊号”
网络名人来潍考察“食安”
2016年06月25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高温补贴“遮阳伞”何时撑好



    □ 本报评论员 李帆
  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日前发布通知:2016年最新浙江高温补贴发放标准出炉——每人每月225元。可是记者调查发现,高温补贴对很多私营企业员工来说就像画在纸上的饼,大部分人都没有听说过,更别说拿到手了。
   (6月24日《温州都市报》)

  再富有人情味的制度设计,如果被架空或打折,就可能失去“存在感”。当前高温津贴政策的执行让人忧心忡忡,部分企业特别是一些中小企业的高温津贴仍是“纸上清凉”。
  高温补贴只是看上去很美,到了嘴边的“肥肉”却咬不到,劳动者们为何不维权?正如有工人所说的那样,“不敢要补贴,怕被老板‘炒鱿鱼’”。因此,指望劳动者维权来改变现状,恐怕无济于事。
  如何化解这种尴尬的状况?北京、厦门的做法值得一提。北京市安监局于6月21日紧急启动高温专项执法检查,针对高温作业的重点行业领域,检查其高温防护措施落实及高温津贴发放情况。未按规定发放高温津贴的单位,最高将面临1万元罚款。无独有偶,厦门市建设局近日出台《关于加强夏季高温天气建筑工地安全生产管理的通知》,要求全市建筑工地不得为抢赶工期随意加班加点,市建设局将组织不定期督查,如有未认真履行职责导致事故发生的,将严肃追究相关单位和相关人员的责任。
  通过两地的做法我们不难发现,他们的过人之处首先在于“走出去”,监管部门并不是稳稳地坐在开着空调的办公室内发号施令,而是通过现场执法检查确保撑好高温补贴这一“遮阳伞”。其次,这种监管也不是走马观花、象征性地到此一游,而是真正举起法律的板子,打向不执行规定的企业。双管齐下,那些拿高温补贴政策不当回事的企业,恐怕就须掂量掂量个中利害了。
  夏日高温,对工人是“烤”验,对执法监管部门也是一种考验,考验着执法监管人员的责任心与行动力。只有执法监管人员动真格,高温补贴才能真正落到劳动者身边,让每名劳动者都享受到制度阴凉。毕竟,出台高温补贴政策就是为了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因此,浙江不能只是出台一个补贴政策就万事大吉了,如何执行才是考验执行智慧的关键。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