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潍县清代科举人物韩梦周既是有功名的官员,又是理学学者和书院名师,是名副其实的地方名儒。他于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辞官归里后,在自己的宅院西侧建造一处私人花园,命名为西园,作为自己辗转各地讲学之余修身养性的场所。 丁毓庚仰慕韩梦周 将西园改称为复园 韩梦周家境贫寒。相传郑板桥任潍县知县时,有一天夜访来到东关韩家崖(今奎文区泰华中兴商业步行街南段),听到一户居民屋中传出琅琅读书声。他由此结识了韩梦周,并不时拿出自己的薪俸资助,使之安心求学。韩梦周于乾隆十七年(1752年)中举,五年后中进士,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任安徽来安县知县。他在职期间,法令严明,改革恶习,提倡种桑。来安北部多山,南部为圩田,农民生活贫穷。他让农民依山种桑,并招募兖、沂两州善养蚕者教养蚕。为使瓜埠口等地圩田免受水灾,他率人测量、规划,试图将浦口黑水河改道流入长江。他还建书院和恤孤院等,赢得了为民、利民的好名声。 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韩梦周调江宁(今南京)南闱任同考官。两年后他辞官归里,并在潍县程符山(今潍城区浮烟山)、潍阳书院以及青州等地讲学。他是著名的理学学者,也是潍县古文派的代表人物之一,有《周易解》《中庸解》《大学解》《阴符经解》《理堂文集》《理堂诗集》《理堂日记》《山禾集尺牍》《圩田图三记》《养蚕成法》《文法摘抄》等著作传世。其中的《养蚕成法》作为专业古籍,由国家农业出版社于1983年将其与《樗茧谱》、《山蚕辑略》加以校论后,以《柞蚕三书》为名刊印出版。 辞官归里后,韩梦周由潍县东关移居东南郊草庙子庄(今奎文区潍州路街道草庙子社区)居住。在那里,他建起五间书房,命名为西园草堂,又在草堂西面辟地为园,杂植桃李花草,命名为西园,并赋诗一首《睡起出游西园》:“南风散林影,白日静朝昏。幽居多暇思,高枕掩柴门。一鸟窗外鸣,唤我游西园。孤桐冒清阴,黄花满颓垣。离离女萝枝,委蛇柔且繁。稍升出木杪,浓绿见远村。炊烟浮野水,樵响隐涧云。触物多新景,委意展良辰。” 西园在道光初年归本地士绅蒯栋所有。蒯栋对西园进行整饰,增筑亭榭,广植花木。西园成为花木亭榭错落有致、幽静宜人的园林。本地学者郭麐有《游蒯氏园》诗一首:“霏霏雨过百花馨,蒯氏新营喜乍经。残月几年荒莽地,春风此日好山亭。云深只合高人卧,水静安容俗耳听。笑我有园为贫累,年年惯负草堂灵。” 光绪中叶,西园被本地士绅丁毓庚购得。丁毓庚为表示对韩梦周的景仰,以韩梦周的字公复将西园改称复园。后来,复园主人得到本地士绅郭氏、陈氏两处废园内的山石和联额等物件,并移置到园中。
复园主人开明,面向游人开放 几经扩建、修茸后的复园,分为“正院”和“南院”两部分。正院建有石坊。从北门进入,经过“石笋院”,迎面就是一座高大的石牌坊,为四柱冲天三间三楼,楼为仿木直山单檐垂花拱,中间两柱高7米,间宽4米,两侧柱高6米,间宽1米。园内有土山草亭,茅屋数间,周围有短墙,植有蔬菜果树。奇峰怪石,美竹名花,无不具备。 更有风韵的是,复园内到处有名人墨宝装点其间。如,正院石坊上刻有董其昌书法“莺声处处闻”。两旁石柱上是翟云升书法“花落家僮未归,鸟啼山客犹眠”。草堂书屋内有清末潍县状元曹鸿勋书法“向阳溪岸梅花白,得雨山田麦渐黄”。假山山顶“伫月亭”上,嵌有郑板桥的书画刻石,书为“难得糊涂”,画为“破盆兰花图”。其题诗为:“春雨春风洗妙颜,一辞琼岛到人间。而今究竟无知己,打破乌盆更如山。”在复园的山石、墙壁上,还有桂未谷的隶书及其所绘的佛像、梅帧,高南阜的左手书,刘石庵(刘墉)的行书以及曾任莱州知府张船山的楹联等等。 丁毓庚的嗣父、十笏园园主丁善宝有《游西园》诗:“楼台深锁碧烟萝,蛛网尘封奈客何。苔绿径嫌人迹少,花红庭有鸟声多。偏沿阶砌都生竹,闲杀池塘不种荷。曾是当年欢宴处,也应泉石厌笙歌。” 潍县学者、诗人郭恩孚有《叙言昆仲邀游复园》组诗—— 野径入桑麻,柴门整复斜。两行青石磴,十亩紫藤花。鸠拙睛呼雨,蜂喧午放衙。谈诗宜静处,四座且无哗。 昔者韩公复,辞官归去来。文章昭代重,池馆此间开。人往留芳躅,时艰想轶材。嗟余生苦晚,未得一追陪。 燕燕莺莺语,似嫌人扣门。海棠红粉国,杨柳淡黄村。贱子容疏放,丁家好弟昆。兹游多雅致,世事莫轻论。 戴石土山高,登临见近郊。人耕墙外地,鸟息树边巢。延赏唯松菊,幽居半草茅。倚楹瞻弱翰,惆怅少年交。 五尺连翘树,花开锦不如。游人歌缓缓,老子步徐徐。倚槛时调鹤,临渊或羡鱼。莓苔缘砌上,苍翠袭裙裾。 棋局消长昼,邻钟报夕阳。轻尘随屦起,归翼比人忙。余性最孤僻,卜居深退藏。城西宫一亩,愧此好林塘。 1925年,丁毓庚的生子丁叔言等人陪同参与清末戊戌变法的名人康有为游览复园时,康有为赋诗一首:“北海待清来胜地,西园游宴正清秋。磊砢石山似云气,蒙茸林壑兴沧洲。百年乔木风怀旧,群季芳尊俊秀流。草树深深郊野旷,相携登顶更登楼。” 每到春暖花开时节,复园内杨柳含烟、桃李争艳。在复园草堂之北,假山壁立、峰峦起伏,拾级而上,远处的孤山、程符山尽入眼帘。游人络绎不绝,慕名前来游园,主人也不禁止。由此,作为本地十六处知名私人园林中惟一向民众开放者,复园赢得“公园”的美誉。
从西园到复园,今为通衢大道 韩梦周始建的这处园林存续时间长达160多年,民国时尚属潍县的风景名胜。“七七事变”后,时局动荡,兵荒马乱,游人绝迹,复园因无人打理而倾圮,1948年被拆除。1952年,潍坊市对潍徐公路胶济铁路以北的斜向路段(原址大部分位于后来的潍坊柴油机厂厂区内)改道取直时,将复园原址的大部分残存拆除。复园旧址上仅存六只珍奇高耸的石笋。1958年潍坊市扩宽改造潍徐公路时,复园旧址上就已经只剩下两只高度较低的石笋了。它们被移至潍坊市委、市人民委员会(市政府)所在地十笏园内保存。至此,复园完全不复存在。其旧址大致位于今奎文区健康东街潍州路口以北的潍州路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