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时评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导读

第02版
要闻/时评

第03版
速读潍坊·焦点
 
标题导航
我市发布新型城镇化规划
潍日高速连接线项目提速
能工巧匠第二期10人入选
大学后勤岂能只想赚钱
有奖排查精神病利大于弊
提前批全省录取了20282人
第二批再干11件实事
2016年07月16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有奖排查精神病利大于弊



    □本报评论员 李帆
  7月14日,四川省成都市双流区卫计局工作人员证实,14日上午该局官微@健康双流发布的一则关于奖励提供精神病患者线索的消息属实,系该局疾控科拟定,目的是找出精神病患者并让其享受到关爱补助政策,得到救助与治疗。微博中列出11条标准,包括无故不上学、不上班、不出家门、不和任何人接触等,引起网友的争议。
   (7月15日《华西都市报》)

  有人质疑微博中公布的11条标准是否科学合理,甚至有网友偏激地表示,如果严格按照这11条标准去对号入座,可能要“全民精神病”了。更有人担心这种做法会沦为报仇“利器”,恨他就举报他是精神病患者。
  种种质疑不一而足,在一片口水声中,当地职能部门几乎成了“恶人”,出台这项规定的本意已完全被淹没,令人遗憾。
  在笔者看来,有奖寻找精神病患者线索并非十恶不赦,不该受到如此多的质疑与非议。每当我们身边发生了精神病患者伤人甚至杀人案件,网友几乎异口同声要求政府加大对精神病患者的排查力度,现在成都市双流区卫计局所做的,正是为了加大对隐藏在身边的精神病患者的排查,并且帮助他们享受政府有关的关爱补助政策,得到救助与治疗,这难道不是一件好事吗?
  在当地卫计部门工作人员人数有限、资源不足的情况下,发动和利用群众力量,做好本职工作,不但不该被批评,反而应该为他们的积极性点赞才是。
  至于“全民精神病”一说,完全是庸人自扰,是一种外行冒充内行的观点。人家说了,这11种情况只是判断对方患有精神疾病的一种线索或迹象,并没有说对方一定就是精神病,而最终对方是不是患有精神疾病,还是要由专业人士采用科学的方法来进行鉴定。
  而对于报仇的做法,也是有可能会出现的,但完全可以避免对“被精神病”人的伤害,只要工作人员多观察、走访,这样的误会完全可以消除。
  双流区卫生局官方微博发布的精神病患者排查标准,确实可以更科学、更合理一些,在发动群众参与排查的过程中,如何避免侵犯他人的隐私及造成误伤,也要给予必要的指导。虽然工作中存在着“瑕疵”,但背后善意的初衷不容被忽视。当地政府决策存在不足之处,民众有权提出自己的意见,但若只是一味拍砖,无视背后的善意,只会凉了主动作为的善心。我们不妨多提一些建议,少一些无谓的指责。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