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面导航 |
第01版
导读 |
第02版
要闻·时评 |
第03版
速读潍坊·视觉 |
|
|
|
|
标题导航 |
 |
|
|
|
|
|
|
自2007年以来没有一任总理撑到正常换届选举
当地时间7月2日,澳大利亚举行联邦议会选举,选前民调显示执政的自由党-国家党联盟及在野工党支持率相当,现总理、自由党党首特恩布尔警告称,如果自由党无法取得国会多数席位,就无法通过重要的改革措施,澳大利亚经济将陷入混乱。投票站于当地时间2日早上8时开始,18时关闭,约1200万选民参与投票。 投票结束,两党支持率仅差1% 今年4月,参议院第二次否决了“澳大利亚建筑授权法案”,特恩布尔动用宪法条款,启动“双重解散选举”。在今年5月,他解散议会两院,提出提前选举。他批评一些参议员不肯妥协,阻碍他的政策实施。 “澳大利亚建筑授权法案”旨在重新组成一个授权机构,来监督建筑行业工会的活动。现政府认为,罢工等行为成为该行业掣肘的原因,反对派和中立参议员则认为,现政府根本无意通过这个法案,只是将其当做动用“双重解散”的导火索。 这是1987年以来,澳大利亚首次双重解散选举,76个参议院席位和150个众议院席位都将开放竞争。而在常规选举中,只需改选众议院以及一半的参议院席位。在众议院中获得最多议席的政党或政党联盟成为执政党,其党首担任总理。 大选于当地时间2日早上8时开始,持续到18时,西澳地区将延长2个小时。投票后的初步民调显示,自由党-国家党联盟和工党的支持率分别是50.5%和49.5%。 澳大利亚实行强制投票制,年满18岁的公民必须在选举中投票,否则将面临罚款。因此该国历来选举的投票率都很高,有时能达到90%。 英国脱欧间接帮助了现任总理 这次选举中,气候变化、移民问题、教育都是主要议题,但是经济议题可能是决定胜负的关键。 特恩布尔宣称,不应信任少数党派能够改善经济形势。澳大利亚正经历一个世纪以来首次矿业衰退,财政赤字持续多年,特恩布尔称这些问题工党等政党都难以解决,“投给独立人士、绿党、工党,就是投给动荡、不确定性、混乱、更多赤字、更多债务、更高税收,给经济、就业、繁荣拉起刹车”。 有分析认为英国的脱欧公投间接帮助了特恩布尔,因为他在大选中的主打口号是确保澳大利亚的“经济稳定”。特恩布尔称:“选民应该选择一个稳定的政府,澳大利亚必须避免意料之外的情况,例如英国脱欧。”这位现任总理还承诺要为工人和小企业减免税收,为澳大利亚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 若易主将是六年来第六任总理 特恩布尔的自由党-国家党联盟正在遭遇工党的强力挑战。 工党党首肖顿7月1日在悉尼西部举行竞选造势活动时批评现政府的教育和医疗政策,他称,在医疗方面的预算缩减“严厉且切实存在”。工党方面计划用大跨国企业的税收支撑医疗和教育开支,自由党则寻求为企业小幅减税,从而促进就业。同时,将开始同性恋婚姻合法化的进程。 虽然特恩布尔推动选举是为了让执政联盟掌握参议院推动立法,但绿党和独立人士很有可能获得更多席位,最终组阁的政府成为少数派政府,参议院的力量平衡仍旧难以打破。 如果工党获胜,肖顿将成为澳大利亚6年来的第6任总理。 在过去几年里,由于党内内斗和经济转型的瓶颈,澳大利亚频繁更换总理,自2007年以来就没有一位总理支撑到正常的换届选举。 1996年至2007年的总理、自由党领袖霍华德是该国近几十年来任职时间最长的总理。作为资源丰富的国家,当时的澳大利亚正受益于大宗商品繁荣带来的好处。 ◎相关新闻 特朗普 看上希拉里宿敌 锁定美国共和党总统候选人提名后,特朗普开始着手物色竞选搭档。美国《华盛顿邮报》近日报道,国会众议院前议长、共和党大佬纽特·金里奇和新泽西州州长克里斯·克里斯蒂可能是特朗普团队眼下最中意的两名搭档人选。 5名不愿公开姓名的消息人士告诉记者,进入特朗普副手人选名单的人不少,领导其国家安全政策顾问团队的联邦参议员杰夫·塞申斯、田纳西州联邦参议员鲍勃·科克、印第安纳州州长迈克·彭斯等人都在其中。不过,在距离正式提名党内正、副总统候选人的共和党全国代表大会召开只剩两个多星期的背景下,对金里奇和克里斯蒂的“考察”似乎已进入实质阶段。 目前,两人已按要求提交相关资料,并应检察官阿瑟·B·卡尔瓦豪斯要求回答了超过100个问题。此外,金里奇和克里斯蒂还提供了包括个人纳税记录、文章著作等材料。 金里奇是共和党重量级人物,也是民主党总统竞选人希拉里的宿敌。他1994年率领共和党在当年中期选举中一举击败民主党,夺得众议院控制权,使共和党40年来第一次成为多数党。1998年,金里奇率领的众议院曾猛攻希拉里丈夫、前总统比尔·克林顿同白宫前女实习生莫尼卡·莱温斯基有染的“拉链门”事件。 而克里斯蒂此前已被特朗普任命为“过渡团队总管”,负责与白宫联络、交接等事宜。美国媒体先前认为,如果特朗普最终赢得选举,克里斯蒂进入其领导的政府可以说是板上钉钉。 消息人士称,特朗普可能在下周晚些时候公布副手人选。 本报综合报道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