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州宋池村铺设排水管半道停工,种植户担心搁浅 “一下大雨,我们村的200多个大棚就会被淹,年年如此。如今提出了解决方案,埋设排水管道,将水排入河中,可是工程进行到一半突然停工了,留下几个大坑,存在安全隐患,我们该怎么办啊?”7月22日,青州市谭坊镇宋池村多名村民致电本报反映此事。 记者探访 雨后生产路积水严重 7月22日中午12时许,记者来到了宋池村,宋池村在当地是个大村,有常住人口2000多人,为便于管理分成了5个队。提起雨季大棚被淹的事,几乎所有村民都晓得。“二队有400多人,200多个大棚都集中在北坡一条生产路的两侧,稍微下点雨,生产路就没法走了,雨下得稍大些雨水就会灌进大棚里,种植的农作物就全毁了。”村民们说。 记者来到该村的北坡,只见一条南北走向的生产路宽约2.5米,路两侧全是大棚,由于近两天刚下过雨,路面几乎全部被积水覆盖,最深处足有半米多深。 “路面高四周低,四周都是大棚,雨水无法渗入地里,因此只要一下雨,路就淹了,大棚也就完了。”村民们说,为了防止雨水灌入大棚,他们想出了各种办法,比如将原本4米宽的生产路两侧加高。这样一来,雨水都积在路上,雨小的时候,大棚可以幸免,一旦下大雨,仍难逃被淹的命运。 村民讲述 大棚若被淹苗得重栽 记者沿这条生产路由南向北行走,发现这条生产路几乎完全被水淹没,北端有泥土堆遮挡,雨水排不出去。“挖开泥土堆,邻村杨村的大棚就会被淹,不挖开,我们村的大棚就被淹。”村民们无奈地说,“大棚被淹,等雨水消退了,只能拔掉苗重新栽种,五六年来一直是这样。” 村民宋先生在村里有4个大棚,种植10多年了,他家的大棚位于这条生产路的北端。“一下雨就淹,年年淹,只能等雨水消退了再种,每年损失数千元。”宋先生说。 宋先生告诉记者,去年下了一场大雨,他的西瓜棚全部被淹,幸好他们村一名村民有一个小棚,将自己的棚放弃,雨水顺着该村民的棚流了出去,他们村的大棚损失减少了,但邻村杨村的大棚却遭了殃。 “我们曾向相关部门反映过这一问题,希望能想出一个解决办法,否则根本没法种菜。”村民们说。 面临难题 排水管铺大半被拦停 “一下大雨就淹大棚,损失太大了,几乎所有大棚都遭殃。”该村村主任宋先生表示,这种情况已经持续五六年了,村里、镇政府提出了多种解决方案,可是都行不通,最近提出了铺设管道,往猪龙河里排水的方案。他们村出资7万元,剩余费用由镇政府协调。一个多月前,管道已铺设了三分之二,可是个别村不让管道通过,这件事搁置了下来。“本想赶在汛期前完工,没想到出了岔子,村民们又要蒙受一部分损失。”宋先生说。 随后,记者联系了谭坊镇宋池村所属片区的相关负责人张主任。张主任表示,他们一直在关注这件事,眼下唯一有效的解决办法是埋设管道,将雨水排进猪龙河内,目前河道正在清理,相信很快就能解决这一问题。“如果不清理河道,到了汛期,可能对周边的庄稼地造成影响。”张主任说,排水管道目前已经铺设得差不多了,再过一段时间就能完工。 文/图 本报记者 张少华
|
|